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之考:起源学说各执一词,融合清明走向落幕
迪丽瓦拉
2025-09-14 11:02:45
0

自古以来,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众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魏晋开始,出现了隋朝时期的杜公瞻,唐代有段成式、李涪等人,后又有明末清初的顾炎武。

现代学者也有对寒食节的研究,如李伯玄、庞朴和裘锡圭等,这些学者根据寒食节有关的记载,考证论述了寒食节的起源以及寒食节禁火冷食的缘由。但关于寒食节起源的说法,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未能确切的证明何者最为可靠。笔者列举了以下几个学界较为认可的学说。

禁火说

周代仲春未的禁火制度对寒食节的起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隋代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中将禁火制度与寒食节的起源联系起来,虽然此说法得到了很多学者的一直认可,但学者对于周代为何要选择在仲春时期修火禁,看法又有所不同,其中,星宿崇拜说对仲春修火禁进行了解释。

在先秦时期,人们信奉星象之说,迷信七星八卦等说法,巫鬼之术也是古人祈福平安的方式之一,他们认为,在仲春时节,龙星会在有火神的东方出现,这就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龙星出现的时候,民众应该禁止使用火。而寒食节又恰逢初春,于是古人在此时严禁用火,吃寒食便是禁火带来的结果之一,由于不可用火,先民们必须事先备好食物以供禁火这段时间的生活。

《周礼》中还提到,军中也有修火禁制度。若国中禁火,这尚且说的过去,但军旅之中禁火,这似乎很难做到,郑玄对此做注时,也将修火禁释为“用火之处急备风燥”,因此,周代禁火说应解释为因春初是火灾多发的季节,负责修火禁的官员应顺应天时,告诫国中与军民要注意防火用火。因此,将“修火禁”说成是寒食节的由来,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介推说

介子推是是春秋时期晋国人,曾在某次晋文公遇到困难的时候,割股奉君却功不言禄,如此忠义之举,得到后人的称赞。在隋代以前,介推说在民间社会中流传广泛,大多数人便以此作为寒食节起源的最佳解释。将介子推与寒食节联系起来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桓谭的《新论》:“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

然而,“为介子推故”这一句是否真的是《新论》的原文,这一点对史学界来说是存疑的。故这份史料并不足以全然论证子推说的存在。汉代蔡邕的《琴操》、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古籍,从不同的方面讲诉了介子推自焚的故事,还论述了子推说与寒食节起源的关系,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二者的联系。

若将此说法放置于特殊的文化环境和特定的地域范围中,从中华民族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来说,子推说符合中华民族忠君孝母的理念,因此才能被广大民众接受并传播,这从民俗学上来说,也是能够成立的。

总而言之,两汉时期流行的介子推传说,说明介子推人格中的“忠孝节义”在民众当中广为认同,介子推本人也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含冤的”英雄人物。民众往往采用某种仪式来纪念这位英雄。因此,我们也很容易理解寒食节当中的寒食、禁火等仪式正是为了悼念介子推,这些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

改火说

改火即每年重新燃火,唐代的李涪较早提出了改火说,在他的《刊误》中有言“而适当改火之时,是为寒食节之后。”唐代社会,军民共享寒食节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然而时间一久,社会上出现了奢靡之风,又出于对儒家传统理念的遵守,唐人不得不为自己的享乐行为找到一个合乎礼节的依据。

于是,他们提出了新的解释寒食节起源的说法——改火说。此说法一经提出,得到了唐代各阶层的认可和维护,一方面维护了唐代贵族阶级的利益,在另一方面,寒食节在唐代受欢迎的程度也大大提高,丰富且发展了寒食节的节俗文化,同时,也为寒食诗的创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改火说”的提出,在寒食节中融入了儒家传统理念,又加上唐代社会对儒家文化的遵从,所以寒食节在唐代逐渐官方化,不再是受到禁断,而是同元旦等大型传统节日一样,得到唐人的重视。

近代学者杨琳先生他认为,因为改火而要寒食,一方面是让旧火完全熄灭,另一方面体现了唐人对此次换新火的重视,唐人在过节的时候,都会用新的火种,来祈求来年万事吉安。与改火说相对,唐代还有“赐火”一说,由统治者赐新火,也是乞求平安吉祥之意。

