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烧脑,凶险,复杂的“九子夺嫡”,雍正能取胜,是意外,也是注定
迪丽瓦拉
2025-09-06 09:32:55
0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北郊畅春园辞世。

微风拂过他的遗体,仿佛回到多年前他诞生在风雨交加的景仁宫时的情景。那时的风,依旧带着古老的味道,悄无声息地在空气中流动。

康熙选定的继承人是他的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称帝的雍正皇帝。

其实,胤禛能够登基,是一个意外,而且这个意外不只是偶然,而是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作为帝王之子,胤禛与其他兄弟的关系,远不像普通百姓家的兄弟那般亲密。皇族子弟之间的竞争,不是为了兄弟情谊,而是为了争夺权力,这一点在康熙朝体现得尤为明显。皇室内部的斗争,乃至后来的“九子夺嫡”,是当时的历史象征。

所谓“九子夺嫡”,是指康熙晚年时,九位皇子积极争夺继位。然而,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尽管表面上有九位皇子参与争夺,但康熙实际上拥有二十四个儿子,这些没有直接参与的皇子们并未袖手旁观,而是或依附于其他有力竞争者,或在幕后充当推手。最终,整个宫廷形成了复杂的权力网络,彼此间的合作与对抗,远非简单的“九子夺嫡”所能描述。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第一次废除太子胤礽。但令人意外的是,康熙于一年后将他复立为太子。然而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胤礽再次被废除,这一次彻底被打入冷宫,终老在深宫之中。

爱新觉罗·胤礽曾是清朝唯一一位公开册立的太子,他的废除,标志着康熙对自己的亲情与理智之间的矛盾。胤礽的母亲赫舍里氏是康熙的首任皇后,她早逝后,康熙将更多的爱与关注倾注在这个失去母亲的儿子身上。然而,胤礽未曾珍惜父亲的宠爱,反而骄纵不法,屡次惹怒康熙,最终沦为终老幽禁的命运。

与后来的道光皇帝相比,康熙显得更加复杂。道光因其儿子奕纬品行不端而下令打死,康熙却在痛苦中选择放过了胤礽,虽然胤礽的行为毫无疑问值得惩罚。康熙在内心深处或许仍希望自己能够是一个仁慈的父亲,哪怕这意味着让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

随着原本钦定的太子失势,胤禛与其他皇子们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机会。胤禛深知,要获得父亲康熙的认可,并非易事。若得不到父亲的喜爱,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朝廷中争取支持,结交有力的盟友。

胤禛开始与年氏家族结盟。年遐龄是湖广的巡抚,他的儿子年羹尧以聪明才智被胤禛看作未来的得力助手。年家虽不庞大,但迅速与胤禛的命运紧密相连。而且,年氏家族的女儿恰好到了适婚年龄,胤禛便决定迎娶她,年氏女成为了他的侧福晋。

尽管年氏婚后一直无法透彻了解胤禛,但她始终保持疑惑。如果胤禛无意争夺皇位,为何会与年家结盟,甚至娶其女为妻?然而,胤禛的行为依旧让她琢磨不透,他习惯于低调处世,静心研习佛道教义,修身养性,给人一种不争的印象。

事实上,胤禛深知,若想得到父亲康熙的偏爱,他需要让自己看起来如同一个远离权力斗争的隐士。尽管他表面上清心寡欲,背地里却依旧在暗地里积攒力量,默默准备着争夺帝位的机会。正如他自己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年羹尧在西北的军权支持下,胤禛也得到更多的帮助。与此同时,胤禛结识了隆科多,后者与康熙有着亲戚关系。隆科多凭借自己与康熙的亲密关系,迅速在朝廷上获得了权力,成为康熙的御前带刀侍卫。

在年羹尧任职川陕总督之前的十年,隆科多在朝中风头正劲,官职也不断升迁。而他与胤禛的关系愈发密切,成为胤禛在宫廷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事实上,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曾为皇八子胤禩的支持者,甚至在胤禛的背后也能看到佟家的影子。

