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蜀汉灭亡前,诸葛亮为何宁肯托梦钟会,劝诫邓艾,也不搭理刘禅?
迪丽瓦拉
2025-09-07 23:02:54
0

一、蜀汉的灭亡之谜

蜀汉究竟是如何灭亡的?通过《三国演义》,我们无法直接得出结论。尽管在诸葛亮的时代,蜀汉在与曹魏的对抗中占有上风,诸葛亮死后,故事的焦点突然转向了曹魏的内乱。司马懿开始逐步侵犯曹魏的权力,直至司马昭杀掉曹髦,这一过程持续了十余年,而《三国演义》仅是匆匆带过了这一段。因此,当蜀汉的命运再次成为焦点时,镜头已经对准了姜维连续九次北伐的场面,一切似乎已经被断定。对于蜀汉的灭亡,如何能仅凭《三国演义》来揣测?

若要更深入了解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必须参考历史的真实记录。个人认为,蜀汉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所面临的“死局”。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无疑是最弱小的一个,地理上被封锁在四川,无法与曹魏相比,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发展潜力。因此,蜀汉的命运注定充满困境。诸葛亮所采取的以攻代守之策,虽然寄托了改变局势的期望,但直至他死于五丈原,这一目标仍未实现。

这一局面也让曹魏能够承受住内乱的冲击。即便曹魏发生了内斗,情况比蜀汉和东吴还要复杂,曹魏依旧能够应对。毕竟,魏国的体量决定了它的韧性。而刘禅之所以能在诸葛亮死后继续维持蜀汉近30年,其实是依靠了诸葛亮留下的坚实班底。而这班底中的核心人物如蒋琬、费祎、姜维、王平等,都是在诸葛亮的指引下,为蜀汉的生存和稳定提供了支撑。正是这些人物,使得蜀汉能够在曹魏的内乱中勉力维持。

因此,刘禅能延续蜀汉的命运,部分功劳应归功于诸葛亮的旧班底以及曹魏的动荡。但这也揭示了蜀汉后继乏力、人才匮乏的困境。用现代语言来说,农业文明的背景下,大国必然会碾压小国,蜀汉与曹魏相比,注定要处于劣势。这就像清末的中原,面对西方的工业化国家,中国的传统农业根本无法应对其现代化的军事力量。

从诸葛亮死后开始,蜀汉便步入了等待灭亡的过程。刘禅依靠诸葛亮的班底支撑局势,直到司马昭杀掉曹髦,三国的历史进入了加速阶段。

二、钟会伐蜀的关键之战

欲图摧毁蜀汉,首先要拿下汉中。而要控制汉中,阳平关的突破是必经之路。曹操当年与张鲁作战时也在此关吃了亏,刘备占领汉中时亦因无法突破而遭遇重大挑战。钟会伐蜀时,同样面临阳平关的坚守。此时,阳平关的守将分为主将傅佥和副将蒋舒。蒋舒主张坚守,而傅佥则认为应当出战,以击退钟会,挫其锐气。结果,傅佥出战获胜,暂时逼退了钟会。但当傅佥返回时,却发现关口已挂上魏国的旗帜,而蒋舒竟然公开表示投降魏国。

蒋舒的投降对蜀汉而言无疑是致命的。钟会顺利控制阳平关后,迅速召集魏军进行庆祝,并对三军进行犒赏。这一事件确实发生过,史书《蜀记》和《汉晋春秋》均有记载。蒋舒因不满被贬而投降,这不仅是对蜀汉的背叛,更是蜀汉弱点的体现。

然而,蜀汉的困境并非一次性偶然事件。与蒋舒投降类似,后来邓艾的偷袭阴平成功,也因为当地守将马邈的投降而得以顺利进行。这种关键时刻的背叛,令蜀汉的困境愈发显现。蜀汉朝廷似乎没有人能坚定地抵抗外敌,投降的声音越来越多,国家的根基逐渐崩塌。

