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汉族有入侵别国的记载吗?为何会感觉汉民族很少去主动出击
迪丽瓦拉
2025-09-21 21:32:58
0

我点燃了一根烟,目光投向地图上标记的“大公鸡”,心里想了想:作为一个汉族人,咱们自古以来就崇尚“和为贵”,秉承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向来最爱和平。怎么可能会去侵略其他国家呢?历史上根本没有这样的记载。

1、商代。

汉族:这啥?根本没听说过。

三苗、昆、楚、虎方、周等数百个夏朝的加盟国:得了吧你,怎么没记载?你们隔三差五跑过来搞袭击,逼得人家抱头鼠窜,真是“和为贵”?我们人少,过得还挺艰难,光是靠捕鱼采集度日,还得和你们打,为什么不能在北方安安稳稳地种点玉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呢?你们这争争争,争个什么劲儿啊?

群聊消息:群主“汉族”已将南越、东南夷、楚人设为禁言。

群聊消息:南越、东南夷、楚人等数百个账号已被群主撤除。

2、大秦。

汉族:这怎么可能?

羌、蜀、犬戎等数百个用户:???

汉族:怎么了?有问题吗?

羌、蜀、犬戎等数百个用户:啥也不说,看看这张图,这几十万秦军是来做精准扶贫的吧?

群聊消息:羌、蜀、犬戎等已被群主“汉族”撤除。

汉族:热烈欢迎巴国、蜀郡、长沙郡加入我们,大家一起来拍拍手!

3、大汉。

汉族:实话说,我一直都是被别人欺负的,史书上可是写得明明白白的。

鲜卑:……

南越:……

滇国:呃……

大宛:咦?都不发言是吧?好好好,我来说几句,史书是你们写的史书?你当大家是傻的吗?你看,大家都离得远,就算怕被打,也不能不说话呀。今天我就不怕,来怼你了,瞅我,瞅我咋地?你来呀……哎呀,我又跳回去了……

月食:好了好了,少说两句吧。

柔善:唉!说啥呢,大家都是汉族人,互相理解一下嘛。

西乌:我感觉有点不妙……

白马:大佬,这家伙刚刚有点言辞过激,您大人有大量,别和他计较。

汉族:犯我疆域者……

群聊消息:大宛、西乌、柔善等数十个国家被群主“汉族”撤除。

群主汉族:热烈欢迎朔方、酒泉、河西等五十郡,大家掌声欢迎!

4、隋唐。

朝堂上从不讨论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君臣之间无所事事,全是围绕如何建设一流的军队展开讨论。

大臣:听说林邑这个地方财富满满,最近又没什么大事,咱们去薅一把?

隋文帝:好。

于是,隋朝派出万余兵力南下平夷,直接将林邑的王公贵族赶出,烧毁对方的庙宇,掠夺财物,最后还在林邑境内立下一块石碑:“XX到此一游”。

林邑,这便是后来的越南。

这算什么行为?

在我们的《隋书》中,是这么记载的:某日,某某上疏称,林邑国君荒诞无道,残害百姓,国势将亡。上朝闻听后,责令讨伐,救百姓于水深火热……

还有什么疑问吗?哦,史官是我们临时聘用的,我们会对其进行彻查,重写相关内容,加强对临时聘用人员的业务培训……

5、大明。

《明史》记载:某日,大明一名阉党随行去高丽,要求其贡献宫女,并抱怨道:“近来颜值不高者贡献的宫女过多,这实在是大不孝!”

听到此言,高丽国王顿时乱了阵脚。

土木堡之变时,皇帝被俘?没错,这也算是“天子待遇”了。明朝派去谈判的也是上国使臣,礼节、文书等都没变化,简直就像梁山好汉捉了宋真宗。

类似这种要美女的事,《明史》里还记载了阿富汗、蒙古等多个地方。

6、大清。

说到晚清,事情更为明显。1840年,大清国突然遭遇“教育”,无力继续保护“高丽”。于是,给高丽摆出两条路:第一,成为大清的一个省;第二,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结果,“高丽”的王公贵族纷纷跪求选择第一条路。

