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实还是虚构,八佰陈树生其人其事的有无之争
迪丽瓦拉
2025-09-21 20:32:42
0

历史的治史与虚构的区分

治史的关键在于扎实的功夫,而非高喊那些空洞的、煽动性口号。历史的真实与否,不能凭个人情感或“应当如何”的主观看法来判断。它不能是想当然的推测,而必须依赖史料、依赖实证。即便史料本身,也需要经过严密的甄别,去伪存真,确认其真实性。最基本的要求是,史料必须具备史料的属性,否则,它根本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近年来,围绕“四行仓库盾牌方阵”以及“陈树生抱弹跳楼”的讨论,正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一、关于孤军的历史

孤军的历史实际上只有短短四天时间,只有一个营的人马,几场战斗的内容。谢晋元、杨瑞符、上官志标等当时的亲历者已将相关历史细节详细记载。事实上,早在当时,媒体便对这些事进行了大量报道,细节清晰且多次反复讲述,关于“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早已众所周知,没有太多新的挖掘空间。而那些有关“盾牌方阵”和“陈树生”之事,经过反复核实后被证明是虚构的。

很多人质疑这种说法,尤其是那些习惯通过影视作品和个人想象来理解历史的人。他们反问:“你能找到没有陈树生的史料吗?”甚至会说:“谢晋元、杨瑞符等没有明确否定陈树生的存在,这不代表他就没有。”然而,仔细想想,这种质疑本身就含有逻辑漏洞。1937年11月1日,孤军撤出四行仓库的第二天,杨瑞符因伤住院,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明确提到几位表现突出的英勇官兵,却从未提及“陈树生”。如果真有这么一位英雄,杨瑞符会在记者一再追问下,忽略这个重要的壮举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历史中的每一位英雄,都会在合适的时机被提及,并且不会因为想要保留个人荣誉而被遗漏。

二、历史与口述史的辨析

时隔半个多世纪,突然出现“陈树生抱弹跳楼”的情节,并且有人声称这来自孤军老兵口述,这到底该如何理解呢?事实上,对待口述史料的处理方式与档案史料并无不同,依然需要甄别真伪。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老兵的记忆逐渐模糊,且部分新出现的证言与早期的描述相矛盾,我们该如何判断呢?

我更倾向于相信早期的史料,诸如谢晋元、杨瑞符等人的记载,而不相信那些后来的口述或“新发现”的事迹。原因很简单,历史上几十年间没有任何可靠史料提到过“陈树生抱弹跳楼”这样的事件。而在改革开放后的这一段时间里,这一情节突然浮出水面,难道我们就该信任这种突如其来的证言吗?我不这么认为。我猜测,这背后或许是某些人刻意制造的历史“亮点”。

至于是否有孤军官兵在多年后才意识到有些未曾公开的事宜,或者因当时的政治环境不愿提及某些事,至今仍然有人坚持这种观点。但实际上,这支四百多人的队伍从头到尾都集中在四行仓库内作战,每个细节、每个动作都尽在掌握。如果真的有“抱弹跳楼”的英勇壮举,这种事无论如何都会在当时的媒体报道中得到广泛传播。并且,即便历史遗留了一些未被说出的内容,但在当时已经有足够多的媒体在现场采访报道,如何可能等到几十年后才揭露出来呢?

三、从《八百好汉死守闸北》谈起

有人甚至提出,赵景深在《八百好汉死守闸北》中描述了陈树生抱弹跳楼的情节。此书确实在1937年出版,而且其中有关于壮士抱弹跳楼的段落。赵景深所写的这段文字确实描绘了一个悲壮的场景,令人动容,但这是否能作为史料来验证历史呢?

