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达攻下元大都后,马上派太监保护宫女嫔妃,换来子孙200年富贵
迪丽瓦拉
2025-09-07 01:03:35
0

他出生在贫困的家庭,但在朱元璋征战四方的过程中,最终成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他的战功卓著,然而史书对他的记载却往往只留下一种谨慎小心的形象。

当他成功攻破元大都的那一年,正是所有人忙于敛财之时,但他却悄然做了一件无人理解的事。正是这件事,让他不仅深得朱元璋的信任,还让徐氏家族延续了二百年之久。

随着历史的尘埃逐渐落定,那一年元大都的决定究竟有何深意?而他自己,又蕴藏着怎样的深远谋略呢?对于明史有所了解的人,一定不会陌生徐达这个名字。

徐达出生于1332年,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慧且擅长武艺,他很早便习得了一身精湛的剑术。二十岁时,郭子兴发动了起义,建立了红巾军,并一举攻占濠州。这时,朱元璋在汤和的邀请下,也加入了红巾军。

两年后,朱元璋奉命回乡募兵,而二十二岁的徐达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红巾军,自此成为朱元璋的亲信护卫。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接管了红巾军,徐达也从护卫逐步成长为朱元璋身边的得力将领。

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徐达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华,多次助朱元璋击败了这些强敌。1368年,朱元璋北伐大获全胜,在应天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大明王朝。随即,他和徐达商讨北伐战略,决心直捣元大都。

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徐达的一举一动彻底改变了他在大明朝中的命运。当他们攻入元大都后,元顺帝已悄然逃走,宫城内剩下的,除了宫女嫔妃,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珠宝。看着这一切,战士们的眼睛都红了,他们急切地等待着徐达的命令。

然而,徐达并没有立刻下令,而是发布了三道严令:封锁所有银库,安顿好城中的百姓,并妥善保护元朝的宫眷。直到这时,将士们还能勉强理解。然而,接下来的决定,却让他们甚至感到无法理解,常遇春愤怒地拍了桌子。

原来,徐达不仅下达了上述命令,还派遣亲信太监和精兵将元朝的后宫包围了起来。除非是日常的三餐供应,其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这个做法让常遇春直接找到徐达,怒气冲冲地问:“老徐,你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还防着自家兄弟了?”

徐达并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平静地安抚了常遇春,坚决执行自己的决定。因为他深知,朱元璋来自贫苦家庭,曾亲眼见过许多将领趁机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他最忌讳的,就是这些。更何况,大明刚刚建立,若是做出与旧朝相同的行为,百姓怎会接受?新朝如何在百姓心中立足?

三个月后,当徐达押送元朝宫女和嫔妃回到南京时,朱元璋亲自到城门迎接。看到这些被妥善安置的宫女和嫔妃,每个人都衣着整齐,神情安逸,朱元璋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愉快的笑容。除此之外,徐达还提前将元朝的户籍图册、天文仪器、历代印玺等重要资料一同带回南京,甚至连一两件个人财物都未留下。

朱元璋一向心思敏锐,难免对功臣心生猜疑,但徐达的举动让他对徐达的疑虑减少了许多。经过这件事,朱元璋更加信任徐达,认为他懂得分寸、知进退,不贪图金钱,不染指女人,更不会居功自傲。

在随后的功勋评定中,徐达被封为魏国公,并且他的爵位可以世袭。徐达的智慧远超常人。他深知,尽管早在郭子兴时代就与朱元璋并肩作战,但如今他已身处大明朝廷,身份发生了转变。面对新的君臣关系,他也意识到,必须有所改变。

北伐胜利后的庆功宴上,众将士尽情畅饮,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然而,唯有徐达在整个宴席中都保持着一丝清醒,始终恪守臣子本分。宴会结束后,朱元璋、蓝玉和汤和高谈阔论,徐达则在他们身后默默跟随,始终未插话。朱元璋安排人送他们回家时,蓝玉和汤和笑语盈盈,唯独徐达对朱元璋行了标准的臣子礼,叩谢恩典。这个细微的举动,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元璋心中渐渐意识到,徐达与其他开国功臣大有不同。帝王的试探从未停止,某日朱元璋欲赐徐达最好的宅子。徐达三次婉拒,最后选择了城南的一处旧宅。徐达的生活虽然贫朴,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克己。某次,朱元璋突然访问徐达的住所,看到他穿着粗布衣裳在院中劈柴,妻子则在旁边洗衣服。看到魏国公如此朴素的生活,朱元璋感到十分惊讶。

