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学者植田信太郎:山东是日本人的发源地?警惕日本人乱认祖宗
迪丽瓦拉
2025-09-16 00:02:06
0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重新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和描述,使内容更丰富,但总字数变化不大。

---

2000年,由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研究科的植田信太郎教授牵头,以及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王丽为首的日中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的考古研究,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古代山东地区人群的身体特征,与日本弥生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人类遗骸极为相似。植田信太郎因此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山东极有可能是日本人的发源地。这一说法在日本学术界激起了广泛讨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并存。那这一结论究竟是如何得出的?事实真相又是怎样的?让我们逐步来分析。

中国与日本之间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民间流传着一种颇具象征意义的说法:称中国为“老子”,而日本为“儿子”,意味着历史上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实际上是“儿子打老子”。换言之,无论是历史文献中的记载,还是民间的传说故事,普遍认为日本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分支,诸如日本的建筑风格、服饰文化、文字体系以及文化传统等,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那么,日本人的起源到底在哪里?他们是否与中国人有着密切的血缘关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针对日本人的起源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神话传说及历史文献;二是考古学发现;三是现代遗传基因学研究。

与多数民族类似,日本民族的创世故事起始于神话,但与中国的创世神话相比,日本的神话形成时间较晚,约在公元712年——相当于中国的唐代时期——才被编纂成册,载于《古事记》,并经天武天皇审核颁布。而中国的创世神话则远早于此,早在先秦甚至商朝时期,就有关于伏羲、女娲、盘古、神农等神话人物的故事,这些内容被清晰地记录在《山海经》、《尚书》、《诗经》等古籍中。这种时间上的差异揭示了一个关键点:越是古老的神话,往往越能反映出真实历史人物的原型。例如,神农氏尝遍百草,为远古中国农业奠定了基础,很可能并非完全虚构的人物。

相比之下,日本的创世神话含有更多的神话色彩和艺术加工。日本神话中,创世男女神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受天神之命结为夫妻,生出了日本列岛。随后他们又孕育了大海、山川、风和树木等自然神灵。后来伊邪那美死去,伊邪那岐悲痛欲绝,追至黄泉国,却因见到变形的伊邪那美而惊恐逃走,来到北九州,在河中沐浴时孕育出了太阳神天照大神和月亮神等重要神祇。随后,他们的后代间不断发生争斗,最终诞生了神武天皇,从而进入了传说时代。神武天皇自南九州出发,经历征战统一了日本列岛,标志着传说进入历史时期。由此可见,日本的神话部分缺乏严密逻辑,但传说与历史部分则较具可信度,而历史时期则是正史。

中国古代与日本的联系极其密切。比如大家熟知的徐福东渡就是典型例证,且这一事件不仅载于《史记》,在日本的历史与文化中也留下深刻印记。实际上,早于徐福之前,就已有大量中国古代移民抵达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例如商朝时,箕子率众移民入朝鲜,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燕国、赵国等地的人民为躲避战乱或进行贸易,频繁往来朝鲜、日本。考古发现显示,齐国的刀币与青铜器在韩国和日本九州均有出土,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齐国和燕国就与朝鲜、日本有密切的文化和物质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齐国不仅是内陆强国,同时还是一个海洋大国。许多秦朝方士(地理学家)来自齐国,其地理位置靠近半岛,对海外地理的了解远胜于内陆国家。齐燕战争时,齐军从海上攻击燕国;吴齐战争时,双方舰队在海上交战,吴军惨败,这些都证明齐国在航海及海洋作战方面极具优势。因此,齐国与朝鲜、日本的海上贸易与文化交流顺理成章。

综上所述,中日交流的历史悠久,远非始于徐福东渡。唐朝时期,大批日本留学生赴华学习,更是加深了文化联系。可以说,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日本深受中华文化熏陶,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

