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没有西安事变,红军的命运将会如何?徐向前:早已准备新长征
迪丽瓦拉
2025-09-15 01:32:30
0

西安事变是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它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那么,如果没有西安事变,红军的命运会如何呢?徐向前元帅在晚年回顾这一段历史时,不禁感慨道:“早已准备新长征。”这番话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当时陕北的贫瘠土地根本无法支撑红军的生存与发展。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陕北,并与已经改编的红十五军团会师。到此时,红军总兵力已超过1万5千人。这些士兵虽然是经过百战磨砺的精锐之师,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资支持,困难重重。红十五军团虽然在当地待了一个多月,勉强能维持现状,但远道而来的中央红军却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生存问题,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

在这种困境下,发生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徐海东亲自将5000银元送给中央红军,但对于如此庞大的红军队伍来说,这点资金显然微不足道。同时,蒋介石命令驻扎西安的东北军向红军发起进攻,红军的处境更加艰难。虽然红军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并从东北军缴获了不少物资,但生存问题依然没有根本解决。

到了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终于会师,长征终于宣告胜利结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更加复杂。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几万人,补给压力倍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共中央决定实施西征和东征计划,派遣两支主力分别向山西和宁夏进攻,试图扩大根据地,确保补给线畅通。

然而,西路军在面对马家军的精锐时,由于不熟悉地形,且路途遥远,最终惨败而归。东路军进入山西境内,虽然连战连捷,从阎锡山那里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30余万元,但这对红军庞大的队伍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形势再次逼近紧要关头,革命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

为了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准备发动新一轮的长征。毕竟,陕北贫瘠的土地已无法长期维持红军生存,而且局部空间狭窄,也不利于红军对抗国民党军的围剿。对于接下来的方向,中共中央并没有明确的规划。事实上,自从长征开始以来,红军就没有找到一个真正合适的根据地,陕北也只是因为听说这里有红军的存在才选择过来。最初的目标其实是北上寻求苏联的援助。

眼下,西征失败,蒋介石又调集了30多师的主力准备进行下一轮围剿。留在陕北的后果不堪设想,形势越来越严峻。毛主席当即决定采取转移策略,初步拟定了南下的计划,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计划包括:首先向平凉、泾川、长武、宁县、正宁等地转移,随后根据局势变化再决定是东进山西,还是南下河南、湖北。这一长途跋涉的战略,计划将带领红军走上一段更加艰难的征程。

回顾当时的情况,徐向前元帅在晚年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当时大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方向,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往外面走,闯一闯,从实践中寻找合适的道路。尽管前途不明,但红军的将士们充满信心,相信只要有毛主席的带领,最终一定会找到一片合适的根据地。

然而,就在红军准备动身之际,张学良派人过来了。原来,张学良的东北军虽然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在多次与红军的交战中屡屡败北。其中,东北军的高福源团长甚至被红军俘虏。在我军干部的耐心劝导下,高福源深刻认识到红军一心抗日的主张,这与他自己内心的理念不谋而合。于是,高福源回到东北军后,直接与张学良进行了长谈。张学良作为东北的“少帅”,一直有着复兴故土的梦想,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表示愿意与红军就联合抗日的事宜进行沟通。

不久之后,红军与西北军的杨虎城取得了联系,三方就联合抗日达成了默契。然而,蒋介石此时已亲自赶到西安,依旧一心要围剿红军。尽管张学良一再劝说,蒋介石始终未曾改变立场。眼看国民党军即将对红军发起全面进攻,中共中央最终决定离开陕北,开始实施转移计划。

张学良闻讯后立即派人劝说红军暂时停留,等待时局的变化。经过慎重考虑,我党决定推迟转移计划,尽量准备资源以渡过寒冬。正是在此时,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联合发动了西安事变,将蒋介石扣押,迫使他改变抗日立场。在这场历史性的事件中,我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最终释放了蒋介石,开启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篇章。

如果没有西安事变的发生,红军在蒋介石的围剿下,面对陕北资源极度匮乏的困境,极有可能按照毛主席的初步计划进行新长征。虽然对新长征的结局大家充满信心,但这种延误无疑会影响抗日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给抗日大局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张学良果断发动西安事变,为中华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对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总理后来评价他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总的来说,张学良的功绩远大于过错。西安事变为红军争取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也为后来抗日战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遗憾的是,张学良过于信任蒋介石,最终未能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直到一生都被囚禁,无法建功立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际档案日 | 庆祝第十八个国... 2025年6月9日 是第十八个“国际档案日” 主题为“请听档案说” 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194...
吉林市冯占海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6月16日,位于西关宾馆院内的冯占海纪念馆暨吉林民革党员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 冯占海是著名抗日爱...
原创 夏... 好的,我帮你把这段文字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字数控制在原文上下,分段对照:...
原创 西... 文 | 夜谈 编辑 | 古往奇事说 各国为何忌惮中国崛起?日本专家揭秘真相,羡慕又难以效仿! ...
云布集团:解读古代科举制度与社...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人才选拔机制,以考试为纽带构建起阶层流通的通道,其设计理念与实践效果深...
原创 三... 当然可以!我会帮你保持文章的核心内容和字数相近,同时增加细节描写,让每段更生动丰富。以下是改写后的版...
原创 明... 好的,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适度增加细节描述,同时总字数不会有太大变化。 ---...
原创 清...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段落原意不变,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 ...
原创 安... 提到唐朝的“红妆时代”,许多人第一个联想到的,往往是太平公主。她不仅是武则天唯一幸存的女儿,而且在朝...
长治、平顺与陈卿起义(下) 明王朝没有以平息陈卿起义为满足,而想要从根本上消除乱源,故夏言此来,还肩负另外一项使命,那就是对青羊...
原创 真...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寇倚仗其武器装备的精良,迅速推进,致使平津、张家口、大同等地相继沦陷,淞沪、南京、...
原创 宋... 好的,下面是我对文章的改写,保持原有的意义并加入了一些细节描述: --- 文:梅利 编辑:梅利 ...
原创 项...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与个人观点结合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相关截图,请知悉。 秦朝末年,...
原创 孙...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千百年来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青年英才和英雄豪杰。正是这些接踵而来的后浪们,...
原创 害... 在南宋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奸臣无疑是秦桧。他不仅亲手害死了大将军岳飞,还彻底摧毁了南宋统一的希望。作...
原创 隋... 在隋朝灭亡后,群雄逐鹿中原,然而在众多英雄人物中,有一位英才脱颖而出。他的力量足以轻松压倒李渊父子,...
原创 民... 在新疆昌吉的李先生家中,珍藏着一件别具意义的藏品——一枚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钱币不仅是历...
原创 日...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这段时期,长达14年的时间里,日本...
原创 唯...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如今,唯一在世的...
太原一地修路挖出“古城墙”,官... 6月15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山西太原新建路与旱西门街交会路口附近的施工现场发现了疑似明太原府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