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膑是伟大军事家,他的布阵理论,在秦皇陵一号军阵坑中得到验证
迪丽瓦拉
2025-09-20 18:04:53
0

孙膑,作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历经百战百胜,被后人尊奉为兵家之祖。他不仅仅因为《孙膑兵法》而广为人知,事实上,孙膑的军事理论甚至得到了秦始皇的高度认可,并且在秦兵马俑坑中,能够发现孙膑排兵布阵的核心思想。那么,为什么秦始皇的兵阵与孙膑的军事理论如此契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您一探究竟。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勿对号入座。)

孙膑出生在战国时期,家乡位于阿、鄄之间,他的先祖便是大名鼎鼎的军事家孙武。孙膑年轻时曾和庞涓一同师从鬼谷子,研习兵法。孙膑受教于鬼谷子之后,掌握了许多高深的兵法理论,尤其擅长排兵布阵,甚至有如鬼神般的智慧。后来,庞涓凭借出色的才能,成为魏国的著名将军,深得魏王的宠爱。庞涓不忘旧友,邀请孙膑加入魏国,却未料到孙膑的才能很快超过了他自己,得到了魏王的更高赏识。这引起了庞涓的嫉妒,最终他设计陷害孙膑,令其遭受了膑刑,致使孙膑终身残疾。

然而,幸运的是,孙膑得到了齐国一些朝臣的帮助,成功投奔齐国,并受齐威王之命,担任军师。在此之后,孙膑辅佐齐国的名将田忌,多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这不仅让齐国稳固了霸主地位,也让孙膑的军事才华为世人所称道。唐德宗时期,孙膑与其他六十四位杰出的名将一同被奉祀于武成王庙,史称“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到宋徽宗时期,孙膑更被追尊为武清伯,列入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享受至高的荣誉。

孙膑的兵法理论,尤其是在他所著的《孙膑兵法》中得到了深刻阐述。书中总结了他一生的军事智慧与实践经验。遗憾的是,《孙膑兵法》未能得到完整传世,直到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中,才有了初步的记载。1972年2月,在山东临沂的银雀山一号汉墓,考古学家意外发现了竹简本《孙膑兵法》,这一重大发现使这部失传已久的经典重见天日。经过考古专家的整理,竹简本《孙膑兵法》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明确归入《齐孙子》的十五篇,包括《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和《陈忌问垒》等,而下编虽然未能完全确定归属,但其历史价值依然不可估量。

孙膑的军事思想独具特色,理论上强调“实践第一”,他并不拘泥于理论的形式,而是重视实战中的灵活应变。在《孙膑兵法》一书中,他阐明了自己对战争的深刻见解:战争是一项需要审慎对待的事业,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最终的胜败。他特别强调将领们应当把握战争的“道”,即战争的规律,最重要的一点是“必攻不守”的思想。在孙膑的军事理论中,还有一条非常核心的原则——“末必锐,本必鸿”。这一理论的含义已经被现代军事专家详细解读,实际上它指的是军队的前锋与中军的配备:前锋部队若选用精锐兵力,如同锋利的尖刀直插敌阵;而中军则需稳固排列,以保证防御的同时,支援前锋。

这一理论并非空谈,它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秦兵马俑坑的排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秦兵马俑坑中的军阵布局。

在秦始皇的兵马俑坑一号坑中,出土了约6000余件陶俑与陶马,俑坑的规模庞大,几乎涵盖了整个秦军的军阵布局。从整体来看,秦兵马俑阵列由四部分组成:前锋、主体、侧翼和后卫。军阵的主体位于俑坑的前端,朝东排列,呈现出三列横队的形式,后方则是三十六路战车与步兵交错排列的纵队阵型,形成了庞大的阵列。俑坑两侧的南北方向,分别有一排面朝外的横队,作为军阵的侧翼护卫。至于后方,则是三列横队构成的后卫。

从兵马俑的装束来看,前锋多为轻装武士俑,他们没有穿铠甲,束发、绑腿,手持弓弩等远程武器,身轻如燕,突击时可迅速穿透敌军防线。紧随其后的则是重装武士俑,他们身着不同的铠甲,配备长兵器如矛、戟、刀等,是用来撕裂敌人阵型的主力部队。重装与轻装的搭配,正体现了孙膑兵法中的“末必锐,本必鸿”策略。

秦始皇的兵马俑阵列不仅展现了孙膑兵法的智慧,也让人们感受到秦军的强大战斗力。这种高效的阵型排列,使秦军在历史上屡战屡胜,最终统一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由此可见,孙膑的兵法不但影响了当时的战争,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军事思想。

历史的神奇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惊喜,通过对古代兵法的研究,我们得以窥见当时军事智慧的卓越与深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
“八贤王”赵元俨:揭晓宋仁宗身... 八贤王 赵元俨 《包青天》《寇老西儿》《杨家将》等经典影视剧中,总有一位威风凛凛的王爷,手持八面金锏...
原创 皇...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
山东一地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