三、蜀汉的悲哀

诸葛亮在死后的托梦中,劝诫钟会不轻易伤害蜀汉百姓。按理说,这个任务应该由刘禅承担,但事实是,蜀汉的“灵魂人物”始终是诸葛亮,而不是刘禅。因此,诸葛亮的托梦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声音,是对蜀汉未来的哀叹。

钟会在成功占领阳平关后,过度自信,甚至有了称帝的梦想。而这一切的根源,部分来源于姜维的野心,他希望通过钟会的力量复辟蜀汉。不幸的是,这一梦想最终失败了。诸葛亮的托梦不仅是对钟会的警告,也是一种深刻的哀叹。钟会的失误和最终的失败,以及蜀汉的灭亡,正是诸葛亮未能再挽回局面的象征。

更深层次的悲哀在于,蜀汉的命运最终由刘禅的无所作为和投降所决定,而不是像诸葛亮那样继续坚持。蜀汉的灭亡,源于必然,也源于无能为力,但更让人痛心的是它的彻底失败和屈辱——在最需要抵抗的时候,蜀汉未能团结一心,最终走向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雍正王朝中:河南的巡抚田文镜,... 导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中央集权、皇权向中央延伸、乃至皇权对地方各级政府官员的控...
原创 八... 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战败,退隐江湖,其部队被蒋介石收编。收编后的部队中,有一支被改编为26...
原创 苏...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一次不可避免的冲突,几乎将整个世界拖入无尽的深渊。根据不完全统计,...
原创 宋... 1993年,纽约的寒冬让86岁的宋希濂在病榻上感受到刺骨的寒意,窗外飞舞的风雪勾起了他五十年前在怒江...
原创 陈... 有一次,陈再道特意去找杨得志,向他求证一件事。杨得志听后直接回答:“这是真的。”陈再道听完后,心里久...
原创 彭... 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之前,甚至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没人能预料到会发生什么。连毛主席和彭老总自己都...
原创 清... 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战争始终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动荡与变革。从冷兵器的刀枪剑戟,到如今的热兵器、现代...
原创 东... 1948年3月,随着东北部队成立了5纵、11纵和12纵,野战纵队的数量已经增至12支。此时,各纵队的...
清朝这位高官的楷书,真的好漂亮... 前面小编发了一幅款署为嘉庆皇帝的行楷书作品题恽寿平十万图册,有书友留言说看着像是黄钺的书风,可能是黄...
原创 “... 在清代官场生态中,"师爷"这一特殊群体始终笼罩着神秘色彩。作为官员私人聘请的幕僚,他们既非朝廷命官,...
隋唐十八条好汉:四个真实存在四... 隋唐时期有十八条出名的好汉,其中真实存在的是第十四位使铁枪的大将来护儿、第十六位拿双锏的大将秦琼、第...
原创 非...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上,肥沃的土地与饥饿的民众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禁让人发问:非洲人连饭都吃不饱,为何还...
原创 戈...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进行过一项广泛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6.1%的俄罗斯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
在隋唐演义中,李元霸怕罗成是真...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第三子。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是真龙天子,自己儿子们也都不是省油...
原创 清... “大地最雄浑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万物的生长。”这句诗般的描述道出了自然界的奇迹。最近,火热的电视剧《...
甘肃“问秦”二十年 探源秦人从... 中国甘肃网5月18日讯 5月18日,作为甘肃省 5.18国际博物馆日压轴展览,甘肃秦文化考古二十年成...
原创 被... 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我军成功俘虏了许多国民党军官。然而,蒋介石在青岛召开的军事检讨会议上,却提出一...
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彰显英雄... 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开馆以来,不断丰富展览内容、持续提升展馆文化氛围,成为珲春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外地...
特刊丨走近瓦窑堡:转折关头,谁... 走近瓦窑堡:转折关头,谁主沉浮 ■解放军报记者 赵倩 瓦窑堡革命旧址。常浩浩 摄 视频:《用云端...
李元吉的老婆为什么愿意嫁给李世... 曾经的权力争斗有多残酷?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哥哥和弟弟都被他一举拿下,写下了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