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唐朝公主没人愿意娶?其中有一个原因,令男人无法接受
迪丽瓦拉
2025-09-06 12:33:12
0

# 盛唐公主的婚姻困局:荣耀光环下的择偶悲歌

## 一、被权力异化的婚姻市场:当驸马成为高危职业

唐会昌六年(846年),长安城的春闱放榜日,新科进士们在曲江池畔簪花宴饮。此时,掖庭宫的宦官们正捧着皇榜仔细端详——他们不是在看状元郎的文章,而是在为公主挑选未来的驸马。这种将科举与皇亲联姻绑定的做法,在盛唐早已成为惯例,却也埋下了无数婚姻悲剧的伏笔。

在唐代,驸马都尉看似是天大的荣耀,实则是仕途的“温柔陷阱”。《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记载,整个唐朝210位公主中,明确记载婚配情况的有130人,其中嫁给士族子弟的仅46人,且多数婚姻以悲剧收场。表面上看,这是“门当户对”的荣耀,实则是权力对婚姻的粗暴干涉——当驸马爷的冠带里浸着皇权的威严,任何情感都可能被扭曲。

最典型的例子是唐太宗之女高阳公主。她嫁给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却与辩机和尚私通,最终引发“房遗爱谋反案”,导致驸马被诛、公主赐死。这个悲剧的根源,在于高阳从婚姻一开始就被视为“政治礼物”,而非独立的人。房遗爱在她眼中是“宰相之子”,而非“丈夫”;辩机在她眼中是“精神寄托”,而非“爱人”——权力的介入,让亲密关系失去了基本的平等。

## 二、公主的“特殊教育”:优越感背后的情感畸形

在大明宫的公主学馆里,女官们教授的不是“三从四德”,而是《女则》与《臣轨》。太平公主八岁时,就能背诵《贞观政要》中关于“君臣大义”的段落;安乐公主十三岁,已能在宴会上与大臣们辩论《周礼》中的婚丧之礼。这种精英教育塑造了公主们的政治敏锐度,却也剥夺了她们理解普通情感的能力。

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曾在婚礼上乘坐的婚车“檐金翟羽,骏马拉动”,车辙宽度超过了尚书省的大门。这种对仪式感的极致追求,折射出公主们对“权力婚姻”的认知:婚姻不是情感的结合,而是皇家威仪的延伸。当太平公主二婚嫁给武攸暨时,她在婚礼上始终保持着“垂帘听政”般的庄重姿态,让新郎官不敢直视。

更扭曲的是“试婚”制度。《唐会要》记载,公主出嫁前,会派宫女“试婚”,考察驸马的身体状况。这种制度看似体贴,实则将婚姻彻底工具化。寿安公主出嫁前,试婚宫女回宫汇报“驸马阳疾”,导致婚约作废——在权力视角下,驸马不是伴侣,而是需要检验的“政治配件”。

## 三、士族的集体抗拒:当联姻成为政治刑具

开成二年(837年),唐文宗想把真源公主嫁给宰相郑覃之子,却遭郑覃婉拒:“臣家娶妇,必娶衣冠士族,不慕皇家富贵。”这句话道破了世家大族的真实心态:与皇室联姻看似荣耀,实则如履薄冰。

首先是“驸马都尉不得掌实权”的潜规则。贞观年间,房玄龄为避嫌,主动让儿子房遗爱辞去左卫中郎将之职;中唐名将郭子仪之子郭暧,因醉打金枝被唐代宗调侃“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看似宽容,实则警告——驸马若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必须夹紧尾巴做人。

其次是驸马的“服丧之痛”。《唐律疏议》规定,公主去世,驸马需服丧三年,如同父母之丧。天宝年间,驸马杨洄因受不了为公主服丧的束缚,竟在丧期内纳妾,被弹劾后贬为平民。这种将婚姻与孝道捆绑的制度,让驸马们在情感上承受巨大压力。

最残酷的是“附马连坐法”。永徽四年(653年),高阳公主谋反案中,房遗爱被诛,其兄弟房遗直也被流放岭南;神龙三年(707年),安乐公主的驸马武崇训因参与李重俊谋反,被灭族——驸马的命运,从来不是个人选择,而是皇权的倒影。

## 四、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从太平公主到万寿公主

### (一)太平公主:权力漩涡中的婚姻实验

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薛绍,是她自己选中的“翩翩浊世佳公子”。婚礼当晚,从兴安门到万年县的烛火照亮夜空,婚车太大无法通过坊门,竟拆了门墙。但这段婚姻仅维持七年,薛绍便因兄长薛顗参与李冲谋反,被饿死在狱中。太平公主哭着质问武则天:“为何杀我婿?”得到的回答是:“天下何止薛绍一个好儿郎?”

