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嫔妃为什么要戴长指甲?除了方便皇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迪丽瓦拉
2025-09-11 18:03:41
0

要是生在古代,女性命运极其悲惨,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所以很多女性做梦都想有一个翻身的机会。

但翻身的机会少之又少,其中有一条拥挤的赛道,就是进宫,幸运一点的被皇上看中,之后不仅自己享受荣华富贵,连带后代也可以富贵荣华。

不过,这条路成功的几率可能相当小。

编辑

有些影视剧,以成功的皇宫女性为视角,开启精彩绚烂的宫斗剧本,实际上,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深渊……

清朝嫔妃们的生活

先拿一个编剧和导演最爱的“清朝皇宫”举例,看看那些从独木桥中杀出来的胜利者,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清朝皇妃们的生活,其实说的现实一点,就像是被关在镶金笼子里的金丝雀,天不亮就得爬起来当“精致摆件”。

编辑

凌晨五点,就被宫女从被窝里薅起来,顶着困意让宫女折腾两小时梳“两把头”,插上能压断脖子的点翠簪子,穿得像个移动的调色盘,正红色只有皇后能穿,其他人按等级从枣红一路掉色到灰扑扑。

收拾停当就得开启“请安马拉松”,先跪完太后再跪皇后,膝盖都要跪出茧子,皇后看谁不顺眼当场赏巴掌也是常事。

好不容易熬到七点多能吃早饭,可饭桌上全是心眼子,皇后吃剩的燕窝才能赏给低阶妃子,自己吃饭还得端着架子,每道菜最多夹三口,生怕被下毒或者暴露喜好。

编辑

白天的时间就像被拉长的皮筋,高位妃子还能招戏班子进宫听个曲,低位妃子只能缩在冷宫里数地砖,绣花绣到针眼都要瞎了也不敢停,毕竟绣品是唯一能讨好皇帝的手信。

有些妃子干脆躺平当佛系少女,天天跪在佛堂念经,香火熏得眼泪直流,就图个心理安慰。

熬到太阳下山又开始新一轮焦虑,眼巴巴等着敬事房太监端绿头牌,被翻中的像中彩票似的洗澡焚香,裹成春卷让太监扛去龙床,完事还得像快递包裹一样被原路退回,连过夜资格都没有。

编辑

那些十几年见不着皇帝的更惨,望着宫墙看燕子成双对,熬成白头宫女也只能跟老姐妹八卦先帝绯闻。

表面看她们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实际连放屁打嗝都要看宫女脸色,每月零花钱还不够打赏太监,高位妃子一顿饭二十斤猪肉起步,低位妃子啃着冷馒头还得谢主隆恩。

最讽刺的是生病都不敢叫太医,生怕被传成“晦气”遭冷落,只能偷偷摸摸找宫女挖草药,活得还不如宫外老百姓自在。

编辑

这群女人就像紫禁城里的提线木偶,白天扮笑脸晚上数更漏,用一生演绎了什么叫“镶着金边的悲剧”。

贵妇们的“金手指”

道光年间,慈禧刚入宫时还是个不起眼的“兰贵人”。某日给皇后请安,她故意把镶着东珠的指甲套露在袖口外,皇后当场沉了脸:“这珠子是你能用的?”

慈禧吓得连夜把指甲套熔了重做,在清朝后宫,指甲套上的每一颗珠子、每一缕金丝,都是权力的刻度。

编辑

这玩意儿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贵族妇女用金属环护甲显摆身份。到了清朝,直接升级成“移动的身份证”。

皇后用明黄珐琅嵌东珠,贵妃只能用银鎏金配翡翠,答应们顶多戴个铜鎏花的。

太监们抬着绿头牌伺候皇上翻牌子时,瞟一眼妃子的指甲套,连她爹的官职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编辑

所以在那个环境下,即使戴上指甲套会影响生活,她们也乐此不疲,都以各种五彩缤纷的指甲套为荣。

当然,她们也不认为带指甲套会影响生活,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人,压根体会不到长指甲的不便。

编辑

皇帝的“人形扫码器”

这事儿后来被记在《穿戴档》里,成了内务府的教材。妃子们为了让自己“扫码”更显眼,恨不得把家底都镶指甲上。

编辑

同治帝的瑜妃更绝,把指甲套做成中空的,里头塞满玫瑰香粉,皇上一靠近就暗香浮动,这招比现在喷香水还高级。

皇帝后来才知道,嫔妃们有这样的秘密,但是也不生气,毕竟……那香味还挺好闻的,这是一种享受。

编辑

深宫里的“美甲特工”

