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努尔哈赤十分喜欢多尔衮,他也很优秀,为何没有将汗位传给他?
迪丽瓦拉
2025-09-12 09:32:37
0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若用一两句话概括,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仅14岁,显然还不足以与皇太极等其他有实力的继承人争夺权力。然而,若从更深的角度分析,清朝的皇位继承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顺治帝六岁即位,康熙帝八岁登基,这意味着,年仅14岁的多尔衮,在这个背景下似乎并不显得太过年轻。

如果进一步探讨这一话题,我们会发现,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简而言之,后金政权和大清政权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多尔衮的优秀,尤其是在奠定清朝大一统政权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总体来看,清朝的统治者给人的印象普遍较好,且没有出现荒淫无道的君主。即便乾隆帝之后,部分君主趋于平庸,但至少他们在治国理政上没有严重的过失。

相比之下,清朝前期的君主无论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还是乾隆前期,几乎都属于相当优秀的统治者,值得称道。当然,清朝的统治者并不总是皇帝。后金政权的显著特点就是,很多本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人,虽然未登基,但仍然在治国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代善、多尔衮、豪格等人,若任其一登基,必定能成为贤明的君主,尤其是多尔衮,虽然两次错失皇位,但他对清朝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

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在军事上的才能和父亲最为相似。虽然代善、皇太极等子嗣同样勇猛善战,伴随努尔哈赤征战四方,但与多尔哈赤相比,他们在战斗的勇猛程度上略逊一筹。“多尔衮”这个名字,意为“熊”,象征着强悍的力量,而努尔哈赤的起名也是对其勇武的肯定。多尔衮从小便擅长骑射,这使得他深得努尔哈赤的喜爱。

在天命五年(1620年),努尔哈赤宣布废除大贝勒代善的太子位置,并决定推举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多尔衮等人为“和硕额真”,共同参与政事。尽管年仅八岁的多尔衮便参与到最高的政治决策中,但这并非偶然,主要得益于努尔哈赤对其母亲阿巴亥的宠爱。不过,努尔哈赤无疑非常器重多尔衮,给予他这一独特的机会。

然而,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去世时,多尔衮仅14岁,且并未积累多少战功,这也是他未能继承汗位的重要原因。直到努尔哈赤去世后,才在皇太极的领导下,多尔衮开始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天聪二年(1628年)起,多尔衮逐渐在后金政权中崭露头角,并通过多次战争,成为一位名将。至天聪九年(1635年),他已能独立指挥作战,成功降服蒙古的林丹汗。

到了崇德三年(1638年),多尔衮以指挥官身份带领清军绕过山海关,进攻明朝,这场战役中,清军不仅成功击杀明朝总兵卢象升,还一路焚烧掠夺,几个月后才顺利撤回辽东。后来的松锦大战中,多尔衮同样是重要的军事指挥官。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随即多尔衮被任命为摄政王,并于1644年在明朝农民起义战争的关键时刻果断出兵,联合吴三桂在山海关战役中击败李自成,从而为清朝入主中原铺平道路。

最终,多尔衮领导清军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清朝建立后的基础。可以说,多尔衮对清朝的贡献,丝毫不亚于清朝开国的前五位统治者。

至于为何多尔衮没有继承努尔哈赤的汗位,除了他年纪尚轻外,还与他早期未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有关。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前,多尔衮虽才十四岁,却已经因其母阿巴亥受到宠爱而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但这仍不足以支撑他继位的竞争力。

与此相比,继承汗位的皇太极显然拥有更多的优势。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虽然母亲孟古哲哲并非正妻,但在当时,嫡庶之别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他出征多次,并且在保护家国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战功。皇太极随父征战的经历,使他具备了更多的竞争力,而多尔衮却未能有类似的机会。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常常以中原王朝的继承方式来衡量后金政权的继位问题。然而,后金并非像明朝那样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努尔哈赤的“大汗”称号,实际上并非单纯的皇位,而是一种更具部落性质的领导地位,类似于游牧民族的选举制。虽然努尔哈赤对继位有自己的意向,但最终,后金政权的继承是通过部落贵族的推选来决定的。

即使在皇太极去世后,清朝也沿用这种推选制,最终选出了顺治帝继位,标志着后金政权转变为中央集权的清朝。顺治帝六岁即位,成为传统中原王朝继承制的代表,而多尔衮的错失机会,或许正是生不逢时的象征。在多尔哈赤去世时,尽管年仅十四岁的多尔衮在军事能力上已有显著表现,但依然无法获得继承“大汗”之位的机会,注定了他与汗位的缘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众...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被人提到,意味着某人或某事在关键时刻恰如其...
原创 明... 诸葛亮,是刘备南下荆州后,三顾茅庐请出的谋士,他为蜀汉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关羽,具备文武双...
6 世纪查士丁尼瘟疫可能起源于... 蒙古的匈奴时期战死者大规模墓葬。匈奴战士与后来被称为匈奴的游牧民族有关。照片:BBC 新闻 伊万·...
原创 他... 清朝末期,满清王朝在北京面临着两大巨大的威胁,一方面是拥有兵权的南方汉族官僚,另一方面是虎视眈眈的外...
原创 他... 在三国时代,若谈及最为艰难的家世,毫无疑问,刘备是其中最为困难的一位。曹操尽管出身于宦官之家,但凭借...
原创 夷... 这是蜀汉命运的转折点,一场注定改变历史的战役,刘备为报兄弟之仇而发起的复仇之战,结果却成了他和蜀汉的...
明末清初,两亿汉人为何会被几十... 两亿汉人和几十万满人,不能简单的化为敌我两个阵营。 明末清初的形式,远远比这样简单归类复杂的多。 ...
原创 古... 七、孝庄皇后——清朝 作为皇太极的庄妃,孝庄皇后在她儿子福临即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她在中国历史上...
原创 历... 自秦始皇以来,皇帝就成为了名义上至高无上的存在。虽然皇帝的权力在实际运作中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但无论...
原创 原... “封狼居胥”这一成语源自少年将军霍去病在成功击败匈奴之后,于狼居胥山前举行祭天仪式的典故。它象征着极...
原创 关... “义绝”关羽,千年来忠义的化身。面对曹操的厚待,他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成为千古佳话。然而,当我们拨...
他应是状元,却因慈禧嫌弃其名字...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清朝光绪年间,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本该金榜题名,荣登状元宝座,却因慈禧太...
原创 三... 三国谋士琅琊榜:千古风流人物的智慧博弈 一、认知迷局:当历史评判遇上 “哈姆雷特效应” “一千个读...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莫...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以“并肩战斗 携手前行”为主题的图片展5日...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诸葛亮与魏延的矛盾与蜀国后期的困境 文 | 雷爷说史 阅读《三国演义》时,不禁让人对...
原创 苏... 孝庄皇太后身边的侍女苏麻喇姑:非凡女性的传奇 苏麻喇姑,孝庄皇太后身边一位非常独特的侍女,在清朝历...
原创 明... 在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政治体系下,都城不仅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更承载着政权的象征。迁都作为一种重大政治决...
南宁市开展2025年国际档案日... 非遗代表性项目壮族香火球展示。记者宋延康摄 档案是历史的“存储器”,记录着城市发展的脉络、民生变迁的...
原创 若...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1941年1月24日,驻守在武汉的日军第十一军,动用了第3、17和40三个师团的兵...
原创 梁... 在《水浒传》中,田虎与宋江、方腊、王庆一同并列为“北宋四大寇”。他势力的版图覆盖了威胜、汾阳、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