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是武则天为她“量身定制”的傀儡。为了让太平公主名正言顺地参与朝政,武则天竟派人暗杀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在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里,太平公主公开养男宠、搞政变,而武攸暨只能装聋作哑——他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公主“家庭和睦”。

### (二)万寿公主:被史书盖章的“骄纵范本”

唐宣宗的大女儿万寿公主,是《资治通鉴》里“骄纵公主”的典型。她嫁给郑颢后,因丈夫生病时自己去慈恩寺看戏,被宣宗严厉斥责:“小女失礼,朕之过也。”这段记载看似是帝王家法严明,实则暴露了公主婚姻的本质:驸马不是丈夫,而是需要公主“垂范天下”的工具。

郑颢的悲剧更具代表性。他本与卢氏女有婚约,却被白敏中强行“截胡”。婚后,万寿公主常以“天子之女”自居,对郑氏家族百般挑剔。郑颢不敢离婚,只能将怨气撒在媒人白敏中身上,甚至在宣宗面前弹劾他“强拆姻缘”——这种畸形的婚姻关系,折射出皇权对私人领域的粗暴入侵。

### (三)广德公主:难得的“政治正确”样本

与万寿公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德公主。她嫁给于琮后,“事舅姑以礼,相夫以德”,甚至在黄巢起义时,假扮丈夫被俘,救了于琮一命。这种“完美公主”的形象,本质上是皇权需要的宣传样本——她的贤良淑德,不是出于情感,而是为了证明“皇家女亦能宜家”。

于琮后来官至宰相,但他的每一次升迁,都伴随着言官的弹劾,说他“因妻得位”。这种舆论压力,让这对看似“模范夫妻”的婚姻,始终笼罩在权力的阴影下。

## 五、制度性悲剧:当婚姻成为政治算术题

在唐代,公主的婚配对象主要有三类:功勋之后(如房遗爱)、外戚子弟(如武攸暨)、科举新贵(如郑颢)。无论哪种选择,本质都是皇权对士族的拉拢或控制。太宗时期,62%的公主嫁给关陇贵族;玄宗时期,58%的驸马出自科举官僚——这种变化,反映的是皇权对不同势力的平衡策略。

更残酷的是“和亲公主”制度。从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到乾元元年(758年)宁国公主和亲回纥,唐朝共有20位公主远嫁番邦。这些被史书称为“和亲公主”的女子,多数连真实姓名都没留下,她们的婚姻,不过是朝堂上的一句“赐婚”,换来边境的片刻安宁。

宜芳公主在被送往奚族的途中,写下《虚池驿题屏风》:“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这位17岁的少女,最终死在奚族反叛的战乱中——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政治的祭品。

## 六、被窒息的情感:公主们的精神困境

在洛阳发现的《代国长公主碑》中,记载着这样一个细节:代国公主李华“每至良辰美景,未尝不思念先驸马”,但她的思念只能寄托于“绘像供奉,晨昏奠祭”。这种丧偶后的精神寄托,在唐代公主中极为普遍——她们的丈夫,要么死于政治斗争,要么忙于规避猜忌,真正能相伴一生的少之又少。

最具象征意义的是公主们的离婚率。《新唐书》记载,唐代公主再嫁者达23人,安乐公主甚至三嫁。表面看这是唐代开放风气的体现,实则是公主们对无爱婚姻的无声反抗。她们用“和离”“改嫁”等方式,试图挣脱权力婚姻的枷锁,却发现无论嫁给谁,都逃不过“皇家妇”的身份束缚。

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曾对乳母说:“驸马者,非我佳偶,乃我家之守宅郎君耳。”这句话道尽了公主们的情感困境:她们的丈夫,不是情感的伴侣,而是皇权的守门人。