然而,仅凭神话传说与交往史,并不足以揭示日本人的真实起源,考古发掘成为关键手段。

在人类起源研究领域,存在“中心说”和“放射说”两大理论。“中心说”主张人类起源于非洲,逐步向全球迁徙扩散;“放射说”则认为人类在不同地区独立发展出文明。当前尚无定论,未来的研究或能解答这一谜题。在探讨日本人起源时,无论哪种理论,都显得过于宏观且难以具体指导。因此,聚焦于日本本土及其考古遗址,探寻更具针对性的证据更为合理。

日本文化可划分为绳文、弥生及古坟三个发展阶段。大约一万年前,日本列岛出现了绳纹文化,因其陶器表面多有绳纹印记而得名。绳文人的生活以狩猎、捕鱼和采集为主。绳纹时代延续长达一万年,直到公元前300年左右。彼时中国已步入春秋战国,文化繁荣昌盛,而日本仍处于原始社会状态。

然而,绳文时代末期,日本文明突然迎来质的飞跃,进入铁器和青铜时代。促成这一转变的,正是“外来人”的到来。这些渡海而来的外来群体,带来了先进技术和文化,取代了绳文人原有的生产方式。这类人被称为“弥生人”,名称源于最早在东京文京区弥生町发现的文化遗址。

弥生人与绳文人在人类学特征上截然不同:弥生人眉骨平缓,鼻梁较高,眼眶圆而深,身材较高大,具有东亚大陆蒙古人种特征,而绳文人则面部宽厚、眼眶低平、身材矮小。研究显示,弥生人并非绳文人进化而成,而是由海外渡海而来,故称“渡来系弥生人”。

弥生时代历时约600年(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日本文明迅速发展,铁器、青铜器大量使用,稻作农业大规模普及。随后进入古坟时代,统治者兴建大量坟墓,标志日本步入国家文明阶段。

现代日本人的形成主要源于两条人群路径:一是亚洲大陆东南部后裔,演化为阿伊努人和琉球人;二是亚洲大陆东北部渡来系弥生人,这类人因文明水平高、掌握先进生产技术,逐渐取代绳文人和阿伊努人,占据日本列岛主体地位,促使后者向偏远地区迁徙,人口减少。这一差异一直保留至今,现代日本人大多数为弥生人的后代。

当然,日本列岛由诸多岛屿组成,人口长期混血融合,弥生人与绳文人及阿伊努人混血现象普遍,构成了现代日本人复杂的族群结构。但弥生人仍是主体,因此找到弥生人的起源地,即为现代日本人的主要源头。

针对日本人起源,日本人类学和生物学专家长期研究,确认弥生人非绳文人进化产物,而是海外移民带来的先进文明。寻找弥生人起源地成为日本专家重要课题,目光自然聚焦中国。

早在1994年,日本山口县土井浜遗址博物馆专家与中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80年代出土于临淄的周朝至汉代古人类遗骨开展研究。这批遗骨分为两组:一组为距今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遗骨,另一组为距今约2000年的汉代遗骨,研究历时三年。

2000年,研究成果集结成《渡来系弥生人大陆区域流源》专辑,主笔为日本的太田博树和植田信太郎。通过骨骼形态、牙齿人类学、遗传学及考古学的综合比较,发现临淄周汉人遗骨与日本九州弥生人遗骨高度相似,同属东亚蒙古人种。牙齿学研究亦支持这一结论。遗传学分析显示,2000年前的临淄人遗传因子与现代日本人遗传序列相混合。由此,植田信太郎大胆断言:山东是日本人的发源地。

行文至此,我们不难理解植田教授为何得出这一结论:因为在山东临淄发现大量周汉时期古人类遗骨,且与日本九州弥生人骨高度相似,于是认定渡来系弥生人来源于临淄或山东。

然而,这一结论是否站得住脚?是否可以视为定论?