其实,《八百好汉死守闸北》是一部文学作品,里面包含了大量艺术加工和虚构。虽然这本书图文并茂、内容通俗,但它并不能被视为史料的依据。史学治史有着严格的规范,任何史料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比对、鉴别与验证,而文学作品显然不能与历史记录等同。因此,尽管《八百好汉死守闸北》中的情节令人感动,我们依然不能简单地将其中的虚构内容当作真实历史来引用。况且,四行仓库距离苏州河畔几十米远,如何能凭空跨越而跳楼自杀?

四、艺术创作与历史的分界

我并不否定《八百好汉死守闸北》等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甚至可以说,它们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能够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鼓舞士气。但虚构的内容是否能与历史事实混为一谈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艺术创作允许适当的虚构与夸张,塑造出如陈树生等英雄形象,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允许的,但艺术与历史的界限应当明确。我们不能因其艺术价值而忽略其虚构的成分,更不能将其当做“信史”。

结语

本篇文章讨论的是如何严谨地治史,以及如何辨别历史与虚构的界限。历史是有严格标准的,不能随便任意推测或凭空想象。对于一些艺术作品中的虚构内容,我们可以欣赏,但不能将其与历史混淆。希望每一位喜欢历史的朋友,都能够秉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在追求历史真相时,不被虚构所迷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的根源在李林甫... 公元755年,一场席卷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曾经光耀千古的盛世轰然崩塌。当我们回望这场浩劫的源头,...
原创 港... 文︱柳扶风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英双方就香港未来的前途进行谈判之际,北京时任领导层推行了“一个国家,...
原创 波... 波兰,是历史上少数几次经历过多次灭国的国家之一。它在200年间三度被吞噬,独一无二。简而言之,波兰几...
“无名之辈”的传奇人生:宁波商... 《鸿痕老人年谱》是一部没有作者姓名的草稿,写在半页十行的朱丝栏稿纸上,前后字迹不一,修订涂改的地方极...
原创 西... 卢旺达的选择,给全世界小国上了一课! 最近西方军事专家一句话火了。他们说啊,卢旺达这个小国心里最明白...
原创 长... 湘疆绽芳华 八千湘女口述史专题报道 72年前,第一批大规模进疆的湖南女兵踏上了天山南北的广袤大地...
原创 7... 纵观历史中那些帝王将相的辉煌成就,几乎无一例外,都有一位或多位谋士在背后默默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赢得天...
原创 他... 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与哲学家。作为一位广为人知的文化巨擘,他不仅在思想界有着举...
《女性、艺术与社会》:女性从业... 《女性、艺术与社会》 作者:[美] 惠特尼·查德威克 译者:李思璟 版本:后浪|湖南美术出版社 20...
原创 小... 卢旺达是个只有两千平方公里的小国,人口才一千万,比北京上海的人还少。可就是这么个小国,在2019年突...
原创 日...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上下5000年的文化历史,而一直以来我国所传承下来的文化和历史遗产都很全面。在四大...
清代广绣屏风,鸟儿荔枝树间嬉戏... 制图:易福红(豆包AI) 《红荔鹦鹉》。南都记者 韦娟明 摄 屏风上的荔枝树。 南都记者 韦...
宋朝人消暑 花样多得很 宋 《槐荫消夏图》 宋 《纳凉观瀑图》 7月20日,入伏,全国即将进入全年最热时段。夏日酷暑,...
原创 君... 现如今的英国国王是查理三世,也被称为查尔斯三世。既然他是三世,那么自然就有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这两位前...
三国杀:多面收益的白耳统领?势...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在三国杀的对局中,势陈到可以说是一个重新设计、而且强度不俗的一个选...
原创 鸦... 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朝政府掌握着完整的主权,统治着拥有约四亿人口的庞大帝...
原创 不... 在我军的开国将军中,有一位将军的履历尤为独特,值得一提。他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为了能够打鬼子,毅...
游族网络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7... 7月14日,A股游戏企业游族网络股份有限公司(002174 SZ,以下简称“游族网络”)发布2025...
原创 历... “曹操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 这是毛主席对曹操的评价。众所周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