康熙的去世来得突然,没有预兆。在康熙死后的当天,唯一陪伴在其身边的,是隆科多。虽然康熙没有留下明确的遗言,但隆科多凭借自己与皇帝的关系,宣布了康熙的遗诏——将帝位传给雍正皇帝胤禛。

康熙皇帝的遗诏公布后,引发了京师的轩然大波。尤其是十四子胤禵,他素有军功、威望很高,被认为更有资格继位。胤禵甚至计划在西北建立更大的军功,然而,由于年羹尧在西北的权力,胤禵很难有所作为。

随着隆科多的权力不断加深,胤禛的继位几乎已经不再受到挑战。最终,胤禛成功登基,成为了清朝的新帝。

这一过程中,胤禛显示了自己的韬光养晦,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等待机会,而当机会来临时,他毫不犹豫地抓住了它。在之后的十三年里,胤禛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打击腐败、剿除恶吏、整顿朝政。尽管他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但他从未感到后悔。

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尧因罪被赐死;雍正五年(1728年),隆科多被永久监禁。那个曾与胤禛结婚的年氏,也逐渐与曾经的丈夫疏远,最终只成为了雍正的一位妃子。

然而,即使身处高位,胤禛的身份和他曾经的柔和、低调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郎胤禛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皇子,而成为了大清的皇帝——雍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百尺高楼一夜风,玉绳低转道旁松。宫娥不识边功苦,笑指岩前石径中。程咬金,生于公元589年,逝世于66...
原创 夏... 在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中,商汤灭夏的事件无疑是一场极具震撼性的政变。这个历史事件早在西周初期就被文献所...
原创 蜀... 刘禅常被讥讽为“扶不起的阿斗”,这一称号源于他在魏军逼近时未曾组织有效的反击,而是选择了坐等援军,甚...
原创 道... 在1860年4月,太平天国的李秀成部队对上海发起了进攻。若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这场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原创 李... 在唐朝时期,存在一种与现代死刑审查相似的制度,但其运作方式和现今有很大不同。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他们...
原创 主... 我们今天一起探讨:少奇同志是如何从幕后走向台前的? 一、1935年前的少奇同志:工运的幕后先锋 抗战...
原创 三... 正所谓“东汉末年、群英荟萃”,无论是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还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操,亦或者是鞠躬尽瘁...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后,有五位功臣被列为一等功臣,这五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和侯君集。为何侯...
原创 大... 乾隆皇帝自诩拥有“十全武功”,其中最为显赫的便是平定大小金川之战。两次战争历时七年,尽管实际战斗时间...
原创 安... 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发生在唐玄宗晚期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
福建温氏祖庭温镇宋代吏部尚书温... 温得一,生平事迹,散见于明《八闽通志》、《永春县志》、福建省大田县温镇《温氏族谱》,福建省大田县良元...
原创 大... 大清铜币是中国近现代货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还拥有显著的收藏价值。其...
原创 见... 1355年,年轻的朱元璋成功攻占了和州,驻守数月后,军中的粮草问题突显,迫使他将目光投向长江对岸的太...
原创 李... 江山的建立,往往伴随着对功臣的深刻怀疑与警惕。从汉朝的刘邦到明朝的朱元璋,开国皇帝对那些曾经一同打天...
原创 李... 提到唐初名将李靖,相信许多历史爱好者都不会陌生。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李靖无疑是位居顶尖的存在。他的...
原创 李... 故事从李渊的晚年开始,那时他已经把皇位让给了儿子李世民,但随之而来的是一段沉闷的生活。李世民并没有给...
原创 唐... 在历史上,总是有一些皇帝为后代留下了无尽的麻烦。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分封制度。刘邦在位时推动的这一体制...
原创 只... 还原前90年汉匈之战1:汉武帝的开战目的究竟是什么? 福尔摩斯曾说:“当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
原创 李... 前言 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于三岁登基,继而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相继早逝,慈禧太后几乎主政了四十余年。...
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晚清货币变... 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作为清朝光绪年间流通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意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