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到底管辖西藏了吗?《明史》记载的“西据吐番”是怎么回事
迪丽瓦拉
2025-09-12 11:31:03
0

《明史》对明朝巅峰时期的疆域有如下记载:“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这一段记载常常引起明朝历史爱好者的争议。一方面,明朝的忠实粉丝认为《明史》可能是一部被篡改过的历史文献,认为其中的很多内容并不真实;另一方面,他们又引用这段文字来证明明朝疆域的广阔,甚至有些人认为“西据吐番”意味着明朝的疆域涵盖了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那么,这其中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这段文字出自《明史·地理志》,其中提到的“吐番”实际上指的是“吐蕃”,而并非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吐鲁番,后者在古代更为人们熟悉的名称是哈密。在唐宋时期,吐蕃就是指代青藏高原的地区。7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统一了青藏高原,这时吐蕃取代了“羌”和“西羌”等称呼,成为了青藏高原的代名词。

公元842年左右,吐蕃王朝瓦解,领土分裂成多个独立政权,主要包括拉萨王系、阿里王系、亚泽王系和雅隆觉阿王系。即使在这些王系之中,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割据分裂。例如,阿里王系分裂为拉达克王国、普兰和古格王国;而吐蕃的东部地区,即青海,则更加动荡不安。此地族群复杂、四分五裂,大的部落有几千人,小的只有几百人,几乎没有任何统一的政治力量。进入北宋时期,青海一带曾建立过唃厮啰政权,但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较短。

长期的分裂使得青藏高原的三个区域——乌思藏(西藏)、康巴(西康)和安多(青海)——形成了如今的格局。这三个区域在地理上逐渐确立了现代青藏高原的基本面貌。

其中,乌思藏被进一步划分为前藏、后藏和阿里三个部分。前藏主要涵盖拉萨和山南地区,后藏包括日喀则地区,而阿里则位于藏北高原。1240年,蒙古阔端部下的道尔达指挥大军远征乌思藏,最远抵达尼泊尔。这场远征最终促成了萨迦派寺主萨迦·班智达与蒙古的盟约,标志着青藏地区开始正式纳入蒙古的版图。

随着元朝的建立,忽必烈设立了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来直接统治乌思藏。宣政院的领袖名义上是萨迦派的帝师统领,实际权力掌握在院使手中。宣政院还下设了朵甘思(西康)、朵思麻(青海甘肃交界地区,也叫吐蕃宣慰司)和乌思藏等三个宣慰司。

此时,吐蕃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在唐宋时期,吐蕃代表了整个青藏高原,但在元朝,它仅仅指代了吐蕃宣慰司,驻地设在今天的甘肃省临夏市。

明朝时期,“吐蕃”被称作“西番”,或写作“吐番”。1370年,邓愈攻占了临洮并征服了河州,吐蕃宣慰使何素南普等人投降。随之,明朝在此地区设立了河州卫,派韦正为指挥使,何素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此后,明朝在吐蕃地区共设立了河州、洮州、西宁、岷州四个卫所,统称为“西番四卫”,隶属于陕西管辖。

在整个明朝时期,明军曾多次进军青藏高原,但最远仅能到达河湟谷地,始终未深入青藏的内部。尽管如此,明朝曾有过册封一些高僧的举动,宣示其“天朝上国”的威严。例如,明朝曾将访问南京的乌斯藏高僧册封为“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以及“俄力思军民元帅府长官”等职务,并赐予他们“大宝法王”、“大乘法王”等荣号,但这些册封仅仅是表面上的荣誉,并未实质性地介入西藏的事务。

其实,明朝对西藏地区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也没有派遣兵员或官员常驻西藏。事实上,明朝之所以册封这些高僧,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体现自己作为“天朝上国”的威势,强调自己是万国之主。明朝对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册封文书中明确写道:“朕君天下,凡四方慕义来归者,皆待之以礼,授之以官。”换句话说,只要是来朝贡的外国政权,明朝皇帝都会授予一个官职。根据谭其骧的地图,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标注在了阿里地区,而阿里地区当时是拉达克王国和古格王国的交界之地。实际上,西藏地区此时已经经历了萨迦、帕竹、仁蚌巴、藏巴汗四个小王朝的交替。

