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之考:起源学说各执一词,融合清明走向落幕
迪丽瓦拉
2025-09-14 11:02:45
0

自古以来,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众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魏晋开始,出现了隋朝时期的杜公瞻,唐代有段成式、李涪等人,后又有明末清初的顾炎武。

现代学者也有对寒食节的研究,如李伯玄、庞朴和裘锡圭等,这些学者根据寒食节有关的记载,考证论述了寒食节的起源以及寒食节禁火冷食的缘由。但关于寒食节起源的说法,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未能确切的证明何者最为可靠。笔者列举了以下几个学界较为认可的学说。

禁火说

周代仲春未的禁火制度对寒食节的起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隋代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中将禁火制度与寒食节的起源联系起来,虽然此说法得到了很多学者的一直认可,但学者对于周代为何要选择在仲春时期修火禁,看法又有所不同,其中,星宿崇拜说对仲春修火禁进行了解释。

在先秦时期,人们信奉星象之说,迷信七星八卦等说法,巫鬼之术也是古人祈福平安的方式之一,他们认为,在仲春时节,龙星会在有火神的东方出现,这就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龙星出现的时候,民众应该禁止使用火。而寒食节又恰逢初春,于是古人在此时严禁用火,吃寒食便是禁火带来的结果之一,由于不可用火,先民们必须事先备好食物以供禁火这段时间的生活。

《周礼》中还提到,军中也有修火禁制度。若国中禁火,这尚且说的过去,但军旅之中禁火,这似乎很难做到,郑玄对此做注时,也将修火禁释为“用火之处急备风燥”,因此,周代禁火说应解释为因春初是火灾多发的季节,负责修火禁的官员应顺应天时,告诫国中与军民要注意防火用火。因此,将“修火禁”说成是寒食节的由来,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介推说

介子推是是春秋时期晋国人,曾在某次晋文公遇到困难的时候,割股奉君却功不言禄,如此忠义之举,得到后人的称赞。在隋代以前,介推说在民间社会中流传广泛,大多数人便以此作为寒食节起源的最佳解释。将介子推与寒食节联系起来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桓谭的《新论》:“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

然而,“为介子推故”这一句是否真的是《新论》的原文,这一点对史学界来说是存疑的。故这份史料并不足以全然论证子推说的存在。汉代蔡邕的《琴操》、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古籍,从不同的方面讲诉了介子推自焚的故事,还论述了子推说与寒食节起源的关系,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二者的联系。

若将此说法放置于特殊的文化环境和特定的地域范围中,从中华民族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来说,子推说符合中华民族忠君孝母的理念,因此才能被广大民众接受并传播,这从民俗学上来说,也是能够成立的。

总而言之,两汉时期流行的介子推传说,说明介子推人格中的“忠孝节义”在民众当中广为认同,介子推本人也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含冤的”英雄人物。民众往往采用某种仪式来纪念这位英雄。因此,我们也很容易理解寒食节当中的寒食、禁火等仪式正是为了悼念介子推,这些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

改火说

改火即每年重新燃火,唐代的李涪较早提出了改火说,在他的《刊误》中有言“而适当改火之时,是为寒食节之后。”唐代社会,军民共享寒食节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然而时间一久,社会上出现了奢靡之风,又出于对儒家传统理念的遵守,唐人不得不为自己的享乐行为找到一个合乎礼节的依据。

于是,他们提出了新的解释寒食节起源的说法——改火说。此说法一经提出,得到了唐代各阶层的认可和维护,一方面维护了唐代贵族阶级的利益,在另一方面,寒食节在唐代受欢迎的程度也大大提高,丰富且发展了寒食节的节俗文化,同时,也为寒食诗的创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改火说”的提出,在寒食节中融入了儒家传统理念,又加上唐代社会对儒家文化的遵从,所以寒食节在唐代逐渐官方化,不再是受到禁断,而是同元旦等大型传统节日一样,得到唐人的重视。

近代学者杨琳先生他认为,因为改火而要寒食,一方面是让旧火完全熄灭,另一方面体现了唐人对此次换新火的重视,唐人在过节的时候,都会用新的火种,来祈求来年万事吉安。与改火说相对,唐代还有“赐火”一说,由统治者赐新火,也是乞求平安吉祥之意。

山戎说

此说法由陈泳超教授所提出,他认为生活在北方的山戎其生活习俗与寒食节的禁火而寒食相同,还以秋千来打发空闲时间。在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中也有关于山戎生活习惯的相关记载,然而,因为生活习惯相同,就下定论认为寒食节起源于北方山戎,说服力远远不够,何况,在《礼记·王制》中说到西方称戎,北方称狄,与陈教授北方山戎说的地域概念相冲突,因此此说法也存在不合理之处。

关于寒食节的发展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桓谭的《新论》一文将寒食节习俗与介子推联系起来,随后是周举的移风易俗,其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上,太原禁火寒食的习俗并没有被革除掉,周举能做的最多的时期,就是将寒食的时间缩短。到了东汉末年,太原,西河,雁门,上党,都有“冬至之后一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

