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死在非洲的“常州提督”,曾火烧圆明园,戈登之死为啥震动英国?
迪丽瓦拉
2025-09-16 08:34:33
0

在学习历史时,许多朋友可能都听说过“戈登”这个名字。戈登是清朝末期、太平天国战争中清军的洋枪队指挥官,在清朝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个名字不仅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还代表了19世纪英国全球殖民扩张的一个标志性人物。戈登不仅参与了中国的战争,他在欧洲与非洲也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的死亡甚至震动了整个英国,并且在一些人眼中,戈登的死象征着英国殖民黄金时代的终结。那么,戈登究竟做了什么?他为何如此重要?最终,他是如何死去的呢?

戈登的全名是查理·乔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他于1833年出生在英格兰肯特郡的伍利奇区。戈登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家族中四代人都曾在英军服役,而他的父亲也是一名英军少将。因此,戈登从小便浸润在军旅氛围中,早早便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在进入军校后,戈登表现出了在地图绘制和防御工程方面的天赋,特别是在设计堡垒上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1852年,他正式加入英军,成为一名少尉,随后很快晋升为中尉,并参与了在英国各地修建防御工事的工作。与此同时,欧洲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戈登表现出了对战斗的渴望,并多次向英国陆军部提出请求,表示愿意参与这场战争,甚至公开表示自己希望在战场上战死。最终,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戈登于1855年1月被派往克里米亚,加入了英军。

在克里米亚,戈登参与了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里丹要塞战等重要战役,担任的主要任务是绘制俄军要塞的地图,这需要他亲自到这些要塞周围进行侦察。他在战斗中多次与俄军交火,并曾在激烈的战斗中受伤。在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期间,戈登连续34天在前线战壕内进行侦察绘图。此后,他还参与了金伯恩半岛战役,并积累了丰富的战场经验。随着英法联军的胜利,戈登于1859年返回英国,并被晋升为上尉。

然而,戈登并不满足于回国后的平静生活。他对战争的渴望远未熄灭,于是他再次向英国陆军部请愿,要求派往海外继续参战。1860年,他被派往香港,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然而,当他抵达香港时,发现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未能如愿与敌人激烈对抗,因此他将注意力转向了正在激战的太平天国战争。戈登当时曾倾向于支持太平天国,部分原因是他听闻洪秀全自称是耶稣的弟弟,认为太平天国有可能更亲近基督教。

不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未完全结束,戈登也加入了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行动。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在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的指挥下开始了对圆明园的劫掠和焚烧。戈登公开表示支持这一行为,甚至亲自参与其中。他在给姐姐的信中提到,圆明园的美丽和奢华让他深感痛惜,但他又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一种带有得意的情绪,显露了英法联军的掠夺天性。

战后,戈登继续参与英法联军的驻华行动,直到1862年4月。在此期间,上海成为了与太平军作战的关键区域,而清朝对抗太平军的力量显得捉襟见肘。此时,一支由清朝和商人资助的“洋枪队”应运而生。戈登很快成为该队的重要成员,并以其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重整了队伍。洋枪队在戈登的带领下,经过一系列战斗,成功攻占了上海周边的嘉定、青浦等地,并有效地打击了太平军。

然而,戈登的军事天赋不仅仅体现在指挥能力上,他的战术思维同样高超。他擅长通过绕过敌人正面,在侧翼或后方发动突袭,使得太平军频频遭受重创。此外,戈登还善于利用江浙地区的水路优势,迅速调动军队,占据战场主动。

在1863年的姑苏战役中,戈登与曾是自己同事的白聚文再次相遇。白聚文在与戈登和李鸿章的矛盾中转投太平军,而他的部队在与戈登的洋枪队交战时被击败。白聚文最终投降,但不久后在奇怪的情况下被淹死,有人猜测是李鸿章下令处决了他。

