原创 一个失败的家庭里,祖父母大多有这5个“穷习惯”
迪丽瓦拉
2025-09-06 07:33:55
0

明朝时,有一个官员陈幼学,走马上任之后,工作非常用心。

周围的人笑话他:“不就是一份工作,拿点薪水,做那么多事情,干嘛?”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家中的堂屋,挂了一副对联:“受一文枉法钱,幽有鬼神明有禁;行半点亏心事,远在儿孙近在身。”

诚然,一个人做了什么,往往会影响到三代人,因果逃不过。

人在家庭里,随时要想一想,自己如何做好祖先,留下祖德。别让子孙蒙羞,前程堪忧。

看看当下的一些家庭,如果一直处于失败的状态,可能是祖父母有以下几个“穷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01

穷“眼光”:居家之地,前景堪忧。

睁开眼,看到的是风景;闭上眼,看到的是前景。

很多人就图眼前的风景,认为一家人,住在依山傍水的房子里,就会拥有幸福。丝毫没有想,这山水之间,大家靠什么发展产业。

可恶的是,祖先带着锅碗瓢盆,住进深山老林。翻山越岭几个小时,都看不到集镇。这样的条件下,要发展产业,难以上青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地方政府,鼓励偏远地区的人家,搬到城市发展,但是祖先死活不同意。这就导致几代人,一直处于闭塞之中,也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城市安家、在集镇安家、在山里安家、在郊区安家......在广东安家,在湖南安家,家人享受到的社会福利,区别很大。

没有眼光的祖父母,在经济落后的地方安家,也不愿意搬离,这穷困的苦,代代相传。

02

穷“大方”:礼尚往来,不成人脉。

我们以为,一个失败的家庭,是个个很小气的。事实可能是相反的。

我们看过一些老人,把什么亲戚朋友,都请到家里来,吃吃喝喝;也给大家送礼。谁家的红白喜事,都会参与,还送上红包。

可是轮到子孙发展家业了,发现祖上一个有用的贵人,都没有。

祖上结交的,都是乌合之众。祖上太重人情,被人当成人情牌,都浑然不觉。这令人很无奈。

成功的家庭,祖上善于社交,形成世交,对子孙帮助很大。

比方说,清朝曾国藩的家庭,其父亲结交了老乡易作梅。后来易作梅做了睢宁的县令。曾国藩缺少盘缠,易作梅慷慨解囊,给了一百银子。

选择性大方,这是祖父母应该考虑的,别在无用的人身上,乱投资。

03

穷“爱护”:管教孙辈,胡乱护短。

看过很多家庭,隔代亲,特别亲。

孩子犯错了,父母要管教。爷爷奶奶马上站出来,挡在孩子面前。这样,父母就不敢怎么样。

久而久之,祖父母变成了孩子的保护神,不分青红皂白,孩子都是“对的”。这教育就很糟糕。

比方说,孩子偷了邻居的东西,祖母站出来,喊:“偷了什么,我赔给你就行了。”这样的爱,真的很痛心。

当祖父母把孩子溺爱之后,家庭就一步一步毁了。孩子有恃无恐,变成了败家子。等父母非要站出来,严加管教,已经来不及了。

多少家庭,现在就是祖父母负责带孩子。隔代的爱护,不得不谨慎,需要明断是非。

04

穷“善行”:自私计较,邻里争斗。

我们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

在朝廷做官的张英,收到老家来信。老家人和邻居争夺地皮,都要盖房子。

张英没有支持家人,而是说:“让他三尺又何妨。”

张英的一次大度,给了子孙很好的教育,也留下了和谐的邻居关系。子孙在老家,都是大家愿意帮助的对象。

可惜的是,很多家庭,老人就是自私,计较,把邻里关系,变成明争暗斗。你在路上,冷不丁就会被邻居攻击。

一栋小洋楼,很美观。但是邻居常常来使坏,今天弄丢你家的花,明天让狗跑进来,乱吼;后天带着人,拆掉你家的围墙......这洋楼,你住着很舒服吗?

