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曾说“取荆州可得天下”,荆州已经丢失,他为何还冒死北伐
迪丽瓦拉
2025-09-11 08:02:52
0

导言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汉王朝,诸葛亮被任命为宰相,掌握朝政大权。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且负责管理益州事务。诸葛亮勤勉谨慎,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且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他与东吴结成联盟,致力于改善与西南各族的关系;同时推行屯田制,加强了国防能力。尽管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最终未能取得成功,其中不少次因缺乏足够的粮草支援而未能打下实质性战果。

由于长年征战,诸葛亮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历史上,他的北伐常被人们颂扬,但细究起来,北伐的真正动机却极为复杂。许多人未曾察觉,北伐的表象只是一个幌子,而背后有着深远的政治和战略目的。

刘禅曾评价诸葛亮:“惟君体资文武双全,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梦幻豁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这段话无疑是对诸葛亮为国家所做巨大贡献的高度赞扬。

诸葛亮为何要北伐

诸葛亮的北伐行动,历史上一直被许多人所推崇。虽然蜀汉的综合国力与曹魏相比明显不足,但诸葛亮屡屡出兵,时常压制魏军。如果没有司马懿这样的杰出人物坐镇魏国,或许蜀汉真有可能战胜魏国。此外,诸葛亮提出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至今让人动容。即便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始终心系匡扶汉室,践行刘备的遗志,以此回报刘备的知遇之恩。

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忠诚和义气,也使得很多人为之动容。尤其在与司马懿的对比之下,诸葛亮更显得忠肝义胆、毫不妥协。无论外界如何评价,诸葛亮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责任,尤其在照顾刘备后嗣方面,他的做法堪称楷模。为了践行刘备的夙愿,诸葛亮多次北伐,看似是为了实现大义,却也显得悲壮。

当时,诸葛亮在荆州时,为刘备制定了一个完整的战略计划。他计划通过“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手段,然后在天地变化时,分别调动荆州和益州的兵力一起北伐,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击败曹魏,恢复汉室的辉煌。诸葛亮认为,若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必能成功。他预言,当大将军带领大军出征时,民众必定会欢欣鼓舞,举国上下将积极响应,最终会取得胜利。

然而,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独掌益州,而失去了原本应有的荆州支持。没有了荆州的补充,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受到巨大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他深知单靠益州出兵无法轻易打败魏国,诸葛亮仍然坚持北伐,究竟其深层次的动机是什么呢?

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

从表面上看,诸葛亮的北伐似乎是为了恢复汉室,打败曹魏,然而,这一切可能只是为了掩盖他另一个更加复杂的战略目的。实际上,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已经为蜀汉制定了完整的战略蓝图——同时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兵,方能打败曹魏。然而,失去了荆州后,诸葛亮深知单靠益州的力量,根本无法与魏国抗衡。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让他看透了这一点,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北伐。这一方面是由于重夺荆州的道路已经被堵死,另一方面,蜀汉国内的矛盾也日渐激化。刘备去世后,蜀汉政权的稳定性变得岌岌可危。荆州、东州、益州三方势力交织,彼此间不可避免地发生摩擦。刘备之所以能够压制这些势力,正是因为他拥有强大的军力和广泛的支持。而刘备在夷陵之战后的失败,导致了局势的剧变。

这场战斗重创了蜀汉的精英力量,使得刘备的权威开始动摇。三方势力的重新争权,成了蜀汉内部的隐患。如果不加以控制,蜀汉必定会在内部争斗中崩溃。为此,刘备临终时将实权交给诸葛亮,以期通过他的智慧稳定政权。诸葛亮不负重托,虽然成功地维稳,但他也意识到,单靠国内的力量无法实现蜀汉的长远目标。

结语

诸葛亮的北伐并非单纯为了战胜魏国或匡扶汉室,更深层的目的是转移蜀汉内部的矛盾。荆州、东州、益州三股势力互相角力,若不通过对外作战来转移注意力,国内的争斗必定会加剧,最终导致蜀汉的覆灭。北伐让蜀汉的内部分歧被暂时压制,为政权的稳定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虽然蜀汉未能最终取得胜利,但诸葛亮的这一策略,至少让蜀汉延续了数十年的生机。

参考资料:《三国志》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明代公务员的班味怎么比我还重 每天早上闭着眼睛 按掉第八次“稍后提醒”闹钟, 睡眼惺忪地被人群推上早高峰地铁, 在陌生人腋窝的前后...
巨龙巡游珠玑巷 25日,承载着千万广府人乡愁记忆的第五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在广府祖地韶关南雄珠玑巷隆重开幕,约800...
“明清鼎革一百年”系列:东亚动... 在传统史料中,壬辰战争常被一笔带过,但若把目光真正投向四百多年前的战场,便会发现它绝非寥寥数语能够概...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外侮都从内讧招,一波才了一波摇 李璟寻改封李景遂为齐王兼诸道兵马元帅,燕王李景达为副。李...
原创 为... 萧司令员,135师违抗军令,孤军冒进,钻入敌人包围圈了!参谋长解方拿着电报急匆匆走进了第四野战军第1...
原创 清...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发布了退位诏书,这标志着清朝这一延续近三百年的封...
原创 道... 清代的道这一职务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尤其是一些御史撰写的相关文章。但每当谈到这个话题时,总会引...
文化新观察|不止是打卡!从展览... 北京故宫午门展厅中,一对曾陈设于帝王宫廷中的“掐丝珐琅太平有象”,正静静接受观众们的目光洗礼。虽在一...
潜山城管以“让三尺”促治理“进... “让他三尺又何妨”,清代桐城六尺巷的千古美谈,蕴含着“秉公、明理、尚和、守纪”的深厚底蕴。如今,潜山...
原创 彭... 1930年5月14日,红五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成功将修水县城围困得水泄不通。那时,部队刚刚取得平江县...
原创 天...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其中大多数都是继承父亲的皇位,他们的施政方式大多雷同,许多皇帝也表现得平庸或昏...
中非治国理政交流对话会在多哥举... 本报约翰内斯堡11月25日电 (记者杨讴)洛美消息:中非治国理政交流对话会24日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
原创 清... 大家好,我是「历史解码者」!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却忽...
原创 秦... 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如王翦、王贲父子,蒙恬与蒙毅兄弟,赵奢、廉颇、...
湮没在史海的中华民族壮举悲歌 ... 传统史书将世代繁衍于庆阳、平凉一带的共工氏、白马鲧与流向西南一带的驩兜氏、三苗族,称为“四恶”或“四...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面临灭亡的危机。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最终篡位建立魏国。然...
原创 朱... 朱元璋临终前,曾给朱允炆留下了一支神秘的军队,然而建文帝为何至死都未曾启用这支军队呢?明朝是中国封建...
原创 康... 清朝的皇位更替历来风云变幻,其中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点。而在这些争议中,最引人注目的...
原创 揭... 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非常热衷于修道,并且一直追求长生不老。为了保持神秘感,他常常通过扶乩这种方式...
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