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怎么搞残“五极”中的三个?为何现在奈何不了中国?看穿底牌
迪丽瓦拉
2025-09-20 14:05:26
0

五极”有哪些?美国搞残了“五极”中的三个,为什么拿中国没办法?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在公开演讲中提到,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这些力量分别是美国、西欧、日本、苏联和中国。令人惊讶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欧、日本和苏联相继崩塌或转型,如今,除了中美,几乎没剩下什么。那美国究竟是如何摧毁这三个力量的?同时,为何面对中国,美国却无能为力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逐一剖析。

一、给个糖又扇一巴掌——日本经济的沦陷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几乎被摧毁殆尽。作为战败国,日本被严格限制军事和经济的发展,连军事力量——军队的存在都受到了控制。就在日本最困难的时候,美国伸出了援手。战后,美国为日本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并制定了九项原则来稳定日本经济,帮助它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特别是随着二战后的“婴儿潮”,大量新生劳动力投入市场,日本经济得到了初步复苏。

19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战时美国巨大的军需需求大幅推动了日本制造业的发展,经济迎来了“景气”时期。日本凭借高效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一度崛起为全球经济的领军者,甚至有了东京塔这样的地标性建筑,象征着日本经济的繁荣。

然而,这种看似扶持的援助其实蕴藏着巨大的陷阱。1985年,美国通过“广场协议”操控了日本的汇率,迫使日元升值,而美元贬值,这一举措对于以出口为主的日本企业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打击。大量日本企业陷入困境,许多工厂破产,甚至连日本的半导体行业也在一系列贸易协定的压制下步步下滑。

美国不仅打压了日本,反而扶持了其竞争对手韩国的电子产业。在这一系列的经济打压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停滞,成为所谓的“失去的十年”。直到今天,日本依旧未能完全恢复过来。美国的“美元霸权”无疑是造成这一切的幕后推手。

二、苏联:经济与军事的双重绞杀

在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开始通过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攻击来瓦解苏联的力量。美国巧妙地通过“缓和政策”,使苏联逐渐接纳西方的资本与经济援助,进而增强了苏联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最终将其引入了一个“协议网络”,使其深陷困境。特别是在1980年代,美国通过操纵国际石油市场,使苏联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

在当时,苏联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美国通过拉拢沙特等国,推动油价暴跌50%,直接导致苏联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与此同时,美国还严格限制向苏联出口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军备技术。这一系列经济封锁措施彻底切断了苏联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苏联的经济困境与美国的长期施压导致了其财政赤字的恶化。最终,苏联无力支撑庞大的军事体系,政治与经济结构的双重崩溃,导致了其解体。

三、西欧:被消耗的力量

西欧,曾是全球最强大的地区之一,在二战中却被美国成功牵制。美国采用了“坐山观虎斗”的策略,通过支持英德两国争斗,不仅削弱了两国的实力,也使得西欧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和政治困境。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通过军事、科技等手段,使得西欧国家的经济与军事独立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例如,美国通过控制西欧国家的军事基地,确保了这些国家的军事决策必须听从美国的指挥,而在科技领域,美国则不断打压西欧的技术创新,尤其是针对法国的通讯公司阿尔斯通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压制措施。

最终,西欧的传统强国相继衰弱,虽然如今的欧盟在某些方面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美国的影子始终笼罩着整个欧洲。欧洲的自主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欧盟成员国通过团结努力试图与美国对抗,但整体实力与美国的差距仍然巨大。

四、美国为何对中国无可奈何?

回顾历史,虽然美国在应对苏联、日本和西欧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段,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经济发展失衡、内政不稳,最终导致了美国的制裁和干预得以实施。而如今,中国作为唯一的对手,面对美国的多重打压,却显得更加稳健。

美国频繁炒作“中国威胁论”,实际上就是通过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的攻击,试图影响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但与过去的苏联不同,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加平衡,既有强大的制造业,也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封锁和制裁,反而激发了中国产业的自主创新,尤其是在半导体、5G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中国的经济与产业体系不依赖于单一领域,这使得它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展现出了强大的抗压能力。虽然美国仍然试图通过贸易战、科技封锁等手段遏制中国,但中国已经从过去的困境中汲取了教训,逐渐实现了产业多元化,提升了技术自给自足的能力。

中国的最大优势,是时间站在它这边。美国的策略正在变得越来越透明,而中国则在不断推进产业升级,解决关键技术瓶颈。正如过去美国通过打压其他国家来保持自己的霸权,如今中国正在通过持续的发展逐步走向更强大的未来。

总结而言,美国通过多年的战略手段,确实削弱了曾经的五极之一,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其经济韧性与科技实力使得美国的老套路无法完全奏效。未来,随着中国继续加强自身发展,美国将无法轻易动摇中国的地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关平(历史上是关羽的亲生儿子,而非义子)跟随父亲关羽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樊城...
原创 二... 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面对石油等战略资源被盟军封锁的困境,内外资源枯竭,预示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已进...
原创 “... 这个事件被称为“中西礼仪之争”,它的起源在于天主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之间的冲突。很多欧洲传教士,尤其是...
考古小学堂:让文化传承走进校园... 在衢州市衢江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小学堂”现场会于11月17日至18日隆重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考...
原创 诸...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术士,他们精通天文、地理、命理等知识,甚至能通过观星、测算来预知未来。这些人通常都...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