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纯全:鲜为人知的独目开国上将,被彭总“抓差”负责志愿军后勤
迪丽瓦拉
2025-09-14 16:32:26
0

在新中国的57位开国上将中,周纯全上将的名字较为陌生,尤其与萧克、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洪学智、刘亚楼、陈士榘、宋时轮、董其武、杨得志等著名将领相比,周纯全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然而,他的革命生涯同样辉煌,堪称传奇。

周纯全在红军时期是一位名震一时的猛将,英勇无畏、身先士卒,屡次在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他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并在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担任副主任,起到了关键的领导作用。

然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周纯全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一心扑在前线的后勤保障工作上。日夜不休地为前线战士运输武器、军粮和物资,他的右眼在长征途中因弹片受伤未能及时治疗,最终导致失明。

像成千上万的开国元勋一样,周纯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的名字虽然不常被提起,但他所立下的功勋却是不可磨灭的。

新中国成立后,周纯全长期从事后勤工作,担任了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等职务。在海南岛和抗美援朝的战役中,他负责保障前线的后勤供应,确保了我军的作战物资充足,支援了无数战士浴血奋战,为最终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到了1985年,年逾八十的周纯全身体日渐衰弱,他深知自己的时日无多,便召集家人,留下了简朴的遗嘱:死后不办追悼会,骨灰不入八宝山。

这一决定在他那样的历史地位和资历下显得异常特别,为什么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他的传奇一生,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和动因?

1905年10月,周纯全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八里湾雷家田村的一个贫困家庭。红安是中国的“将军县”,曾培养出223位开国将军,其中包括周纯全。但那时的中国,仍然处于民众疾苦、战乱不断的年代,军阀混战、民众疾苦,旧军阀和地主豪强无情剥削贫苦百姓。

周纯全的家乡是一个偏远的山村,四面环山、与世隔绝。尽管村民们淳朴且日子艰难,但相对安宁。村里有六户姓周的家庭,其中周纯全家最为贫困,生活困顿。父亲早逝,母亲靠微薄的收入维持五口人的生计,家中并无固定收入来源。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年仅14岁的周纯全便独自一人前往武汉谋生。

到达武汉后,年纪尚轻且没有文化,周纯全只能从事杂役和学徒的工作。两年后,他进入了汉口的惠工织布厂,开始了艰难的工人生活。这个时期,他在压榨和不公待遇中成长起来,工厂老板对工人们的剥削无所不用其极,工人们的收入微薄,且经常被迫加班。然而,周纯全并未因逆境而屈服,相反,他在艰难困苦中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家庭命运,帮助母亲和弟妹过上更好的生活。

正是在这种困境中,周纯全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并成为了积极的参与者。1923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的影响逐渐增强,周纯全通过这一契机接触到进步思想,并且深受其启发,积极参与了工人运动。

1923年,周纯全参与了惠工织布厂工人的增资罢工,表现得勇敢且坚韧。在这场斗争中,他亲自担任了工人纠察队的工作,负责保卫工人们免受警察和工厂老板的镇压。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和坚定的决心,周纯全成功地保护了工人们,迫使老板同意提高工资和休息时间。这场斗争的胜利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工人、为人民争取权益的信念。

接下来的岁月里,周纯全积极参与了“二七”后援会的工作,并因此获得了工人和群众的信任与爱戴。1925年,他返回家乡,在南门庙高小担任校工,在这里,他遇见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董必武的革命理念和坚定信仰深深影响了周纯全,并且在董必武的帮助下,周纯全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化水平,也逐渐明确了革命的最终目标——解放工农,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通过一系列的地下革命活动和宣传工作,周纯全不断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最终在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此后,他在党内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组织黄安农民起义和抗日战争时期,周纯全始终处于革命斗争的最前线。

他的英勇事迹数不胜数,尤其是在黄麻起义中,他以身作则,亲自指挥部队攻入黄安县城,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无畏精神。虽然黄麻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周纯全的英勇表现和他为民除害的坚定决心,深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周纯全的后勤保障工作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亲自参与了兵站的建设,并确保了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的后勤供应,保证了我军在恶劣条件下的持续作战能力。

1985年,周纯全因病去世。按照他的遗嘱,党组织遵照执行,没有举行盛大的追悼会,而是按照其意愿,将骨灰撒在了长江和家乡的土地上。这一选择深刻体现了他朴素的革命情怀:他希望自己能够永远与祖国的山河和家乡的人民同在,见证新中国的繁荣昌盛。

周纯全的传奇一生不仅是中国革命史的一部分,也展示了一个普通革命者从贫苦家庭走向伟大历史舞台的奋斗历程。他的无畏与奉献精神,至今仍是革命后代的楷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
原创 大... 8000多年前,一支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荣生长,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旅程。他们一路向东,经过贝加尔湖...
原创 现... 一、白俄罗斯流亡政府 白俄罗斯流亡政府,是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占领苏联白俄罗斯地区后,扶持建立的一...
原创 国... 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后期节节败退,主力部队接连被歼,败局基本已定,蒋介石不得不为自己和残余势力谋划退路。...
原创 帕... 说起帕米尔高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地方高、海拔狠、冷得要命,其实这块地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啥边角料。...
原创 从... 能叫出3个以上斯拉夫神话神祇名字的人,我真没见过几个。 创始神罗德、光明与希望之神贝洛伯格、凛冬与黑...
唐诗中的甘肃意象 《资治通鉴》载:“天宝年间,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在大唐盛世,许多文人士子或定居陇右,或客游西北...
原创 朱...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这让他对贪官污吏心生深深痛恨。他认为,农民的困苦生活,很大程度上源自官...
原创 九... 引言 当我们听到亲妈嫁给儿子这样的事时,常常会觉得这是一件荒诞离奇、无法理解的怪事,甚至像是某种奇闻...
原创 盘... 许多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军中有很多著名的将领,他们几乎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保定军校...
原创 美...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总统拥有极为重要的行政权力。在美国确定总统制之后,规定总统是通过选...
原创 娶...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始于一句话:仕馆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诗成为了两人关系的开端,见证了...
青博文创丨把5000年彩陶戴在... 青博文创 高原“陶崽联盟”治愈登场 舞蹈纹的灵动、蛙纹的生命力、四大圆圈纹的磅礴韵律——这些曾绘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