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将系列之十五》
作为南宋时期军界的标志性人物,岳飞麾下的将士勇猛无比,其中,张宪无疑是最受岳飞器重的得力干将之一。他不仅是岳飞的前军统制,更堪称岳飞心腹中的心腹。
张宪之所以能够得到岳飞的高度信任,绝非偶然。作为长期随岳飞征战的战将,张宪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略,屡次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军事素养。宋高宗绍兴二年,张宪奉命讨伐盗寇曹成,虽然曹成并不算什么强敌,但其手下的杨再兴可不是等闲之辈。这位英雄曾令金国大将金兀术在战场上狼狈逃窜。刚开始,杨再兴连斩岳飞阵中的两员大将,韩顺夫和岳翻,给整个岳家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然而,张宪丝毫不为所动,冷静指挥军队依照预定计划进攻,迅速将曹成的队伍击溃。正当杨再兴孤身逃出时,张宪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最终成功生擒了这位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武将。能够亲自挑衅并捕捉如此强敌,张宪的勇气和胆略可见一斑。这场胜利让张宪的名字迅速传遍了江湖,成为岳飞麾下最受尊敬的将领之一。
绍兴五年,岳飞派遣李道率军讨伐盗寇张平,原本这些盗贼见不是岳家军的主力将领亲自出征,还心生侥幸,觉得有可能取胜。谁知在战斗即将开始时,岳飞临时调整了指挥,决定由张宪替代李道担任总指挥。虽说临阵换将在兵法中被视为大忌,但张宪的到来却给了宋军士气极大的提振。士兵们见到张宪,仿佛打了兴奋剂一般,迅速恢复了斗志。反观张平一方,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乱,兵力士气迅速崩溃,最终在战斗还未打响之前,便决定投降。此战虽然没有交锋,但张宪凭借自己超凡的威信和指挥能力,轻松解决了敌军。张宪的威名进一步传播,渐渐地,他成为岳家军中仅次于岳飞的二号人物,岳飞对他的信任也逐步加深。
在北伐过程中,岳飞因眼疾发作,临时将岳家军的统领权交给了张宪。这不仅是对张宪军事能力的极高认可,也是对他深厚的个人信任。绍兴十年,金军违约南侵,岳家军孤军深入与金军血战,张宪带领着大约一半的岳家军攻打汴京旧地。那一半的岳家军,几乎代表了整个南宋的生死存亡,任务重且艰巨。张宪带领军队与金将韩常展开激战,毫不手软,最终成功收复了淮宁府。他接着带领军队一路猛攻,所向披靡,差点就打到开封城下。金兀术得知情况后,恐慌万分,急忙调集十二万大军南下支援,以图击败岳家军。在这危急关头,已经归顺岳家的杨再兴作为先锋英勇出征,最终在激战中英勇牺牲。杨再兴的死深深震慑了金兀术,使其不敢再继续与岳家军硬碰硬。金兀术最终选择趁夜撤退,仅留下八千兵力作为断后。天一亮,张宪果断分兵围困,将这些孤立无援的敌军彻底消灭。张宪以其出色的指挥才能和果断的行动,打破了敌军的阵脚,为岳家军赢得了又一次的辉煌胜利。
然而,历史的转折往往来得悄无声息。北伐局势逐渐向有利方向发展时,宋高宗却下令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张宪随同岳飞回京。然而,在朝堂之上,秦桧等权臣为了栽赃陷害岳飞,采取了威逼利诱的手段,试图迫使张宪写下诬陷岳飞造反的书面证明。张宪铁骨铮铮,始终坚持忠诚与正义,毫不屈服于压力,哪怕受尽酷刑,也没有背叛岳飞。最终,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草草结案,制造了张宪的冤屈,将他在临安闹市处斩。岳家军失去了支柱,最终也逐渐衰落。张宪作为忠臣,未能战死沙场,而是死于权臣之手,这份冤屈至今令人扼腕长叹。
这位英雄,虽死得不明不白,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