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洋枪队的存在价值逐渐消失,但戈登的名声却急剧上升。在李鸿章的推荐下,戈登被清朝封为常州提督,并穿上了黄马褂,成为了英国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随之而来的是,戈登回到了英国,并接受了皇家工兵部队的指挥任务。

然而,虽然戈登在军旅生涯中屡创佳绩,但他也开始展现出不同的一面。在家乡附近,他开始收养一些无家可归的男孩,并参与社会福利工作。此举为他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声誉。然而,20世纪初,部分欧美学者认为戈登对男童的关注并非出于单纯的慈善心,而是源于他可能存在恋童倾向的私人动机。

随着时间推移,戈登的事业逐渐向埃及和苏丹扩展。在1870年代,戈登先后被派往埃及和苏丹,参与英国的殖民行动。但他的统治并不受欢迎,尤其是在苏丹,戈登的治理并未能够解决当地的民族冲突和起义。最终,戈登于1880年辞去了苏丹总督职务,并在后续的几年中多次尝试调解苏丹的局势。

1884年,随着苏丹局势的急剧恶化,戈登再次被派回苏丹。这次,他的任务是撤离英国公民,但他并不愿意承认失败,仍试图扶植当地势力以稳固局面。最终,戈登带领部分部队抵抗马赫迪叛军,但在1885年1月26日,喀土穆被叛军攻占,戈登被杀害并斩首示众。虽然英国援军成功夺回了喀土穆,但戈登的尸体没有找到,只有他的尸体被找到。

戈登的死震动了整个英国,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个象征性事件,也被一些历史学者视为英国殖民帝国衰退的标志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担任总理的人选毫无悬念,大家一致推崇的正是周恩来总理。在周总理领导下的政务院...
原创 唐...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位皇后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她们,就是王皇后和王皇后之后那位未能真正登上后位,...
原创 韩... 在公元1443年,韩国的世宗大王创立了训民正音,并在三年后正式公布了这一朝鲜文字的创制成果。那时,朝...
原创 汉... 当然可以!以下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了原意,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加丰富: --- ...
原创 天... 好的,下面是对原文的改写,并适当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保持原有的意思和结构: --- 天安门画像的变...
原创 清...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诗描绘了许多学子为了一场考试苦读数年,直到最后一试的成功才迎...
原创 汉... 有关汉末动荡局势的开端,许多人首先联想到的便是董卓。若不是他搅乱了朝政,东汉王朝很可能还能苟延残喘一...
原创 秦... 说到公鸡下蛋,大家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春晚小品中那句经典台词:“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这句话给...
原创 汉... 在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不同的参与体验,...
原创 韩... “韩国不欢迎李承晚!” 1965年7月,韩国开国总统李承晚在夏威夷去世。尽管他没有留下遗言,但按照...
原创 没... 这篇文章描述了刘邦与韩信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韩信在楚国建立和刘邦在权力斗争中的角色。下面是对原文的改...
原创 法... 法正的地位,一直难以匹敌诸葛亮。 首先,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亲自请出的贤才,两人的关系自始至终如鱼...
原创 民... 民国时代涌现了许多卓越的奇女子,她们大多家境优渥,阅历丰富,个个技艺非凡,风采绝伦。有的凭借倾城容颜...
原创 毛... 毛主席,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与理论家,他的治国理念与行为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
原创 唐...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7.8级的强烈地震,短短23秒钟内,整个城市几...
原创 陈... 1958年,粟裕大将因为一次批判运动——反对“教条主义”——被免去总参谋长的职务。尽管他被调任到其他...
原创 大...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获得更多与众不同的参与感...
原创 霍... 在西汉盛世的辉煌背后,长安城的夜色中常能隐约听见马蹄的轻响。这是一个皇权至上、家族荣耀主导的时代,而...
原创 李...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意思不变,并加入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 --- 大家好...
俄罗斯蒙古人只有100万,为何... 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向来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但是有些时候会有一些很匪夷所思的民族问题,就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