可以见得在两汉时期,寒食节主要节俗还是禁火、寒食、纪念介子推,流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北方太原一郡。然而寒食节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魏晋时期多个统治者都下令禁止,如曹操曾颁布《明罚令》,为的是破除太原等地流行的禁火和寒食习俗,他还下令,太原和其他地方的百姓,不能用火,只能吃寒食,谁若违反了这个禁令,便“家长半年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俸一月”。

后来,赵石勒也采取禁断寒食的措施,但次年便造成了冰雹雷雨灾害,出于这样一个结果,官方不得不做出调整,全面禁止寒食已经不可取,于是部分地区寒食有望实行,除了并州,其他地方仍禁断寒食。

因此,从汉至魏晋时期,寒食节的流传范围及节日习俗都较为固定,寒食节逐渐由一个冬季节日变为春季节日。直到隋唐时期,其民间地位才发生了一些变化。在隋代,国家的统一与人口的增多,多方面影响下,寒食节发展之路越走越开,不仅在民间流传,寒食节也逐渐走向上层社会,更是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认可,从而得以空前发展。节俗方面除了前代的寒食禁火以外,还增添了归宁、改火等习俗,节日的娱乐性也大大增强。

随着寒食节在唐宋时期社会地位的提高,改火说观念的影响,寒食节被确立为国家传统节日,在节假日放假天数上面,唐朝政府原先规定的是四天,然后增加一天到五天,最后确定为七天,清明节甚至也被包含在了里面。

除了对假期数量的规定,寒食节的节日内容在唐代变得丰富多彩,唐朝统治者对寒食节的态度也与前代大有不同,从之前的禁止寒食到正式承认寒食节的官方合法地位,并且与元旦、冬至合称为唐代重要的三大节日,这不仅是寒食节的发展,更是中国封建统治文化下的革新与传承。

到了宋代,在唐代寒食节俗的内容上,宋人更加注重寒食游乐,赋诗耍玩,因此,寒食节到宋代也发展到了顶点,所谓盛极而衰,到了宋朝,寒食节的地位已经开始降低,如北宋时期的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说:“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是此三节最重。”可以看出,寒食已经不再是一个被禁止的节庆,而成为与冬至、元旦并列的三大节庆。

结语

随着节日习俗的发展,“寒食”渐渐被称为“清明”,“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在诗人笔下,“寒食”逐渐与“清明”一同出现。

宋代以后,寒食节因其传统的禁火和寒食习俗,逐渐过于地域化,纪念介子推这一主流节俗也离广大民众的生活相去甚远,乃至在元朝时,还有“三日假”之说,但这并不能阻止其逐渐消失,并最终与清明合二为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南北榜案是明代初期一个极为重要且复杂的科举舞弊案件,发生在洪武三十年的二月。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
原创 2... 夏日生活打卡季 210年,36岁的周瑜因病重临终。得知噩耗后,孙权感到极为伤感,连夜赶往巴丘城,亲自...
原创 抗... 关注历史实战,探索更多精彩人物故事! 武当山,坐落在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内,自古以来便是道教的圣地...
古代战争真实模样,为何与影视天... 如果有人告诉你,古代将军率领一万大军攻打仅有几百人驻守的小城,却可能因错误决策,转眼便身首异处,你会...
原创 历... 中华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岁月里,多个古代王朝如流星般瞬间划过,每个朝代都有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或为名...
原创 岳... 声明:本文内容结合权威资料与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读者知悉。 在南宋的历史...
原创 为... 春秋战国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乱世,这一时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但它的历史和文化依然吸引着后...
原创 八... 好的,我已经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改写,保留原有的核心内容,并在每一段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以下是改写后的版...
原创 德... 德拉戈米洛夫·艾布拉姆·米哈伊洛维奇出生于1868年,他的父亲是步兵将军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德拉戈...
原创 四... 纵观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往往都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这些迁移的背后原因复杂...
原创 “... 当年,康熙皇帝去世后,他的第四子胤禛继承了帝位,成为了后来的雍正皇帝。然而,雍正即位之初并未获得稳固...
原创 卫...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被认为是第一个盛世,而其中的许多皇帝都展现了卓越的才智。在谈到西汉的皇帝时,汉武帝...
原创 解... 1949年夏末:西北局势的急转与马元海的反抗 1949年夏末,兰州的硝烟渐渐消散,西北的战局急剧变化...
原创 太... 改写后的文章: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掳走了徽帝、钦帝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
原创 国...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不顾国家民意,公然对解放区发起进攻,解放军迅速反击,解放战争...
原创 匈... 匈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在与汉朝的对抗中展现出巨大的力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草...
原创 揭... 好的,我会帮你逐段改写,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文章更生动。下面是改写版本: --- 三...
原创 多... 阅读这篇文章前,真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方便您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新内容推送,也能更方便地参...
原创 从... 乱世出英雄,三国无疑是历史中最为传奇的乱世之一,特别是在后来的演义影响下,大家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
原创 史... 安史之乱作为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正是因为这场叛乱,安禄山和史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