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时期:英军入侵阿佤山,发生“黄果事件”
迪丽瓦拉
2025-09-06 09:34:01
0

在晚清时期,英国商人和政府不仅对已经获得的中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利益感到满足,还意图进一步扩大其势力范围。基于对缅甸的占领,英国政府逐步制定了进一步侵占中国西南地区的计划。随着缅甸完全沦陷,云南边境的局势变得愈加复杂和紧张。

英国全面占领缅甸

1885年10月22日,第三次英缅战争爆发。经过激烈的战斗,11月27日,锡袍王最终投降,缅甸的贡榜王朝因此灭亡。然而,尽管缅甸大部分地区已被占领,少数傣族土司和部落依旧顽强抵抗。1887年,英军进军至木邦(登尼),得知清朝没有援军后,木邦的土司“困桑董红”决定投降,英国则通过协议将“摆夷地区”(即傣族区域)纳入其管辖,设立48个茅扎(小土司)进行管理。自此,缅甸成为了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份。

当时的缅甸北部,实际上是由傣族土司(从明朝起便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土司)实际控制。清朝由于国力衰弱,无力与英国对抗,最终屈服于英国的压力。通过逐步的强权手段,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相关条约,正式将木邦等地划入了英属缅甸。

果敢被强行并入英属缅甸

1890年,英军向卡瓦山(今名“阿佤山”)推进,计划进占云南的镇康和耿马等地,同时派遣密探调查边境情报。在此过程中,英国军队进入了果敢地区,并通过与木邦土司“困桑董红”的良好关系,成功说服果敢土司加入英属缅甸。随后,果敢地区正式被纳入英属缅甸的管辖范围,果敢的汉族民众也因此改称为果敢族,汉语被称为果语,汉文则变为果文。

果敢的汉族人口,最初由明朝时期随南明永历帝入缅的明军遗民所组成,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果敢族。

重要的江心坡地区

缅甸被英国完全占领后,英国进一步扩展对云南边境的控制,其中江心坡地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目标。该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部落,以傣族为主。1891年,英国借口侵占了景颇族(克钦族)、傈僳族和独龙族(即日望族)的传统居住地——江心坡地区。

江心坡原为明朝册封的勐养宣慰司管辖的地方。清朝在进行缅甸战争时曾一度控制该区域,但因乾隆皇帝对边疆事务的忽视,该地区的控制权曾多次变更。最终,英国以乾隆皇帝未正式宣告该区域归属清朝为由,强行占领了江心坡。

江心坡地理位置重要,它不仅连接藏南,也使得英国能够更容易侵占藏南地区。失去江心坡后,中国进入藏南的道路变得更加困难,必须绕行更远的路线。

英国侵占云南边境更多地区

1897年,清朝在压力下与英国签订了《续议缅甸条约》,将云南的昔马、科干、北丹尼等地割让给英属缅甸,同时还将勐卯三角洲(南坎地区)永久租赁给英国,英国每年支付中国1000卢比。1900年1月,英国军队入侵了片马附近的茨竹和派赖等寨子。

到了1927年,英国进一步占领了古浪和岗房等地,扩大了其对云南边境的控制。

阿佤山区的争夺

阿佤山区是佤族的聚居地,清代时被划分为两个区域:北部由耿马土司管辖的“葫芦王地”,南部则为孟连土司管辖的“莽冷地”。阿佤山区有十八个佤王部族,每个部族都由云南省授予的土司管理。

阿佤山区在清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诸葛亮与佤族的故事。传说中,诸葛亮曾前来阿佤山,请求当地佤族首领让出一小块土地以便行军。佤族首领起初拒绝,但最终在诸葛亮以箭射向山顶的方式进行示意后,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一故事至今在当地流传,被称为“公明山”。

英国对阿佤山区的渗透

自从英国占领缅甸后,逐步派遣勘测队、传教士和商人进入阿佤山区,并且在边界谈判时不承认该地区是中国领土。为了进一步实现战略目标,英国于1894年通过《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对阿佤山区进行强行划分。首席委员司格德以“阿佤山区”是“锁麦”地为由,将大部分地区划入英属缅甸,并借此扩展边界。

