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嫔妃为什么要戴长指甲?除了方便皇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迪丽瓦拉
2025-09-11 18:03:41
0

要是生在古代,女性命运极其悲惨,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所以很多女性做梦都想有一个翻身的机会。

但翻身的机会少之又少,其中有一条拥挤的赛道,就是进宫,幸运一点的被皇上看中,之后不仅自己享受荣华富贵,连带后代也可以富贵荣华。

不过,这条路成功的几率可能相当小。

编辑

有些影视剧,以成功的皇宫女性为视角,开启精彩绚烂的宫斗剧本,实际上,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深渊……

清朝嫔妃们的生活

先拿一个编剧和导演最爱的“清朝皇宫”举例,看看那些从独木桥中杀出来的胜利者,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清朝皇妃们的生活,其实说的现实一点,就像是被关在镶金笼子里的金丝雀,天不亮就得爬起来当“精致摆件”。

编辑

凌晨五点,就被宫女从被窝里薅起来,顶着困意让宫女折腾两小时梳“两把头”,插上能压断脖子的点翠簪子,穿得像个移动的调色盘,正红色只有皇后能穿,其他人按等级从枣红一路掉色到灰扑扑。

收拾停当就得开启“请安马拉松”,先跪完太后再跪皇后,膝盖都要跪出茧子,皇后看谁不顺眼当场赏巴掌也是常事。

好不容易熬到七点多能吃早饭,可饭桌上全是心眼子,皇后吃剩的燕窝才能赏给低阶妃子,自己吃饭还得端着架子,每道菜最多夹三口,生怕被下毒或者暴露喜好。

编辑

白天的时间就像被拉长的皮筋,高位妃子还能招戏班子进宫听个曲,低位妃子只能缩在冷宫里数地砖,绣花绣到针眼都要瞎了也不敢停,毕竟绣品是唯一能讨好皇帝的手信。

有些妃子干脆躺平当佛系少女,天天跪在佛堂念经,香火熏得眼泪直流,就图个心理安慰。

熬到太阳下山又开始新一轮焦虑,眼巴巴等着敬事房太监端绿头牌,被翻中的像中彩票似的洗澡焚香,裹成春卷让太监扛去龙床,完事还得像快递包裹一样被原路退回,连过夜资格都没有。

编辑

那些十几年见不着皇帝的更惨,望着宫墙看燕子成双对,熬成白头宫女也只能跟老姐妹八卦先帝绯闻。

表面看她们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实际连放屁打嗝都要看宫女脸色,每月零花钱还不够打赏太监,高位妃子一顿饭二十斤猪肉起步,低位妃子啃着冷馒头还得谢主隆恩。

最讽刺的是生病都不敢叫太医,生怕被传成“晦气”遭冷落,只能偷偷摸摸找宫女挖草药,活得还不如宫外老百姓自在。

编辑

这群女人就像紫禁城里的提线木偶,白天扮笑脸晚上数更漏,用一生演绎了什么叫“镶着金边的悲剧”。

贵妇们的“金手指”

道光年间,慈禧刚入宫时还是个不起眼的“兰贵人”。某日给皇后请安,她故意把镶着东珠的指甲套露在袖口外,皇后当场沉了脸:“这珠子是你能用的?”

慈禧吓得连夜把指甲套熔了重做,在清朝后宫,指甲套上的每一颗珠子、每一缕金丝,都是权力的刻度。

编辑

这玩意儿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贵族妇女用金属环护甲显摆身份。到了清朝,直接升级成“移动的身份证”。

皇后用明黄珐琅嵌东珠,贵妃只能用银鎏金配翡翠,答应们顶多戴个铜鎏花的。

太监们抬着绿头牌伺候皇上翻牌子时,瞟一眼妃子的指甲套,连她爹的官职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编辑

所以在那个环境下,即使戴上指甲套会影响生活,她们也乐此不疲,都以各种五彩缤纷的指甲套为荣。

当然,她们也不认为带指甲套会影响生活,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人,压根体会不到长指甲的不便。

编辑

皇帝的“人形扫码器”

这事儿后来被记在《穿戴档》里,成了内务府的教材。妃子们为了让自己“扫码”更显眼,恨不得把家底都镶指甲上。

编辑

同治帝的瑜妃更绝,把指甲套做成中空的,里头塞满玫瑰香粉,皇上一靠近就暗香浮动,这招比现在喷香水还高级。

皇帝后来才知道,嫔妃们有这样的秘密,但是也不生气,毕竟……那香味还挺好闻的,这是一种享受。

编辑

深宫里的“美甲特工”