光绪年间,珍妃被慈禧扔井里前,指甲套里藏的砒霜差点要了李莲英的命。这事儿在《晚清宫廷生活考》里写得明明白白:“护甲尖淬毒,划肤即溃烂”。

妃子们表面涂着凤仙花汁,指甲套里却能藏迷药、毒粉甚至微型暗器。

最狠的是乾隆的惇妃,把指甲套改造成带锁扣的暗格。

编辑

有回和嘉贵妃撕扯,咔嗒一声弹出半寸长的金针,生生把对方脸颊划出三道血痕。内务府后来定规矩:护甲长度不得超过三寸,可惜没人真当回事。

这也就有了后来,我们在影视剧中,或者一些清朝老照片中,看到的那些嫔妃们,戴着长长的指甲套,在各种搔首弄姿。

编辑

慈禧的“长指甲”

后来袁世凯在山东剿义和团,还真有个县令凭这副假指甲调了三千绿营兵。

《清史稿》里记着更绝的:慈禧的指甲套是按节气换的。立春戴缠枝纹,清明换雨打芭蕉,冬至必用红珊瑚镶寿字。

编辑

李莲英每天光伺候她戴护甲就得半个时辰,堪比现代人做美甲直播。

光绪帝的瑾妃有回突发奇想,说要学民间妇女包饺子。结果长指甲插面盆里拔不出来,气得她把指甲套全扔进了御河。

这事儿被记在《宫女谈往录》里,成了“四体不勤”的活教材。

编辑

但老百姓可没这福气。

河北农民王老汉见过县太爷小妾的指甲套,回家跟婆娘嘀咕:“那金爪子比咱家锄头还长,怪不得说‘朱门酒肉臭’!”这话后来被写成民歌,在义和团里传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欢迎阅读《三国中诸葛亮登台作法借东风,他靠什么借到东风?古人当真睿智》 本文为“娘娘说历史”原创文...
原创 宰... 提到宰相这个角色,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份极其崇高的职位,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宰相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
原创 浅... 电视剧中的曹操曾说过一句经典台词:“世人皆错看我曹孟德,今日错,明日错,何日不错?”这句话不禁让人深...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众多杰出人物展现了非凡的才智与勇气。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十二虎臣等人物成为了历...
原创 原... 在三国时期,假如关羽真投奔了曹操,那么他在曹营的排名可能轻松进入前十,但如果说他能成为曹营的第一号人...
原创 蜀... 在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流中,浪花淘尽了无数英雄,而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关羽和张飞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两位...
原创 原...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是文化瑰宝的象征,每一本都深刻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国演义》这一部作品在人们...
原创 原... 他被誉为战国时期最杰出的战神,连李牧也难以与之抗衡。如果没有这位英雄的出色表现,秦国根本不可能实现统...
原创 曹... 在三国鼎立时期,曹操凭借强大的兵力和掌控天子的名号,拥有指挥诸侯的权力。无论在气势上,曹操的实力都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曹操扫北征南,雄图一时,被誉为世之枭雄。曹操的最大优点在于他深思熟虑、善用谋略,并且对人才...
原创 一... 在许多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描写一种英雄人物,他的武艺超凡脱俗,能够一人敌众,轻松击败成群结队的敌人,给...
原创 周...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特别是曾经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这里提...
原创 为... 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是秦王朝,尽管如此,秦王朝的统治时间却是相对短暂的。秦始皇在完成对六国...
原创 秦... 大家好,今天小编继续给大家带来秦朝的历史故事。 公元前209年秋,正是秦始皇去世后的不久,在大泽乡...
原创 诸...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敬请各位朋友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注。我期待为大...
原创 盘...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激烈斗争的时代,这段历史不仅涌现了众多的英雄人物,还充满了险象环生...
原创 清... 刘春霖是清朝末期的最后一位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状元。他在32岁时高中状元,随后不久,清朝便废除...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战火不断。这段历史充斥着动荡与争斗,民众在战争的阴影下苦不堪...
原创 刘... 一夜之间,韩信的将印和兵符被轻易地交到了“老东家”手里,而且还被告知,自己的大军也已经被接管了。如果...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羲皇故... 关陇锁钥,文明肇兴。甘肃天水,铭刻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 登西陲城堡而揽秦月,叩明清古钟而闻唐韵。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