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与朱棣同母,虽在明朝丢人,但在世界贡献巨大
迪丽瓦拉
2025-09-08 01:32:09
0

提到明朝,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无疑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的故事充满传奇,他的一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朱元璋从社会底层的放牛娃,凭借自己的顽强奋斗,最终建立了一个强盛的王朝,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壮举。

明太祖与马皇后的恩爱故事一直为世人传颂。他一生育有众多子女,总共有42个孩子,其中26位皇子中,前五个便是马皇后所生。正如古人所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些皇子各具特色,历史上也有着不同的命运。最为人熟知的几位包括朱棣,作为第四子,他武艺出众,初封燕王。后来,他发起了反叛,推翻了建文帝,最终成为了被尊崇的“永乐大帝”。还有那位英年早逝的大皇子朱标,他是明太祖的长子,深得父亲宠爱,但不幸早逝,令明太祖痛心不已,后世更有“朱标不死,朱棣难出”的说法。

今天,我们要讲的不是朱标,也不是朱棣,而是马皇后所生的最后一位儿子——周王朱橚。或许你对他感到陌生,但他的一生却充满波折。朱橚与他的兄弟们不同,作为朱棣的同胞弟弟,他在明朝历史中甚至有些“丢人”的印象。然而,世界对他的评价却颇高。那么,朱橚真的是一事无成吗?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朱橚是明太祖的第五个儿子,年轻时深得父皇宠爱。洪武三年,即他九岁时,朱元璋便封他为吴王,领土是当时最富庶的江浙一带。可是,很快,大臣们就反对这一决定,因为江浙一带是国家的税收重地,不适宜设立藩地。经过权衡,朱元璋最终将朱橚的封地改为开封,并将其封号改为周王。为了让朱橚更好地发展,明太祖还为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将开国名将冯胜的女儿许配给他。

然而,洪武二十二年,朱橚第一次被流放。当时,按规定,藩王若要离开封地必须征得皇帝同意,但朱橚擅自离开了封地,甚至去了岳父冯胜的所在之地——凤阳。这引起了明太祖的强烈不满,因他本就疑心重,认为朱橚不受控制,于是愤怒之下将他流放至遥远的云南。身处云南,朱橚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疾苦,这一经历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然而,明太祖心疼自己的五儿子,不久便改变主意,将他召回京城,并亲自教导他。为了不让他失去锻炼机会,朱元璋还让朱橚的儿子朱有炖代他守藩。一年后,朱橚才得以返回封地。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继位的是朱标的儿子、皇太孙朱允炆,即后来的建文帝。建文帝与祖父一样,性格多疑,知道自己难以稳固人心,尤其是叔叔们的权力日渐膨胀,于是决定削弱藩王权力。可他首先该削弱谁呢?他最为忌惮的是燕王朱棣,但朱棣并没有什么明显把柄,且有丰功伟绩,建文帝不得不顾及他在朝中的声望,于是决定先从朱橚着手。此时,朱橚的二儿子因对父亲与哥哥权力过重不满,向建文帝举报了朱橚与其长子的行为。建文帝随即派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了朱橚和长子,并将朱橚贬为庶民,这也是朱橚的第二次流放。

有声音称朱橚图谋不轨,也有说他根本无心权位。但无论如何,这次流放无疑对朱橚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建文四年,建文帝察觉到自己的皇位岌岌可危,便将朱橚召回南京软禁。直到同年,燕王朱棣成功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取得胜利,才恢复了朱橚的爵位。

从朱橚的政治表现来看,他确实并不出色,甚至可以说是“废材”般的存在。不过,朱橚并不只有政治上的缺陷,实际上,他在医学方面的贡献却非常显著。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不务正业”的皇族,便是宋徽宗赵佶。他并不关心江山社稷,反而专心于书法与绘画,对道教有着浓厚兴趣。虽然作为皇帝,赵佶的统治并不算成功,但他在艺术上却有着举世公认的成就。而朱橚在这方面与赵佶类似,他对医学和植物学的研究贡献巨大,这才是他真正值得铭记的一部分。

