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面对强大的敌人,需要有1个基本的谋略思维,刘邦简直用到了极致
迪丽瓦拉
2025-09-21 20:04:14
0

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在分封诸侯后,命令大家各自返回自己的封地。尽管一切看似恢复平静,项羽仍然不放心,临走时他悄悄带走了刘邦的七万兵马。原本十万的军队,瞬间只剩下三万,这让刘邦心头满是愤怒。然而,面对项羽强大的威胁,他只能忍气吞声,带着剩下的兵力前往汉中。

刘邦虽心有不甘,但此时的他,实在无法与项羽抗衡。不得不捏着鼻子带领仅剩的三万嫡系部队,背负“汉”字旗帜,从长安县杜陵向南,进入了蚀中(即子午谷的子午道)。经过宁陕、石泉、洋县等地,他最终到达汉中。

在这一过程中,张良本打算与刘邦同行。早在与韩王成交代过之后,张良就准备随刘邦前往。但项羽却采取了拆分两人计划的策略,刻意将张良从刘邦身边调走,这一策显然是范增的主意。张良最终被迫返回韩国,继续辅佐韩王成。但张良心中明了,汉中虽然是个小地方,却无法困住刘邦这条蛟龙,刘邦迟早会成为项羽的最大威胁。于是,张良特意请了假,带着韩王成的同意,护送刘邦到汉中,顺便考察那里的地理环境,为将来作准备。此举直接让项羽对韩王成产生不满,最终导致韩王成在回到彭城后被项羽处死。

张良跟随刘邦来到汉中,一路上他的眼光一直如鹰般锐利,尤其注意了当地的山川地理。他们首先走到了汉中城西的褒中。张良细心地观察了褒谷口的地形后,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建议:“汉王,为何不将这条栈道烧毁?”

刘邦听后疑惑不解,认为这栈道将来可能会有用,他怎么也不愿意轻易破坏这条与外界连接的道路。“如果烧了这条栈道,以后我如何出兵?”刘邦问。

张良微微摇头,语气沉稳:“如果不烧这条栈道,恐怕您还未出兵,敌人就已悄然压境,章邯必定不会坐视不管。”他接着解释道:“烧掉这栈道,项羽和章邯必定会认为你不会立刻行动,从而松懈警惕。唯有如此,您才能在汉中安稳建立根基,训练兵马,积蓄粮草,等待时机。”

听完张良的分析,刘邦豁然开朗,意识到自己必须眼光长远,烧掉栈道是必须之举,否则自己一直无法安静发展。于是,他下令烧毁了褒斜栈道,留下空旷的石桩和坑洞,历史记载中,那条栈道就这样永远消失了。

此事很快传到了项羽和章邯耳中,大家普遍认为,刘邦应该会安静一段时间,因而放松了警惕。可是,项羽和章邯的放松警觉,却正中了刘邦的计策。

接下来的几个月,刘邦以修复栈道为名,派樊哙和周勃带领一万多兵员开始修复破坏的栈道。樊哙对此事心生不满,埋怨张良:“早知道还要修,为什么当初非要那么痛快地烧掉它?”然而,樊哙等人并不知道,这正是韩信的疑兵之计。栈道的修复工程既复杂又耗时,进展非常缓慢。

修复栈道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到章邯耳中。章邯嗤之以鼻:“刘邦这老小子,手下没有什么能人,居然让韩信这个窝里横的家伙做大将。等着看吧,修这五百里栈道,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修好。”他对此毫不在意,甚至轻蔑地笑了。

但章邯怎么能想到,樊哙的修复栈道行动只是韩信故意设下的障眼法。实际上,韩信和刘邦已经秘密带领大军绕过褒水,兵分两路,悄无声息地从陈仓出发,快速向关中进军。一路行军,穿越了复杂的山脉和河谷,不出几日便进入了陈仓地界。

当章邯终于发现韩信的大军已然逼近关中平原时,才惊觉自己中了圈套。慌忙召集手下准备迎战,但很快发现自己的兵力并不足以与韩信抗衡。在陈仓一带,韩信就让章邯吃了一个大亏,随后的战斗更是接连失利,章邯只能一步步撤退,最后退守废邱。

不久后,刘邦的军队也赶到,双重夹击下,废邱迅速失守,整个雍地迅速落入刘邦之手。章邯一败涂地,完全丧失了往日的威风。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刘邦的军队直捣咸阳,诸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了塞地(今临潼一带),甚至进入上郡(今延安)。樊哙也带领兵力顺利征服了甘肃一带。通过这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巧妙计策,刘邦一举扫平了三秦大地,为日后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时,刘邦已立于不败之地,拥有了广阔的地盘和丰厚的兵员资源,他的军力和粮草都在不断积累中,战局渐渐对他有利。

子霄读史感悟

这一历史片段展现了刘邦非凡的智谋,巧妙结合了阳谋与阴谋。张良通过烧毁栈道的手段让敌人松懈警惕,韩信则通过表面上修复栈道实则绕道出奇兵,最终成功出奇制胜。这就像《鬼谷子》所说的“阴阳捭阖,司其门户”,在明与暗的运作中,刘邦最终实现了战略的成功。对于我们来说,这段历史不只是一种军事上的智慧,也是一种应对强敌时的谋略思维:积蓄力量、麻痹敌人,等待最佳时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广泛认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为人称道,大...
原创 关... 云长的威名震慑华夏,孟起的名字则传遍关中。马超自有吕布的勇气,曾与“万人敌”张飞激战,势均力敌,难分...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 新华社香港11月18日电(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重磅特展“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18...
原创 项... 当你完成了一项任务,感到十分得意,甚至略带自豪地大喊“还有谁?”时,可能并不知道,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
原创 西... 西周初期,周武王、周公和周成王通过封建制度来稳定政权,给亲戚们分封土地,以此来防守和巩固周朝的统治。...
原创 关...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完全准确。虽然黄忠已经是年纪偏大,但依然体力充沛,表现出不输年轻人的英勇。然而,庞德...
原创 有...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满洲入关并建立大清王朝的重要人物,没有他们,明朝或许还会继续存在,历史上也就没有“...
原创 诸... 一部《三国演义》里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许多经典桥段也常成为我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作为一个三国铁粉...
原创 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王朝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封建社会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百姓...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年少时经历了流浪和困苦的生活。他对民间经济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即位后...
原创 韩... 韩信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和军事家,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战斗力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超一流猛将、一流猛将、二流武将、三流武将和不入...
原创 赵...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的深夜,公元976年11月14日,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宋史》对赵匡胤的死...
原创 历...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也因此常常被各方评价和...
原创 井... 相对于地方军队,国民革命军(也就是蒋介石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在组织上要更为规范一些。那个时候,共产党还...
原创 她...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任皇帝,虽然他只在位了24年,但他的名字和一段至今被传颂的爱情故事,依然让人...
原创 “... 公元前180年,西汉朝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刘邦的嫡系后代不再继承皇位,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庶长子刘恒。当...
原创 1...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不断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军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国...
原创 明...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