山戎说

此说法由陈泳超教授所提出,他认为生活在北方的山戎其生活习俗与寒食节的禁火而寒食相同,还以秋千来打发空闲时间。在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中也有关于山戎生活习惯的相关记载,然而,因为生活习惯相同,就下定论认为寒食节起源于北方山戎,说服力远远不够,何况,在《礼记·王制》中说到西方称戎,北方称狄,与陈教授北方山戎说的地域概念相冲突,因此此说法也存在不合理之处。

关于寒食节的发展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桓谭的《新论》一文将寒食节习俗与介子推联系起来,随后是周举的移风易俗,其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上,太原禁火寒食的习俗并没有被革除掉,周举能做的最多的时期,就是将寒食的时间缩短。到了东汉末年,太原,西河,雁门,上党,都有“冬至之后一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

可以见得在两汉时期,寒食节主要节俗还是禁火、寒食、纪念介子推,流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北方太原一郡。然而寒食节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魏晋时期多个统治者都下令禁止,如曹操曾颁布《明罚令》,为的是破除太原等地流行的禁火和寒食习俗,他还下令,太原和其他地方的百姓,不能用火,只能吃寒食,谁若违反了这个禁令,便“家长半年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俸一月”。

后来,赵石勒也采取禁断寒食的措施,但次年便造成了冰雹雷雨灾害,出于这样一个结果,官方不得不做出调整,全面禁止寒食已经不可取,于是部分地区寒食有望实行,除了并州,其他地方仍禁断寒食。

因此,从汉至魏晋时期,寒食节的流传范围及节日习俗都较为固定,寒食节逐渐由一个冬季节日变为春季节日。直到隋唐时期,其民间地位才发生了一些变化。在隋代,国家的统一与人口的增多,多方面影响下,寒食节发展之路越走越开,不仅在民间流传,寒食节也逐渐走向上层社会,更是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认可,从而得以空前发展。节俗方面除了前代的寒食禁火以外,还增添了归宁、改火等习俗,节日的娱乐性也大大增强。

随着寒食节在唐宋时期社会地位的提高,改火说观念的影响,寒食节被确立为国家传统节日,在节假日放假天数上面,唐朝政府原先规定的是四天,然后增加一天到五天,最后确定为七天,清明节甚至也被包含在了里面。

除了对假期数量的规定,寒食节的节日内容在唐代变得丰富多彩,唐朝统治者对寒食节的态度也与前代大有不同,从之前的禁止寒食到正式承认寒食节的官方合法地位,并且与元旦、冬至合称为唐代重要的三大节日,这不仅是寒食节的发展,更是中国封建统治文化下的革新与传承。

到了宋代,在唐代寒食节俗的内容上,宋人更加注重寒食游乐,赋诗耍玩,因此,寒食节到宋代也发展到了顶点,所谓盛极而衰,到了宋朝,寒食节的地位已经开始降低,如北宋时期的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说:“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是此三节最重。”可以看出,寒食已经不再是一个被禁止的节庆,而成为与冬至、元旦并列的三大节庆。

结语

随着节日习俗的发展,“寒食”渐渐被称为“清明”,“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在诗人笔下,“寒食”逐渐与“清明”一同出现。

宋代以后,寒食节因其传统的禁火和寒食习俗,逐渐过于地域化,纪念介子推这一主流节俗也离广大民众的生活相去甚远,乃至在元朝时,还有“三日假”之说,但这并不能阻止其逐渐消失,并最终与清明合二为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其中元朝和清朝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两个,因为它们实现了真正意...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水... 宋江作为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他自私虚伪,处...
原创 韩... 韩信,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凭借着个人的卓越才华,帮助刘邦打破了重重困局,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然...
原创 安... 前言 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人的私心和野心,竟然能导致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败?一个人的贪婪和自私,竟然能让...
“明代壁画之最”对话“辽代木构... 11月23日,“国宝对话——法海寺与奉国寺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
原创 中... 1921年7月30日的晚上,中共一大的会议正在上海贝勒路李汉俊的家中举行。这是一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重庆、...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这是“冲绳和平访问团”团员们衣服上印着的文字。11月5日至11月13日,由重...
原创 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小插曲,涉及到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及她与西方科技的碰撞。这个话题之所以特别...
原创 原... 南宋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加上3个像难民一样流离失所的幼年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
原创 大... 8000多年前,一支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荣生长,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旅程。他们一路向东,经过贝加尔湖...
原创 现... 一、白俄罗斯流亡政府 白俄罗斯流亡政府,是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占领苏联白俄罗斯地区后,扶持建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