祖上和邻居的矛盾,冤冤相报何时了?子孙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我们常常说,一个家庭成功,是因为房子有好风水。这风水,不是占据了什么脉气,什么宝藏,而是邻里和谐,互帮互助,一起过难关。

俗话说:“百金买房,千金买邻。”也就说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对家庭的支持力。

05

穷“智慧”:出卖苦力,忽视智力。

我小时候,在老家挖土。

祖父看我的姿势还好,就说:“这种地的事情,后继有人了。”

我的母亲站出来,批评祖父:“你这块地,种了一百年,不见致富。你还让子孙种啊。孩子们要读书,去大城市打工都比种地强。”

是的,一辈子都不成功的祖父母,成为了家里的指挥官。子孙还都乖乖听话,这大概率是,一代代,都不成功。

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家庭,祖父母一开口就说:“读书不好,大不了种地,去打工啊。”这话说多了,也会导致孩子读书不用心,父母对孩子读书的要求,都落空。

祖父母可以读书很少,但是不可以让子孙不读书。一个不识字的人,也应该一个读书成才的梦。

记住《增广贤文》中说的:“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06

作为子孙,对祖上的安排,言听计从,这是愚孝。

应该学会独立思考,根据社会发展,对祖上的一切,都综合分析,择其善者而从,择其不善而弃之。

常常这样想,既然我们成为了穷人的子孙,那么我们就应该打破传统格局,成为富人的祖先。

未来的日子,我们无法改变祖辈的穷习惯,但是我们可以建立好习惯,对祖辈的错误,进行隔断。

选择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安家,让儿女多读书,和邻居友善,交三五有用的人,都很需要。

一个家庭的成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一个家庭的成功,是前人思变,后人大变。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文... 《三国演义》中的袁绍麾下有两位非常强悍的猛将,颜良和文丑。其中,文丑以其过人的武艺,曾与赵云激战六十...
原创 李...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下,流传着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传说有一天夜里,李世民召见了当时著名的占星师袁天罡,...
苏州考古博物馆明日开馆 “孙吴... 近年来,苏州凭借其“百馆之城”的称号,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的目光。如今,苏州再添一颗璀璨的新星——苏...
原创 古... 改写后的文章: 文丨星河古韵 编辑丨星河古韵 A. 研究背景与意义: 古埃及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
王翦传:大秦锐师的传奇统帅(上... 在战国末年的烽火硝烟中,王翦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将星,闪耀于秦国的军事天空。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
原创 《... 在三国时代,曹魏猛将如云,蜀汉则坐拥多位超一流武将,相比之下,东吴的武将阵容常被调侃为 “存在感不足...
原创 大... 1862年3月4日,李鸿章登上安庆城北“点将台”,正式向天下通告“淮军成立”。 第一批募集的3000...
原创 秦... 在封建社会,皇帝亲自探望病重的大臣,这不仅是一种荣誉,还是朝廷史官必定记录下的重要事件。大臣病逝时,...
原创 晚... 一组晚清时期的色彩老照片,如今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展现了当年的人们以及社会的风貌。这些珍贵的影像不仅记...
原创 商... 中华文明,历经漫长岁月,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凝聚...
原创 揭...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在他的统治下,唐朝的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强大,经...
原创 李...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以来,争夺皇权的血腥斗争屡见不鲜,多少亲兄弟在权力的欲望下反目成仇,...
原创 中... 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网络上的观点分为三派:肯定派、质疑派与中立派。换句话说,网络上的意见似乎并不...
原创 为... 提到对功臣毫不留情的皇帝,刘邦和朱元璋总是会被人想起。这两位领导者在历史上以残酷对待功臣而闻名,正如...
原创 印... 印度虽然号称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印度独立后(1947-1991)参照苏联的中央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原创 清... 自隋文帝杨坚创立科举制度以来,这一选拔人才的高效机制持续了千余年,成为中国封建王朝选拔官员的最主要方...
原创 岳...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岳飞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他的忠诚与英勇为世人所铭记和敬仰。然而在岳飞被冤屈而遭...
原创 夏... 《史记·殷本纪》中详细记录了商朝在其历史中的频繁迁都,前后分为两个阶段:前段迁都8次,后段迁都5次。...
原创 清... 提起清朝女性,许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那些泛黄老照片里的“刻板印象”,臃肿的旗装、厚重的刘海、呆滞的...
原创 镜... 一组泛着银盐冷光的玻璃底片正经历着数字重生,这些被现代技术唤醒的上色老照片,像一台时光显影机,让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