然而,清朝天子已经无力承担这个责任,最终高丽被侵吞,成为了日本的领土……

为什么你几乎很少听说汉族主动去入侵别国?因为我们一旦开始打仗,没几年的时间,往往会打得一团乱,最终成了内部分歧和权力斗争。我们不像西欧那样,从一开始就设定了“侵略”与“抵抗”的框架。

实际上,很多人对华夏文化中的“家天下”概念并不熟悉。如今的文化体系,包括我们汉族的文化,实际上大多是对标西欧的传统。而西欧的历史框架,跟我们这片土地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我们处理内部矛盾的方式,往往能演变成对外的征伐行为。而西欧的“入侵”和“抵抗”概念,却不适用于我们。

因此,任何谈论民族、国家、共存的观点,如果硬拿西欧的规则去解释华夏历史,结果往往是“死搬硬套”。这种做法完全不能理解汉族史书的真实意图。就像要求秦始皇按照春秋时期的方式去治理国家,那根本是无法想象的。

在汉族的核心文化中,天下的概念是:从中国开始,以它为中心,一圈一圈地扩展出去,这叫做“莫非王土”。这意味着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属于汉天子;所有的百姓,都应当尊奉一位皇帝。历史上的战争,实际上是诸侯争夺治理权、话语权和名义权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入侵和反抗。

至于更远一些的地区,它们甚至不被称为“国家”,而是被视为“藩”,治权归它们,但主权依然在汉天子手中。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对外战争,并不是所谓的“入侵”,而是“削藩”。至于“国”这个称呼,早在秦朝时就被定为“违禁字”了。

对于更遥远的地区,汉族并不认为它们是“国家”,而只是朝贡的对象,或者通过经贸联系来引导它们接受这一规则。对于那些距离天涯海角的地方,根本没有必要去过问。

没有“好”与“坏”,只有“话语权”。西欧的热土上,才诞生了“入侵”和“抵抗”的概念,而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却产生了“群雄逐鹿”的文化。古代汉族从未认可过“国战”,而只是争夺天下的“资格”。像元朝、蒙古、满清这样的王朝,只要你认同我的规则、文化和话语权,我们就视你为同类,甚至允许你来争夺一个“嫡长子”的位置。

而西欧那几十个国家,包括现在的“漂亮国”,敢这么做吗?显然不敢。即使是大毛,也曾认同了几百年,但他们却从来不敢挑战。快一百年了,甚至都不敢来争夺“嫡长子”的地位。

对了,所谓“星汉灿烂”的“汉”,其实是指银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广泛认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为人称道,大...
原创 关... 云长的威名震慑华夏,孟起的名字则传遍关中。马超自有吕布的勇气,曾与“万人敌”张飞激战,势均力敌,难分...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 新华社香港11月18日电(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重磅特展“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18...
原创 项... 当你完成了一项任务,感到十分得意,甚至略带自豪地大喊“还有谁?”时,可能并不知道,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
原创 西... 西周初期,周武王、周公和周成王通过封建制度来稳定政权,给亲戚们分封土地,以此来防守和巩固周朝的统治。...
原创 关...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完全准确。虽然黄忠已经是年纪偏大,但依然体力充沛,表现出不输年轻人的英勇。然而,庞德...
原创 有...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满洲入关并建立大清王朝的重要人物,没有他们,明朝或许还会继续存在,历史上也就没有“...
原创 诸... 一部《三国演义》里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许多经典桥段也常成为我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作为一个三国铁粉...
原创 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王朝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封建社会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百姓...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年少时经历了流浪和困苦的生活。他对民间经济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即位后...
原创 韩... 韩信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和军事家,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战斗力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超一流猛将、一流猛将、二流武将、三流武将和不入...
原创 赵...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的深夜,公元976年11月14日,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宋史》对赵匡胤的死...
原创 历...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也因此常常被各方评价和...
原创 井... 相对于地方军队,国民革命军(也就是蒋介石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在组织上要更为规范一些。那个时候,共产党还...
原创 她...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任皇帝,虽然他只在位了24年,但他的名字和一段至今被传颂的爱情故事,依然让人...
原创 “... 公元前180年,西汉朝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刘邦的嫡系后代不再继承皇位,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庶长子刘恒。当...
原创 1...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不断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军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国...
原创 明...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