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常常有人说曹操占据了天时,孙权拥有地利,而刘备则凭借人和三分天下。但细究之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曹操才是那个占据了人和的人,而刘备更应该是那个站在天时之上的人。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曹操的家族本就拥有显赫的背景,尤其是在曹操崭露头角之时,很多优秀的人才纷纷前来投效,其中包括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纯、曹真、夏侯尚等,这些人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都可以算得上是一流以上的人物。相较于刘备以仁义著称,曹操更是显得急切地渴望获得人才的帮助。他不仅仅是口头上说爱才,曹操几乎是一刻不曾停止对人才的渴求,曾三度发布《求贤令》,期望能吸引更多的英才。而刘备虽然自诩为爱才之人,却从未做过类似的事。事实上,刘备虽然得到了不少优秀的能人志士,但因疏于珍惜,导致了许多人最终离开了他。
反观曹操,无论是关羽还是陈宫,只要是有用的,他都会尽力留住。比如,曹操对关羽的关爱可见一斑,尽管关羽只读过《春秋》而未能完全展现其才华,曹操依然没有将其放弃。而对于陈宫,即便陈宫背叛了他,差点协助吕布推翻曹操的政权,曹操也没有立刻对其下杀手,直到陈宫坚持要求自杀,曹操才最终放手。再举吕布为例,尽管吕布名声不好,且有“徐州的大耳贼”之称,曹操也未曾轻易动手。正是曹操这种宽容和识人之明,才使得他在用人方面显得格外深思熟虑。
刘备的起步其实并不比曹操晚,曹操在174年便因为孝廉被举荐进入洛阳,而刘备则是在175年,和同宗的刘德然以及辽西的公孙瓒一同拜师卢植,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刘备虽出身没落的皇族,但由于身世尊贵,很多豪侠、商人纷纷投奔他,甚至给予资助。而曹操则因为出身宦官之后的背景,遭遇了许多人的鄙视。尽管如此,曹操凭借自己的拼搏逐渐积累了力量,反而刘备虽然拥有名门血统,却未能利用好自己的资源,处境相对艰难。
更为有趣的是,刘备在街头随便走一走,就能遇到未来的大将关羽与张飞,并且这两人会忠心耿耿地跟随他一生,毫不背叛。与此相比,曹操经过数次苦难才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势力,经历了不少波折,几乎每一次都面临着被彻底消灭的危机。
尽管刘备一生多次迁徙,命运起伏不定,但其中的原因部分在于刘备缺乏长远的经营思维。他曾先后担任过安喜县县尉、下密县丞、高唐令、平原县县令等职位,但始终未能稳固自己的根基。而曹操的势力早已发展壮大,刘备却依旧在四处漂泊。最终,命运再次给了刘备一个机会,他得到了徐州,而这片大州不仅财富充盈,兵力也雄厚。尤其是徐州的丹阳兵,赫赫有名,再加上陈圭、陈登等杰出的将才,刘备可以借此东风蓄势待发。
然而,命运总喜欢捉弄人,刘备在获得徐州后,却被吕布从他手中夺走了。吕布的所作所为,几乎让人难以理解,曹操如果在此处,绝不可能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此时,刘备无奈地再次出发,前往投靠刘表,而刘表又送给他了新野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发展基地。老天似乎继续在帮助刘备,接连送来了徐庶、诸葛亮等人才,还为他安排了一场“赤壁之战”,让他得以占据荆州,收获黄忠、魏延等人才,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刘备甚至通过诸葛亮的辅佐,得以占领益州,并开始北上汉中。
然而,尽管刘备的势力一度强大,精锐的军队也在不断壮大,但天命却最终没有站在他的这边。关羽的兵败被杀、张飞的死、精锐部队在夷陵之战中的损失,这一切似乎都标志着刘备的“大一统”之梦终究未能实现。尽管刘备手下拥有诸如“卧龙凤雏”这样的杰出人才,但他终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
刘备的确有很强的大气运,老天似乎不断在给他机会。然而,命运的安排往往捉弄人,曹操和孙策等人虽然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与战斗,却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了强大的基业。相比之下,刘备的命运似乎要更为曲折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