朱橚非常重视儒学,并且因其早期务实的作风,他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特别是在两次流放云南的过程中,他亲眼见证了当地百姓遭遇的各种困苦,尤其是疾病的困扰,这激发了他投身医学的决心。回到封地后,朱橚依托自己的身份,召集了大量医药学者和专家,组织编写了多本医学书籍。

他编写的《袖珍方》,解决了当时百姓缺乏医药和治疗手段的困境,挽救了无数生命。朱橚还酷爱研究植物,组织了学者和画师建立植物园,并撰写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救荒本草》一书。此书传入外国,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赞扬。除此之外,朱橚还参与了《保生余录》和《普济方》的编写工作,其中《普济方》被誉为医学百科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便参考了其中不少方剂。

总的来说,朱橚虽然在政治上并无显赫成就,但他在医学和植物学方面的贡献却是极为重要的。连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都曾高度评价他为“中国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的著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尽管历史上也有诸多对他的批评,然而,朱橚的成就和贡献依然不可忽视。在今天的历史研究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古人的一生,还应通过他们的成果来全面认识他们的价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2岁的唐玄宗看上了20多岁的... 你能想象吗?就在盛世繁华的唐朝,一个52岁的皇帝,竟然开口要娶自己20多岁的儿媳为妻。这不是八点档宫...
原创 北... 知名宋史学者赵冬梅在《赵宋:如是我闻》一书中,把北宋称为华夏群星闪耀时。这种说法并不夸张,我们知道以...
原创 北...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1949年,经过多年的分裂与动荡,中华大地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统一。这场...
原创 法... 随着近年来清宫剧的热播,观众们渐渐对清朝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满族女子那种异域风情的独特魅...
原创 俄... 一直有个说法是美国特别擅长“打老二”,从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再到苏联、日本,一个个挑战者都没能逃脱被美国...
原创 皖... 1940年11月,为了支持新四军顺利向江北转移,经过军部批准,第三支队第五团与军部特务团进行了合并,...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掠影4:郑央...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掠影4 郑央分享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舍位于明成祖永乐皇帝敕建的真觉寺,清代改称...
原创 1... 1941年6月,纳粹德国与其盟国联合,调集超过五百万兵力,启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全面进攻苏...
原创 清... 在封建时代,皇族和官员的地位分别最高和次之。皇族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官员则负责具体的治理工作,两者...
原创 关... 夜幕降临,梁山泊的营火如点点繁星,散布在黑暗的天际,照亮了周围的山林。在这片宁静的夜空下,梁山泊内却...
原创 野... 在紫禁城的深处,时间仿佛停滞不前。1908年的秋天,一个寒冷的夜晚,光绪帝躺在病榻上,呼吸沉重且缓慢...
原创 剧... 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一夜之间,这片曾经被铁幕笼罩的土地几乎所有国家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
原创 苏... 苏联解体已经过去31年,而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却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直到2022年8月...
原创 毛... 在1976年,由于叶剑英的健康状况不佳,中央领导层决定由陈锡联接管军委的日常事务。这项决定是毛主席亲...
原创 揭...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段时期,人们将日本人称为“倭人”。这一称谓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日本人普遍身材矮...
原创 徐... 《——【·前言·】——》 一位功高震主的大将,醉倒后竟被皇帝抬上了龙床,醒来那一刻,他只做了一件事,...
为什么管仲的改革很少造成贵族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能让一项大刀阔斧的改革顺风顺水推进的,几乎是凤毛麟角。可是在两千多年前的齐国,有...
李世民登基后为何疏远秦琼?其实...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为啥好像跟秦琼疏远了?这其实是表面现象吗?历史资料会告诉我们真相。 秦琼是隋朝末年的...
原创 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爆发了一场血腥的冲突。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车臣的恐怖分子使用的武器大多源...
原创 苏... 列宁的简朴饮食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这位苏联的奠基人之一,虽然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强烈的领导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