徐达从不追求奢华,始终保持严谨的君臣礼节。每次面圣之前,他都会在午门外仔细整理衣冠,寒冬腊月时,他也会擦拭铠甲,保持亮洁。朝中许多大臣曾劝他放松一些,毕竟他陪伴朱元璋打天下多年,偶尔失礼也不碍事,但徐达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君臣之礼,不能因为时间而废弃。”

在他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朱元璋的疑虑逐渐消除。直到有一天,朱元璋彻底打消了对徐达的疑心。当时,丞相胡惟庸被指结党营私,朱元璋急忙与大臣们商讨此事,问到徐达时,他却回答:“臣只是武夫,知道保家卫国,不懂朝政。”接着,他请缨前去巡视边境,并在答剌海大破元军余部。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甚至在朝堂上表示:“有徐达,我可以安心睡觉。”

正是徐达的智慧,使得徐氏家族能够长久昌盛。他的长子徐辉祖深得其父真传,在靖难之役中没有站队,始终遵循父亲的原则——不参与宫廷争斗。最终,朱棣登基后,徐辉祖得到了重用。徐达的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后来成为仁孝皇后,徐达的影响力更加深远。

徐达的小儿子徐膺绪则深知明哲保身之道。在永乐年间,他请求调离南京,远离政治中心。有人笑他懦弱,但他坚信“徐家人宁可笨些,不可聪明过头”。这番话让朱棣对他更加放心,徐膺绪活到了八十多岁,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

从大明建立到其覆灭,徐家世代繁荣。依靠的不是显赫的功名,而是徐达留给后代的处世智慧——不贪功、不揽权、知进退。这份智慧,比任何传家宝都更为珍贵。

尽管徐达不识几个大字,但他早已深谙“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他一生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以谦逊和谨慎自持,安稳度过了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堪称明朝的“智慧名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一、引言 在国军众多将领中,王耀武无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相比于黄维稍显呆板、杜聿明有些僵硬,...
400年前的中国“背包客”:徐... 1607年的江南早春,杏花微雨沾湿了无锡徐家的青石板。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将墨迹未干的科举落第文书丢进火...
百余件青白瓷亮相景德镇 展宋代... 景德镇5月21日电 (李韵涵 程万海 余乐进)20日,“唯我青白——景德镇历代青白瓷文物修复展”在江...
原创 老... 在1955年,中共中央在北京的怀仁堂举办了一个庄重的授衔仪式,授予了开国元勋们新的军衔。陈庚将军荣升...
原创 陈...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有四大家族,其中包括“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以及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原创 唐... 公元737年,唐玄宗年届52岁,正值雄心壮志之时,却将目光投向了他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某日,他忽然...
原创 临... 大家好,我是小步,欢迎收听《七雄归一系列》之第22期。 上期我们介绍了长平之战的前两个阶段,讲述了赵...
原创 不... 在探讨缅北局势时,我们不可让果敢的问题淹没了我们的视野,更需关注那些独特而引人注目的佤邦,尤其是与其...
原创 满... 如今,大多数满洲人已经改用了汉姓,这其中有许多人原本就来自汉族,而真正的满洲贵族或朝廷后裔却极为罕见...
隋唐英雄武力大揭秘!这10位猛... 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砸下来,四平山一百二十万大军瞬间人仰马翻。 李元霸站在尸山血海中,病鬼般的脸上写满...
刘备去世之前为何要说赵云不可重... 说起赵云,大家都想起他在长坂坡的英勇,想起他用全力护阿斗的忠心。 古诗也有云“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
原创 1... 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开国将帅以血与汗为代价拼搏而成的历史。从红军时代的枪林弹雨,到建国后的百战百胜,...
“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到... 在浙江绍兴上虞的群山之间,有座海拔仅58米的小山丘,却让李白、苏轼等文豪留下30余首诗词。这里就是成...
原创 “... 2022年5月,一场关于“毒教材”的风波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位家长偶然翻阅...
原创 连... 明朝因为“靖难之役”而发生了动荡,围绕着继位问题,尤其是朱标、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争论成为了焦点。这些...
原创 田... 商洛首个供销社在商南的诞生 文/田光庆 提到“供销社”,许多人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个时代的画...
楼宇部分不是文物!三问安徽凤阳... 5月19日, 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城鼓楼楼顶瓦片大面积滑落引发关注。(此前报道:) 为何竣工验收后没多...
原创 6...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方在朝鲜板门店正式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宣告了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的结...
原创 被... 一、蜀汉五虎将压倒五子良将 《三国演义》中的蜀汉五虎将,以及正史中曹营的五子良将,虽然两者地位和背...
一见·从龙门石窟之行,感悟中华... 洛阳城南,伊水潺潺,苍峰屏峙,石窟生辉。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了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