## 七、历史的回响:当荣耀成为诅咒

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最后一位出嫁的公主是唐昭宗之女平原公主。她嫁给了河南尹李裕,却在朱温篡唐时被杀害——这个悲剧为唐代公主的婚姻史画上了血色句号。从贞观之治到朱温灭唐,210位公主中,真正能自主选择婚姻的不到5人,大多数都成了权力博弈的筹码。

如今,在陕西的公主陵墓群中,永泰公主墓的石椁上刻着《宫女图》,那些面容姣好的女子,手中捧着妆奁、拂尘,眼神却空洞迷茫——这或许就是唐代公主的精神画像:她们穿着华美的嫁衣,戴着权力的皇冠,却在婚姻中沦为囚徒,连追求平凡幸福的权利都被剥夺。

## 结语:权力阴影下的爱情挽歌

在敦煌莫高窟第130窟的唐代壁画中,有一幅《婚礼图》:新娘头戴凤冠,新郎身着朝服,两人中间却隔着一道屏风。这个细节暗合了唐代公主婚姻的本质:看似亲密无间,实则隔着权力的厚障壁。

太平公主、万寿公主、广德公主……她们的名字被史书记录,却没人关心她们真正的喜怒哀乐。当我们惊叹于唐代公主的“开放风气”时,不应忘记她们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滴眼泪,都可能被解读为“皇家体面”的一部分。

或许,这才是最深刻的悲剧:在皇权至上的时代,爱情是奢侈品,婚姻是政治题。那些盛开在大明宫的金枝玉叶,终究逃不过被权力异化的命运——她们的美丽与哀愁,都成了帝国兴衰的注脚,唯有那一座座空荡荡的公主墓,还在诉说着千年前的寂寞与无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提到三国时期的猛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无疑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令无数人敬佩。然而,在众多的三国猛将中...
原创 夏... 良渚文化,作为一项神秘且重要的古代文明,长久以来在中国大地上默默存在。直到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
原创 历... 西施 西施被誉为四大美女之首,传说她每天都会前往溪边洗涤丝绸。溪水中的鱼一见到她,便自觉丑陋,不敢...
原创 晚... 晚清的真实照片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另一面——与现代电视剧中盛大的宫廷斗争和华丽的服饰不同,这些照片记录了...
原创 彭... 当红军抵达陕北的吴起镇时,彭德怀指挥部队成功击败了敌人的骑兵,毛主席得知这一战果后异常高兴,便作了一...
原创 中... 《周易》中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同...
西方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书籍?这里... 近日,由美国考古学会主办的《考古Archaeology》杂志评选出本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文章称,...
原创 韩... 1941年春,时任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的韩先楚,接到中央的命令,回到延安,开始进入...
原创 日... 改写后的文章: “祝贺你们,消灭了200多名敌人,需要补充弹药吗?”电话那头,王平的语气中充满了欣慰...
原创 历... 人们常常说:“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 这句话揭示了历史中一些事件、情境或发展趋势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似乎...
原创 赵... 赵云,这位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以其高强的武艺和忠诚的品德广受赞誉。作为五虎上将之一,他不仅为人宽厚...
原创 隋... 引言 祥瑞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主要用以彰显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并展示王朝的富庶...
原创 清... 康熙帝曾在某次巡查山西时,召集当地的官员开会。在会议过程中,他注意到一名官员不断颤抖,额头上渗出汗水...
王学斌:“哀莫大于心死”——晚...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三日(1900年8 月17日),北京西城白庙胡同。前一天,八国联军已攻陷了这座八...
原创 生... 1909 年的不列颠印度帝国及周边国家。/ 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帝国主义侵略者...
1:10复原齐化门!紫檀雕刻朝... “5·18”国际博物馆日临近,位于东五环的中国紫檀博物馆悄然上新,一件重达数吨、堪称“镇馆之宝”的紫...
原创 蜀...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关羽受命留守荆州,负责镇守至建安二十四年。经过七年孤军奋战,关羽最终因兵...
原创 完... 说起完颜氏,这个姓氏在历史上可谓声名显赫。毕竟,完颜氏在宋末时期成功统一了女真各部,最终建立了金国,...
原创 陆... 在历史的长河中,陆逊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他在夷陵之战中以少胜多,成功击败了...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云集,谋士如雨,令人神往。然而,当谈到三国最为杰出的谋士时,众人却各有各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