综上所述,《明史》中的“西据吐番”并不意味着明朝的疆域伸展至整个青藏高原,而只是指代了甘肃河州一带的吐番地区。朱元璋时期在编撰《寰宇通衢》时明确记载了明朝疆域:“方隅之目有八,东至辽东都司,东北至三万卫,西极四川松潘卫,西南至云南金齿,南至广东崖州,东南至福建漳州府,北至太平、大宁卫,西北至陕西、甘肃。”永乐年间,明朝疆域再次扩展,加入了奴儿干都司。

从明朝绘制的地图上来看,例如《大明舆地图》,该地图的最西端标注了青海的黄河源,而西藏则没有被描绘进地图中,西藏的地域空白未被填充。放大来看,可以看到“吐番”字样确实标记在甘肃地区,并且与四川松藩接壤。虽然地图上也有乌思藏和朵甘思的名字,但这些地方的标注却出现在四川西北部,可见明朝对西藏的实际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败... 请您在阅读本文前,先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能帮助您方便参与讨论与分享,也能带来更独特的参与感。衷心...
原创 6... 1963年9月,中国大陆的一个访日代表团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事件。代表团成员之一,周鸿庆,作为办事员...
原创 国... 1938年3月初,八路军115师获得了情报,日军的辎重车队将携带大量物资通过大宁县。这一消息让115...
原创 陈... 1949年5月,解放军展开了对上海的总攻。27军军长聂凤智此时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陈毅多次打来电话...
原创 张... 张飞,无论是在历史记载中,还是在《三国演义》里,都是以勇猛无敌的形象示人。尽管他仅带着20骑兵,却大...
原创 蒋... 当然,我会根据您的要求改写这篇文章,调整文字,但保持原文的核心意思和语气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原创 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宋时轮将军年事渐高,身体逐渐衰弱,他的儿女们纷纷劝说他戒酒。然而,宋时轮并未能...
李秀成供词为何到1962年才敢... 历史的真相,有很多时候跟史书记载的不一样,甚至可能颠覆我们的认知,李秀成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在史...
原创 福...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皇室人物——福全。他是顺治皇帝的次子,康熙皇帝的二哥。按照当时的...
三国乱世里,他是当之无愧的绝顶... 建安年间的许昌城,暮色笼罩着丞相府的飞檐。贾诩独坐书房,手中的竹简泛着陈旧的光泽,案头的茶盏早已凉透...
家族传承的记忆:一枚中华民国河... 在江苏南通的温婉水乡,周先生,一位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老周”的平凡人,手中紧握着一枚不同寻常的传家宝...
“纸上历史”变身“触手可及文明... 央视网消息:2025年6月14日是我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提高...
原创 东... 改写后的文章: 曾经弥漫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战争硝烟早已烟消云散,那些为国捐躯的英勇战士们中,部分已化作...
原创 晚...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几乎是与我们时代最近的一个朝代。因此,时至今日,许多影视作品都...
原创 赵... 《——·前言·——》 赵云,蜀汉的著名将领,一生驰骋沙场,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原创 二... 1945年夏季,日本政府发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全民战斗”动员令,誓言调动全国每一位公民的力量,无论年...
原创 王... 好的,我将根据你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有的语义,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生动。以下是改写...
原创 狼... 引言 “共产党万岁!”“中华民族万岁!”“同志们!乡亲们!永别啦!” 1941年9月26日,狼...
原创 日... 这段文章我帮你改写了一遍,保持了原文的意思,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述,整体字数也变化不大: --- ...
重庆修复绝技斩获全国优秀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科技+匠心“唤醒”千年文物,重庆修复绝技斩获全国优秀 让沉睡的石刻重绽雄浑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