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克诚据理力争,陈毅没有理会,事实证明黄克诚是对的
迪丽瓦拉
2025-09-16 08:32:09
0

在开国的将领中,黄克诚因其卓越的军政才能而闻名,尤其是在战略眼光方面,往往能做出超乎常人的决策,甚至比一些元帅还要高明。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件事,这件事充分展现了黄克诚的战略眼光,让新四军军长陈毅对他刮目相看,直言大为叹服。

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迅速重建。黄克诚所在的部队也随之被编入新四军,并改编为第三师,黄克诚被任命为师长兼政委。此前,他一直活跃在华北地区,与日伪军展开了艰苦的斗争。划归新四军后,黄克诚的部队与兄弟部队之间的指挥关系和协同作战逐渐形成,部队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皖东北地区站稳了脚跟,逐步将根据地拓展至苏皖交界地区。

然而,随着新四军的蓬勃发展,敌人愈发感到了威胁,极力策划削弱甚至消灭这一力量。日军瞄准了盐阜一带,决定借伪军之手不断骚扰新四军各部,甚至盯上了盐城的指挥部。为了清除这一威胁,日军动用了7000多名精锐部队,浩浩荡荡地向盐城进发,局势一度变得非常危急。

面对这种局势,新四军的军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对措施。大家一致认为,盐城作为军部驻地,与老百姓的感情深厚,坚守盐城不仅能保护群众,还能减少军部频繁转移的麻烦,有助于稳固军队的基础。因此,军部决定死守盐城,准备迎战日军的进攻。

但黄克诚对此持不同意见。他深知日军的狡猾与强大,装备远胜我方,如果与敌人硬拼,后果不堪设想。通过这些年的战斗经验,他明白,最好的结果也只是陷入拉锯战,而这正是敌人的战略意图。日军会不断增兵,最终可能会将新四军主力消耗殆尽。因此,黄克诚坚决反对死守盐城。

尽管黄克诚提出了不同看法,但《粉碎敌人“扫荡”的指示》已下发,军部的决定已定,黄克诚的意见无法改变局面。在陈毅组织的战前动员会上,陈毅强调了保卫盐城的重大意义,并喊出了激昂的口号:“保卫盐城,保卫苏北根据地。”黄克诚焦虑不已,他觉得死守盐城根本无法胜利,在陈毅讲完动员后,他站起身来,坚定地说:“我不同意守卫盐城!”

这一番话让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黄克诚身上,大家都想听听他有什么更好的意见。黄克诚冷静分析道:“同志们,我们刚刚重建不久,部队兵员和武器装备并不完备,与敌人拼力气,必定会付出惨重代价。我们可以失去盐城,但我们不能失去战斗力和士兵!我们可以撤出盐城,分散各部队,采用游击战术,消耗敌人,逐步削弱他们,最后再夺回盐城!”

听到这里,陈毅非常生气,军部已决定的事情,黄克诚竟然公开反对,他立即站起来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强调当前士气高涨,并且断言一定能够保卫盐城:“黄克诚,军部已经定下作战方案,并报备了华中局,你此时动摇军心,影响全局,执行命令!”

面对陈毅的严厉指责,黄克诚不再争辩,庄重地敬了个军礼,说道:“三师坚决服从命令,抓紧执行作战部署。”然而,事实证明,黄克诚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随着保卫盐城战斗的打响,我军逐渐感受到了日军的强大压力,敌人不断增兵,重炮空袭接踵而至,甚至水上部队也参与其中,局势迅速恶化。

眼见情况如此,陈毅和华中局终于开始考虑黄克诚的意见,并决定撤出盐城。但这时,已经经过了长达10天的激烈战斗,我军损失了数千人,代价不可谓不大。

撤出盐城后,黄克诚与粟裕紧密合作,分别在苏北和苏中进行战术部署,声东击西,巧妙配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们便歼敌3000余人,日军痛失大批兵力,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最终,日军无法承受如此大的损失,被不断的游击袭扰打得心力交瘁,最后不得不撤出盐城,而新四军则顺利收复了盐城。

这场战斗的胜利,验证了黄克诚的战略眼光和应变能力,他的远见卓识令陈毅也佩服不已,陈老总曾说道:“黄师长眼睛虽然近视,但他看事情却是千里眼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1957年,法国巴黎,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穿着旱冰鞋给汽车加油。 1957年7月7日,学校放假期间留在...
原创 清...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每段内容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文章更丰富且字数变化不大...
原创 清... 清代的巡抚是各省的最高行政长官,虽然名义上具有较高的权力,但其在不同地区的政治地位实际上存在一些差异...
原创 浅... 丁忧制度最早出现在两汉时期,虽然那个时候并没有叫做“丁忧”,而是称为“取宁”。真正使用“丁忧”一词的...
原创 浅... 一、保马法实施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要富国强兵,而其中加强骑兵力量,特别是提升战马数量,...
原创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担任总理的人选毫无悬念,大家一致推崇的正是周恩来总理。在周总理领导下的政务院...
原创 没... 满清入关后,许多支持满洲统治的学者为了给清朝的屠杀和压迫行为寻找“合法性”,不惜编造出一套套荒谬的理...
原创 洋...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口号最早出现在清朝末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逐渐成为当时许多军政人物的信条。尤...
原创 清... 清朝的八旗制度起源于努尔哈赤的设立,而这一制度在皇太极的治理下逐渐完善。清军入关之前,八旗之间并没有...
原创 唐...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位皇后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她们,就是王皇后和王皇后之后那位未能真正登上后位,...
原创 韩... 在公元1443年,韩国的世宗大王创立了训民正音,并在三年后正式公布了这一朝鲜文字的创制成果。那时,朝...
原创 汉... 当然可以!以下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了原意,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加丰富: --- ...
原创 天... 好的,下面是对原文的改写,并适当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保持原有的意思和结构: --- 天安门画像的变...
原创 清...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诗描绘了许多学子为了一场考试苦读数年,直到最后一试的成功才迎...
原创 汉... 有关汉末动荡局势的开端,许多人首先联想到的便是董卓。若不是他搅乱了朝政,东汉王朝很可能还能苟延残喘一...
原创 秦... 说到公鸡下蛋,大家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春晚小品中那句经典台词:“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这句话给...
原创 汉... 在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不同的参与体验,...
原创 韩... “韩国不欢迎李承晚!” 1965年7月,韩国开国总统李承晚在夏威夷去世。尽管他没有留下遗言,但按照...
原创 没... 这篇文章描述了刘邦与韩信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韩信在楚国建立和刘邦在权力斗争中的角色。下面是对原文的改...
原创 法... 法正的地位,一直难以匹敌诸葛亮。 首先,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亲自请出的贤才,两人的关系自始至终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