班洪的抗拒与冲突

在英国勘测边界时,司格德试图通过佤族的“葫芦王地”进入勐角董的傣族土司地,但遭到班洪王胡玉山的坚决反抗。胡玉山甚至派遣信使带着鸡蛋和信件,严正告知英军:如果继续侵犯,佤族将采取武力反击。此时,英军误以为鸡蛋是佤族的投降信号,结果当司格德得知真相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黄果事件”与佤族的反抗

1900年,英国军队驻扎在勐角董附近,试图购买佤族的黄果。然而,在未付款的情况下,英军成员列敦与佤族妇女发生争执,并在冲突中枪杀了一名佤族男子。事件发生后,佤族部落强烈反应,决定为死者复仇。佤族各部族纷纷联合起来,集结力量准备反抗英军。

当时的佤族部落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自尊心,每个佤族汉子都有为同胞报仇的责任。事件发生后,永和佤族部落积极发动周围的部族首领进行联合抵抗,准备对英军展开报复。

佤英大战的爆发

佤族与英军的冲突最终演变为一场规模较大的战斗。虽然英军拥有先进的武器,但佤族部落通过熟悉的山地战术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尽管英军占据了优势,佤族武装凭借灵活的战术成功对英军进行了有效的抵抗,形成了包围圈。

最终,英军向清朝求援,清军出兵协助英军解围,并一起对佤族进行镇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清政府与英国的合作,以及其在维护边疆稳定方面的软弱。

文化与渗透手段的多样化

由于“黄果事件”未能通过武力征服,英国开始采取文化入侵等多样化手段。他们派遣传教士进入阿佤山,尝试软化当地领导层的态度,并试图通过收买和建立亲英势力来实现战略目标。然而,胡玉山的坚决抵制和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抗,使得这些策略未能成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百尺高楼一夜风,玉绳低转道旁松。宫娥不识边功苦,笑指岩前石径中。程咬金,生于公元589年,逝世于66...
原创 夏... 在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中,商汤灭夏的事件无疑是一场极具震撼性的政变。这个历史事件早在西周初期就被文献所...
原创 蜀... 刘禅常被讥讽为“扶不起的阿斗”,这一称号源于他在魏军逼近时未曾组织有效的反击,而是选择了坐等援军,甚...
原创 道... 在1860年4月,太平天国的李秀成部队对上海发起了进攻。若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这场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原创 李... 在唐朝时期,存在一种与现代死刑审查相似的制度,但其运作方式和现今有很大不同。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他们...
原创 主... 我们今天一起探讨:少奇同志是如何从幕后走向台前的? 一、1935年前的少奇同志:工运的幕后先锋 抗战...
原创 三... 正所谓“东汉末年、群英荟萃”,无论是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还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操,亦或者是鞠躬尽瘁...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后,有五位功臣被列为一等功臣,这五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和侯君集。为何侯...
原创 大... 乾隆皇帝自诩拥有“十全武功”,其中最为显赫的便是平定大小金川之战。两次战争历时七年,尽管实际战斗时间...
原创 安... 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发生在唐玄宗晚期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
福建温氏祖庭温镇宋代吏部尚书温... 温得一,生平事迹,散见于明《八闽通志》、《永春县志》、福建省大田县温镇《温氏族谱》,福建省大田县良元...
原创 大... 大清铜币是中国近现代货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还拥有显著的收藏价值。其...
原创 见... 1355年,年轻的朱元璋成功攻占了和州,驻守数月后,军中的粮草问题突显,迫使他将目光投向长江对岸的太...
原创 李... 江山的建立,往往伴随着对功臣的深刻怀疑与警惕。从汉朝的刘邦到明朝的朱元璋,开国皇帝对那些曾经一同打天...
原创 李... 提到唐初名将李靖,相信许多历史爱好者都不会陌生。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李靖无疑是位居顶尖的存在。他的...
原创 李... 故事从李渊的晚年开始,那时他已经把皇位让给了儿子李世民,但随之而来的是一段沉闷的生活。李世民并没有给...
原创 唐... 在历史上,总是有一些皇帝为后代留下了无尽的麻烦。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分封制度。刘邦在位时推动的这一体制...
原创 只... 还原前90年汉匈之战1:汉武帝的开战目的究竟是什么? 福尔摩斯曾说:“当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
原创 李... 前言 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于三岁登基,继而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相继早逝,慈禧太后几乎主政了四十余年。...
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晚清货币变... 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作为清朝光绪年间流通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意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