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借荆州,十借九不还。”这既是千年流传的一个故事,也是千年来流传的一句俗语,慢慢地将刘备这个老赖演变成了今天的老赖。如果还原当时的历史,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咄咄怪事。作为一个乱世枭雄、一个有宏伟目标的战略家,无论是愿意借的孙权,还是赖着不还的刘备,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至于后来的翻脸,哪是整个形势变化了,利益上就难免要出现冲突。
曹操兵败赤壁之后害怕后方有人捣乱,便留下曹仁等守卫荆州,自己领着大队人马退回了北方。此时尽管孙刘联军获胜,但荆州还在曹军的手中,于是,孙刘两家便开始了争夺荆州的战争。争夺的结果是刘备占有了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周瑜率领吴军则攻占了荆州的治所江陵以及南郡、江夏三郡。刘备在周瑜与魏军在江陵纠缠之机,又乘机抢占了荆州外围的大片地盘,成了赤壁之占中的最大受益者。
江陵在整个荆州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据有了江陵,西进则可以夺取益州,北出则可以谋取中原。夺取江陵是诸葛亮“隆中对”中为刘备设计的“三分天下而据其一”基本思想,如果没有了江陵,则整个战略思路就断了线,所以刘备是志在必得。但不光是诸葛亮看到了这一点,鲁肃在给孙权的“榻上策”中,其主要战略思想也和诸葛亮如出一辙,孙权也不会放弃。况且,周瑜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当然也是意识到了江陵的重要性,故周瑜率领吴军亲自坐镇江陵,正厉兵秣马准备攻打襄阳,打通北伐中原的通道。
孙权将其妹妹嫁给刘备,以“和亲”政策换来了暂时的同盟,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后,孙刘两家在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刘备以荆州四郡为发展基础,但因为江陵的阻挡,却难以向外扩张。当时的形势是,曹操占据南阳,以及南郡北部的襄阳;孙权占据南郡大部分以及江夏、荆州治所江陵;刘备占领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时值刘封病死,被推举为新的荆州牧。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大婚之后的刘备以省亲为名,离开荆州前往江东面见孙权,请求北坡镇荆州借给他,其实就要孙权将江陵借给他。这个要求遭到了周瑜的强烈反对,他还建议北坡镇刘备扣留并软禁在江东,以绝后患。孙权嫁妹本来就是害怕曹操势大,要联刘抗曹,所以既没有答应借荆州,也没有将刘备扣留。很明显,孙权也犯了曹操的错误,以致后来失去进军益州的机会。
正当江东将领为刘备借荆州一事众说纷纭之时,曹操又有了新的动向。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虽然有所收缩,然而毕竟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贼心不死的曹操突然瞄准了益州之地。此时周瑜已经有了取益州、并张鲁,然后占据曹操防线前沿襄阳的计划,襄阳一破,中原的门户大开,破曹指日可待。孙权也是全力支持,授予周瑜全权处理荆州事务的军政大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这个关键时刻,周瑜却箭伤复发,不幸身亡。
孙权以鲁肃接替周瑜,主管江陵事务,又任命程普为南郡太守,局势暂且得到稳定。刘备借荆州之事再次提上了日程,周瑜一死,事情马上就有了转机。鲁肃虽对孙权忠心耿耿,但他就远要比孙权看得远,他有明显的亲刘倾向。赤壁之战中的孙刘联盟是鲁肃一手促成的,这时他当然还是希望这个联盟能够继续保持,因为曹操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所以,在众人的反对声中唯独鲁肃极力相劝,他向孙权说:“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
就这样,孙权听取了鲁肃的建议,把荆州借给了刘备。其实,在借助刘备抗曹的这点上,孙权和鲁肃的看法是一样的。在孙权看来,周瑜死后唯一能够阻挡曹操的也只有刘备,曹操虽兵败赤壁,但实力并未得到损伤,对于南方一直是虎视眈眈,这个时候他还需要刘备。孙权曾对左右说过“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这样的话,可见对于东吴能否独立对付曹操,孙权心里着实是没有底的。
其实,以当时之形势,就算是以武力相见,孙权也未必能够占得了优势。刘备已经占有了荆州四郡,也就是说荆州大部分已经在刘备的掌控之中。而刘备自己驻守在公安,与驻守在江陵以西的张飞和长江以北的关羽形成掎角之势,江陵已经在三人的包围之中,实际上江陵已在荆州地面上已是一座孤城。迫于这种形势和北方曹操的压力,孙权将江陵借给刘备其实是非常明智的,不但可以依靠刘备来抵抗曹操,还可以避免孙刘联盟破裂,让曹操得渔翁之利。当然,刘备也是要付出一点的,哪就是将部分荆州接近吴的土地让给了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