科学研究的核心不仅依赖证据和事实,更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分析法即是一例。植田信太郎等人仅对山东临淄遗骨进行个案研究,忽略中国其他地区是否存在相似人骨,这种信息片面且不全面,违反了MECE原则。换言之,如果日本专家仅在山东找到与弥生人相似遗骨,而其他省份无此类发现,那么他们的结论尚可采信。但事实并非如此。

令人感兴趣的是,1996年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联合扬州、连云港文物部门,与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九州大学合作开展了寻找现代日本人起源的联合考古研究,历时三年。DNA分析显示,江苏春秋时期两具人骨的线粒体DNA碱基序列,与日本渡来系弥生人完全相同。线粒体DNA因具显著种族特征,此结果表明春秋时期江淮地区人群与日本弥生人可能源自共同祖先。

研究报告指出,这不仅证明朝鲜半岛及山东是渡来系弥生人的原籍,还将故乡范围拓展至水稻发源地长江流域及江淮地区,启示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古代日本列岛与中国大陆的文化和人口交流,对研究弥生文化极具意义。

这无疑是对植田信太郎结论的有力驳斥。更有趣的是,浙江省春秋时代遗骨与日本弥生人骨的对比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进一步扩展了日本渡来系弥生人的可能起源区域。

综上所述,日本渡来系弥生人在中国的起源地大致可划分为三大区域:

第一,紧邻朝鲜半岛的东北地区,古人类由此进入朝鲜半岛,再渡海日本;

第二,黄河流域及山东半岛;

第三,长江流域及江淮地区。

因此,植田信太郎断言“现代日本人起源于山东”的说法明显过于狭隘。更准确的结论是:公元前300年左右,来自中国东北、东部及江浙沿海地区的古人渡海进入日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国王岩堡... 6月21日,《国王岩:德国最险固的堡垒》特展开幕式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展。在中国的“天下第一瓮城”中华...
原创 彭... 1935年5月末,红一方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后,红三军团的军团部发布了一道命令,指示王平(后来的开国上...
原创 晋... 暑期创作大赛 在北伐战争期间,实力最强的直系军阀集团被蒋介石彻底消灭。张作霖领导的奉系军阀被蒋介石成...
原创 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作为三国时期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曹操被后世尊称为一代枭雄。他的形象,无论是在...
原创 治... 自古以来,贪污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贪官”一词成为了统治者和百姓共同痛恨的象征。贪官不仅破坏...
原创 晋... 说起清朝那些后妃的晋升速度,董鄂妃无疑是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名字。董鄂妃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便从普通宫女晋升...
原创 朱... 历史上,最为人所知的两位草根皇帝当属刘邦与朱元璋,而朱元璋的出身显然比刘邦更为卑微。因此,朱元璋对功...
原创 朱... 1368年,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成功建立明朝,成为帝国的开国皇帝。刚登基时,他勤政爱民,能够为国事操心,...
剧本杀《千秋烬》电子版复盘+测...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的古代王朝。这个王朝曾经辉煌一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周边各...
原创 隋... 杨坚作为隋朝开国皇帝,子嗣并不太多。就杨坚的五个儿子来说,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至...
原创 皇... 提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许多人首先会联想到他那位充满悲剧色彩的末代皇后——婉容。她的生命轨迹仿佛一...
原创 曾...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刻起,第三国际陆续派遣了多个代表来到中国,这些代表在帮助和指导中...
原创 宋... 欢迎大家关注简史笔记!我非常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留言和讨论,您的宝贵建议和认可将成为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原创 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它的诞生不仅仅是一个政权更替的事件,更代表着汉族文化的复兴...
原创 明... 穿越历史的迷雾,走进了明朝那个辉煌的时代。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它讲...
原创 仅... 文 | 雨别 编辑 | 雨别 《——·前言·——》 北魏著名将领尔朱荣,率领着仅有7000骑...
原创 日... 侵华战争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篇章,日军的入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成千上万无辜的百姓在这场战火...
原创 娶... 在洞房花烛的夜晚,19岁的小伙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轻轻掀起了新娘的红盖头。看到新娘容颜的那一瞬间,...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原创 朱... 在明朝初期,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一位名叫于金彪的猛将,以无与伦比的武艺和卓越的勇气震撼了整个战场。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