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魏蜀吴三个国家中,吴国的内部最不稳定,但它的立国时间却最长
迪丽瓦拉
2025-09-14 17:05:47
0

魏蜀吴三国中的吴政权,其根基起初由孙权的兄长孙策依托外来士族力量,以及其父孙坚的旧部所建立。吴国的存在持续了59年(公元222年至280年),时间比魏国的46年(220至265年)和蜀国的43年(221至263年)都长,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内部的长期不稳定。

一、内部不稳的表现

1. 根基动摇

当孙权于200年接过政权时,他仅有十五岁,尚处于青涩年纪。虽然他历经不少风雨,却始终处在“人微言轻”的困境中。吴国当时面临严峻局势,仅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等地归附,其他“深险之地犹未尽从”。更重要的是,当时投身吴地的士族们,对于忠诚与否抱有疑虑,“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其中以庐江太守李术为例,他原本归顺孙策,但在孙策去世后,他不仅拒绝效忠孙权,还常接纳叛逃的吴人。

在这种背景下,孙权不得不通过拉拢外来士族,如鲁肃、诸葛瑾等人来增强政治力量。许多外来士族起初只是因为战乱而流亡,根基较为薄弱,因此孙权能够比较放心地委以重任。此外,孙权通过与顾雍、陆逊等江东士族的联姻,建立了较为稳固的政治基础。顾雍的长子顾邵娶了孙策的女儿,而陆逊也娶了另一位孙策的女儿,从而使得吴国的政权逐渐得到了名门望族的支持。

随着周瑜、鲁肃、吕蒙等重臣相继去世,孙权开始将政治大权交给顾雍、陆逊等江东土著士族,以确保政权稳定,顾雍成为丞相,陆逊则负责军事。

2. 频繁起义

孙权执政后的中后期,吴地赋税和兵役的负担愈发沉重,百姓民生困苦,“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张昭、顾雍、陆逊等重臣曾多次劝诫孙权,认为过重的税收和兵役会加剧民众的不满,建议适当减免。然而,孙权坚持认为,尽管百姓艰苦,他深知此举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扩展疆域的关键时期,必须提前做好充足的兵员和物资准备。

这种超负荷的税负导致民众频繁起义。黄武四年(225年),鄱阳人彭绮自称将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人数曾达到数万人。嘉禾三年(234年),庐陵地区的李桓、罗厉等人也发动了反叛。虽然经过长达四年的激烈战斗,孙权才最终平定了这些叛乱,但起义并未因此平息。嘉禾五年(236年),鄱阳人彭旦再度发动叛乱,而小规模的民间反抗行动也层出不穷。

为了应对这些持续不断的起义,孙权命令各地加固防御工事,修筑城墙、修建楼阁,并在各郡县设立防线。然而,税赋的压迫仍然未见减轻,反而加剧了民众的不满和反叛情绪。

3. 将士不安

孙权对内外的权力高度警觉,特别是对待将领和官员的态度极为严苛。他对吴郡名士沈友心存疑虑,虽然沈友品行端正,博学多才,却因不完全顺从孙权的意愿而被误杀。此外,孙权对带兵将领采取了极端的管理措施。他要求边境的督军和将军将妻子作为人质,如果有将领叛逃,他的妻儿将被处决,甚至三族满门被灭。

对普通士兵的惩罚也极为残酷。有些士兵因小偷小摸被当众示众,并在示众后立即处死。孙权还专门设立了“校事”和“察战”官员,负责监视和审查官员的一举一动。若发现任何不轨行为,立刻抓捕审问,有时甚至不问情由,直接施以极刑。

即便是太子孙登,也因不满父亲严苛的管理方法,屡次劝谏。可是,孙权根本不听劝告,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这使得朝廷内的官员和将领心生畏惧,许多人选择保持沉默。正因如此,许多不满的将领最终投降了魏国。比如,黄武六年(267年),韩当的儿子韩综带领部属投降魏国,黄武七年(268年),将军翟丹亦叛投魏国。

4. 内部家族斗争

孙权的家庭关系极为复杂,后宫妻妾争宠,儿子们也争夺太子之位。这种宫廷内部的纷争,直接影响了朝廷的运作,导致朝中各派系相互对立。一方面,部分朝臣一心讨好孙权;另一方面,另一部分朝臣则暗中支持某一皇子。

孙权的最初继承人孙登在241年去世后,孙和取而代之,成为太子。然而,在八年后,由于孙权的长女全公主的陷害,孙和被废除,孙亮继位。孙亮的即位并未让局势稳定,反而加剧了宫廷内的派系斗争。孙亮即位后不久,被宗室孙琳废除,另立孙休为太子。而孙休死后,孙和的孙子孙皓继位,成为东吴的末帝。

孙皓在位期间“肆行残暴,穷淫极侈”,不仅滥杀无辜,且极度奢侈,几乎将朝中大臣和宗族亲属全部杀害。最终,吴国于280年在孙皓的暴政下走向灭亡。

二、吴国长存的原因

尽管吴国内部一直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其存在的时间却比魏、蜀两国长,这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1. 孙权的统治经验:孙权执政吴国长达五十三年,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能够有效平衡和掌控各方势力。

2. 江东士族的支持:顾、陆两大家族为首的江东士族,在吴国政权的维持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士族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给予了孙权极大的支持。

3. 魏国兵力分散:自228年起,魏国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关中一带,以应对蜀汉的威胁,未能集中兵力攻打吴国。

4. 魏国内部矛盾:自249年起,魏国内部的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的斗争日益加剧,魏国疲于应对内乱,无法集中力量对付吴国。

5. 司马昭的掌权:自260年司马昭杀魏帝曹髦之后,魏国的权力完全落入司马氏手中,但司马氏集团对外战争的能力也受到了极大制约。

通过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吴国能够相对稳定地维持了59年的政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
原创 大... 8000多年前,一支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荣生长,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旅程。他们一路向东,经过贝加尔湖...
原创 现... 一、白俄罗斯流亡政府 白俄罗斯流亡政府,是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占领苏联白俄罗斯地区后,扶持建立的一...
原创 国... 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后期节节败退,主力部队接连被歼,败局基本已定,蒋介石不得不为自己和残余势力谋划退路。...
原创 帕... 说起帕米尔高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地方高、海拔狠、冷得要命,其实这块地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啥边角料。...
原创 从... 能叫出3个以上斯拉夫神话神祇名字的人,我真没见过几个。 创始神罗德、光明与希望之神贝洛伯格、凛冬与黑...
唐诗中的甘肃意象 《资治通鉴》载:“天宝年间,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在大唐盛世,许多文人士子或定居陇右,或客游西北...
原创 朱...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这让他对贪官污吏心生深深痛恨。他认为,农民的困苦生活,很大程度上源自官...
原创 九... 引言 当我们听到亲妈嫁给儿子这样的事时,常常会觉得这是一件荒诞离奇、无法理解的怪事,甚至像是某种奇闻...
原创 盘... 许多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军中有很多著名的将领,他们几乎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保定军校...
原创 美...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总统拥有极为重要的行政权力。在美国确定总统制之后,规定总统是通过选...
原创 娶...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始于一句话:仕馆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诗成为了两人关系的开端,见证了...
青博文创丨把5000年彩陶戴在... 青博文创 高原“陶崽联盟”治愈登场 舞蹈纹的灵动、蛙纹的生命力、四大圆圈纹的磅礴韵律——这些曾绘于古...
原创 安... 欢迎来到历史的探秘之旅!在这个知识的世界里,我们将和一位非常特别的老师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聆听她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