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风至,薪火传:小暑里的西南联大院士记忆
迪丽瓦拉
2025-09-20 02:03:00
0

历史上的7月,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注定不平凡。今年的小暑恰逢7月7日“卢沟桥事变”88周年纪念。而对于师大人而言,88年前的7月,抗战与高等教育史的长征都已经拉开序幕。

先让我们来读一段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写的《联大岁月与边疆人文》一书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出自“一生只做两件事的申泮文院士”。那么,申泮文是谁?而在另一本书中,我们又读到了沈善炯的名字。他们到底是谁,他们身上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小暑节气的读书,我们就围绕这两位西南联大时期的杰出校友展开一段历史与命运的对话。

《联大岁月与边疆人文》

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编,2004

《我的科学生涯》沈善炯著,2001

1937年8月,沈老收到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然而“因南京连日遭日机轰炸,金陵大学农业专修科已迁到安徽和县的乌江镇”。于是,沈老就开始了其大学入学前的奔波与辗转。期间,经乌江镇又西迁至武昌,在其同乡的武昌珞珈山列字斋75号宿舍一住就是两个多月。然而,面对日军敌机的空袭增多,武汉大学也决定继续迁校到四川乐山。就在这时,沈老在汉口街头遇到其同乡马应朋,又加之当时已发布教育部对战区学生登记去后方学校借读的通告。于是,沈老就做出决定去马应朋所在的广西继续完成学业。沈老在书中回忆到:“当时我对此不抱什么希望,哪里知道正是这个机遇使我在流亡生涯中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去处,这个去处对我今后的科学生涯多么的关键啊!”

沈老在柳州沙塘广西大学农学院的求学也一波三折,幸运的是,沈老就此结识恩师张肇骞先生(中国现代植物学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并经常到先生家中作客,并听老师讲中国生物学界前辈如秉志,胡先骕先生的治学和为人(中国现代生物学奠基人秉志、植物学家胡先骕)。由于当时广西大学建制的变化,张肇骞先生介绍沈老来昆明西南联大上学。由此,就有了沈老从柳州出发,一路经贵阳坐木板座位的汽车到曲靖,再到昆明的艰难求学记忆。1938 年小暑刚过,黔滇古道的热浪裹挟着尘土,沈老挤在木板座位的汽车里,朝着昆明的方向颠簸——那里有他向往的联大课堂,也有乱世中不灭的求知火种,经张肇骞先生介绍住在云大宿舍备考,还结识了云大的生物系主任严楚江教授。沈老当时一心只想报考西南联大,并积极联系了西南联大张景钺教授(我国植物形态学和植物系统学的开拓者)。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沈老以转学生身份考取西南联大,师从张景钺教授学习生物学。

人生中看似短暂的际遇,往往影响深远——在张景钺教授的指引下,沈老对植物发育、世代交替、遗传学等产生了浓厚研究兴趣。1944年,其跟随戴芳澜先生开始了古瓶菌的研究,并于同年4月在《美国植物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这是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1944年3月,沈老转赴云南大理喜洲的华中大学生物系工作,在大理喜洲的日子里,申泮文(西南联大化学系校友,我国著名化学家,一生致力于化学教育与研究)与沈老夫妇相识。这也才有了我们在开篇提到的,沈老的回忆录中请申老为其写序言的背后故事。更有趣的是,1944年,访问西南联大的李约瑟曾途经大理,间接见证了这段学术流亡中的坚守。

《私立华中大学教职员名单》

1936年9月,申泮文考取免学宿费奖学金入南开化工系学习,随后,日军轰炸南开大学,由黄钰生、曾昭抡、闻一多和袁复礼等11位教师和200多学生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开始了南开的南迁之路。申泮文当时是以自费的名义加入旅行团,经过68天的长途跋涉,于1938年4月28日到达昆明。当时西南联大化学系名师济济,申泮文的恩师杨石先等四位教授讲授《高等有机化学》,这也为申泮文日后成为我国无机化学学科奠基人奠定坚实基础。1946年,联大宣告结束办学时,作为黄钰生推荐并看重的申泮文成为押运三校物资北返平津,为联大划上完满句号的人。鉴于申泮文在金属氢化物、储氢合金等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更令人钦佩和称颂的是,申老是中国执教化学基础课时间最长的化学家,长期坚持为本科生授课。“申老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成一个公式:事业的成就=教育+勤奋+际遇+奉献,而灵魂是祖国。”

行文至此,关于沈善炯院士和申泮文院士的西南联大青春记忆暂写到这儿。温风至,万物长,四季在节气中变化,而人的一生也有四季。小暑的热浪蒸腾万物,正如联大岁月的烽火淬炼初心——沈善炯与申泮文的故事,恰是这“高温”中生长的生命样本,指引着后来者在时光流转中坚守热爱、传承薪火。

盛夏时节,当诸位师大学子的暑期生活即将开启时,试曾想,带一本西南联大培养的院士回忆录,重走那一段湘黔滇旅行团的追求梦想之路。

如使用本文案,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终审:刘应开 徐天伟 苏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耗... 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一直被视作接班人,在蒋介石逃往台湾后,蒋介石试图建立一个蒋家王朝,希望把权力继续传...
原创 韩... 朝鲜战争打到1950年夏天,形势看起来对朝鲜人民军很有利,他们从6月25日开战后一路南推,把联合国军...
原创 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好,我是历史创作者青史回声,今天带大家认识三国时期最后一位汉家将军...
原创 曹...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深受百姓喜爱,成为许多人用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然而,现...
原创 老... 一组从1924-1970苏联少先队老照片。是否勾起你美好的少年时代的回忆?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少...
原创 同...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最缺的便是能定计安邦的军师。直到徐庶投奔,才算真正有了 “...
原创 明...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些皇帝励精图治,也有些皇帝昏庸享乐。在这些皇帝中,最让老朱家蒙羞的皇帝并不...
原创 多... 提到多尔衮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兄弟。他...
原创 比...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中记载:“和珅掌权多年,善于察言观色,时刻揣摩高宗的心思,因此能够巧妙地利用皇...
原创 常... 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正蓝旗,闪电河畔,坐落着一座古城遗址。这座古城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意义非凡。...
原创 朱... 小舅子做的这一选择,确实是非常明智的。虽然高官厚禄常常让人心生向往,但比起权力和财富,自己的生命和安...
原创 曾... 众所周知,在古代,文官中最重要的职位就是宰相,能够坐上宰相之位,意味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今天要讲的...
原创 古...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母系氏族时期,河南商丘一带有一位名叫简狄的女子。有一天,她在河边洗澡时,吃了一...
原创 吉... 我国有几个“省市同头”的省,省名首字和省会首字相同。比如广东省广州市、贵州省贵阳市、福建省福州市、海...
原创 孙... 古籍里的历史 清军 提到明末的农民军,大家的印象通常是他们充满破坏性,像是农民军焚烧凤阳,李自...
镜观·回响|巴风蜀韵承古脉 千... 巴山蜀水,天府之国 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孕育了璀璨的古蜀文明 在历史长河中 与中原文明不断交...
原创 中... 孙立人是中华民国陆军的二级上将,曾在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时担任第38师的师长。孙立人的战绩非常显赫,在...
原创 我...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文化断层的古老文明。我们每一个朝代都有详尽的史书记载...
原创 明... 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日常生活中连温饱都成问题,更别提读书了。按理来说,他本应与做官无缘,但最终他却...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各地区划划分为若干军事区域,设总管负责该地区军事,平时备边防患,战时奉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