光绪年间,珍妃被慈禧扔井里前,指甲套里藏的砒霜差点要了李莲英的命。这事儿在《晚清宫廷生活考》里写得明明白白:“护甲尖淬毒,划肤即溃烂”。

妃子们表面涂着凤仙花汁,指甲套里却能藏迷药、毒粉甚至微型暗器。

最狠的是乾隆的惇妃,把指甲套改造成带锁扣的暗格。

编辑

有回和嘉贵妃撕扯,咔嗒一声弹出半寸长的金针,生生把对方脸颊划出三道血痕。内务府后来定规矩:护甲长度不得超过三寸,可惜没人真当回事。

这也就有了后来,我们在影视剧中,或者一些清朝老照片中,看到的那些嫔妃们,戴着长长的指甲套,在各种搔首弄姿。

编辑

慈禧的“长指甲”

后来袁世凯在山东剿义和团,还真有个县令凭这副假指甲调了三千绿营兵。

《清史稿》里记着更绝的:慈禧的指甲套是按节气换的。立春戴缠枝纹,清明换雨打芭蕉,冬至必用红珊瑚镶寿字。

编辑

李莲英每天光伺候她戴护甲就得半个时辰,堪比现代人做美甲直播。

光绪帝的瑾妃有回突发奇想,说要学民间妇女包饺子。结果长指甲插面盆里拔不出来,气得她把指甲套全扔进了御河。

这事儿被记在《宫女谈往录》里,成了“四体不勤”的活教材。

编辑

但老百姓可没这福气。

河北农民王老汉见过县太爷小妾的指甲套,回家跟婆娘嘀咕:“那金爪子比咱家锄头还长,怪不得说‘朱门酒肉臭’!”这话后来被写成民歌,在义和团里传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八... 1944年,八路军炮兵班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遭遇了约200名日军,而他们手里仅有一门没有炮筒的山炮。眼...
原创 朱...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期,虽然有许多皇帝登基,但像明太祖朱元璋这样传奇的帝王并不多见。朱元璋不仅经历...
为什么梁山好汉不姓赵? 嘿,各位姓氏文化的爱好者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水浒传》里隐藏的“姓氏冷知识”——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
原创 晚... 在清朝的宫廷中,后宫佳丽成千上万,各具美丽,然而其中有一位女子,她的美貌和气质却与众不同,令人一生难...
原创 无... 朱棣迁都北京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充满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能够强化国家的力量;而也有...
原创 步... 247年,东吴丞相步骘因病去世。25年后,陆抗率领吴军攻占西陵,杀死步骘的儿子步阐,并将步家三族满门...
原创 如... 德国在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的情况下,选择进攻苏联,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德军在苏联的失败,也为纳粹德国...
原创 海... 如果海兰珠的儿子皇八子没有夭折,大清的皇位几乎可以毫无悬念地传给他。皇太极对海兰珠和皇八子的宠爱程度...
原创 清... 清朝历史上有很多继后,继后指的是上一任皇后去世后,继任的皇后。提到有名的继后,很多人会想到乾隆的继后...
原创 唐... 今天刷到唐国强老师为雍正帝篡位之说正名的一个视频,发现有明显错误,所以特地讨论一番雍正帝篡位到底是怎...
原创 从... 我是一个文史作者。当然,其实我在别的平台也写科普、金融、心理这些领域的内容。在我运营的众多领域里,我...
原创 秦... 将士们的英勇与战功无疑是国家的荣耀,但战争带来的伤害和创伤,往往会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秦琼...
原创 为... 曹操为什么不自称皇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分裂成三国,魏、蜀、吴三方势力各自崛起,争夺中原之地。那...
原创 帝... 公元547年,东魏与南梁的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的二十万大军在彭城展开了激烈的对决。此时,东魏的...
原创 沮... 三国时期的谋士是当时历史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智勇双全的政治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独特的历史底色...
原创 王... 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拥有昭君出塞这一传世佳话,但背后却隐藏着她凄凉的一生,这段历史至今仍令人感...
原创 刘... 刘备最著名的儿子是刘禅,民间传说中的扶不起的阿斗。赵云这样无敌的武将,在曹军阵营中冒死七进七出救过他...
原创 毛... 毛主席曾在《论持久战》中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认为,日本之所以敢于侵...
原创 大... 关于朱元璋为何选择大明作为国号,历史上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与不同的观点。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其中三...
原创 如...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框架下,曹操如果成功刺杀董卓,对他自己来说可能意味着巨大的灾难,甚至可能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