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cavalier
编辑 | 阿琰、书书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方便您随时浏览更多优质文章,也便于参与讨论和分享,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8月15日,位于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拉包尔海岛上,一位男子正悠闲地享受着美味的食物。
他一边品尝着亲手熬制的西米露,旁边摆放着几块香甜的椰子糕点,耳边则是收音机播放的最新国际新闻。
就在此时,广播中突然插入一条震惊消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告结束。
听到这一消息,这名男子激动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多年来,他一直隐居在这座岛上,如今终于等到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他的心里,早已认定日本必将战败,因此选择躲避战争,在岛上自给自足地过着安静且惬意的生活。
这位男子名叫今村均,是日本的一位军官,人们尊称他为今村均将军。
他一直不敢回归日本军队,主要是害怕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和惩罚。
而如今,随着日本战败、天皇宣布投降,这个决定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今村均心想,自己手下还有十四万士兵,如果能够带领他们一起投降,便能表现出自己的积极态度。
于是,他立即命令部队发出无线电信号,通知附近的澳大利亚盟军岛上仍有日本军队驻守。
消息传到澳大利亚盟军手中,顿时引发震惊——他们多次搜查这座岛屿,竟然未发现还有大批日军隐藏。
起初,澳大利亚人以为这不过是零星的散兵,于是只派了三千士兵前去接受投降。
然而,当今村均将军亲自带领整支部队前来时,那十四万人的规模令盟军大吃一惊。
与其他被围困孤岛上的日军不同,这里的日军身体状况良好,甚至不少士兵身形丰腴,显然生活物资充足。
相较之下,其他孤岛上的日军多因饥饿而瘦骨嶙峋,甚至有许多因无法生存而被迫投降。
澳大利亚盟军面对如此庞大的战俘数量感到棘手,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合适的设施容纳这么多人。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今村均将军竟主动提出,可以由他们自行搭建战俘营,完全不需盟军操心。
岛上物资储备丰富,士兵们甚至自行种植粮食,口粮完全无需依赖外援。
此外,今村均将军的态度与一般战败将领大相径庭,他满脸喜色,带着手下积极修建战俘营。
营地建造进展迅速,仅数日便完成可容纳十几万人的设施。
他们还划出大片区域供澳大利亚盟军驻扎。
整个战俘营规划科学,按照军衔高低划分不同营区。
虽有铁丝网围墙,但这些日军毫无逃跑意图,铁丝网几乎形同虚设。
如此配合的态度令澳大利亚盟军颇感意外,官员们称从未见过如此服从命令的日本战俘。
起初,盟军认为这只是因他们已经无力反抗,才显得顺从。
然而,当他们在岛上缴获的枪支与武器堆积如山,甚至包括飞机和大炮时,更觉震惊。
在如此武备充足的情况下,今村均的部队却选择完全不抵抗,背后的原因全因这位将军的独特领导风格。
今村均将军生于1886年,童年孤僻,性格内向。
在二战爆发时,他与大多数日本人持截然不同的看法,坚信日本必将失败,但一直不敢公开表达。
学业上他非常出色,经常名列前茅,唯独九岁时还尿床的习惯令他遭受同龄人的嘲笑,朋友寥寥。
尽管对战争抱有怀疑,但因祖国兵员紧缺,今村均仍被送入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派往东南亚战场。
1942年,他受命率领陆军支援东印度群岛,配合日本海军抗击敌军。
然而,陆军与海军的关系一直紧张,双方相互嫉妒、猜疑,甚至贬低对方。
今村均对此次联合作战充满压力,不知如何与海军将领相处。
日本陆军过去甚至试图秘密建造战船,以减少对海军的依赖,但此事被海军察觉。
首次联合行动便遭遇失败:今村均所乘运输船遭美军伏击,双方在黑暗海面爆发激烈海战。
由于视线不佳及混乱,日本海军误将部分炮弹打在运输船上,造成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
事后清理发现,很多鱼雷碎片竟来自日军巡洋舰,显示误伤严重。
增援失败后,东印度群岛上的日本陆军处境极为危险。
美军封锁撤退路线,围困日军,将他们逼入绝境。
岛上士兵饥饿难忍,食物极度匮乏,只能啃食泥土、树叶,甚至树皮。
能找到的食物几乎被吃光,他们无法去海边捕鱼,生活极其凄惨。
美军采取多重封锁措施,所有补给物资难以送达。
日本海军尝试用漂流桶偷偷运送物资,但被美军识破截获。
岛上伤员无药可医,伤口化脓感染,疾病迅速蔓延。
为防传染,病重士兵被带入森林焚烧,场面惨烈。
绝望情绪蔓延,许多士兵疯狂试图突破包围。
但瘦弱的他们根本无法抗衡隐藏的美军重机枪火力。
机枪手一天杀死成百上千名日军,东印度群岛惨案频发。
统计显示,此战役中日军死亡高达21万,绝大多数死于饥饿和感染。
这次惨败严重打击了日本军方士气,军官们开始意识到战败不可避免。
然而,同样流落荒岛的今村均将军却带领部队不断创造奇迹。
他们隐匿于岛屿,避免被盟军发现。
今村均下令,禁止任何士兵擅自冲出包围圈。
他深知,保持现有实力才是关键,战败已成事实。
为了保障物资,今村均带领部队开始农作物种植。
他们用部分弹药和枪支与岛上土著交换种子。
起初选择种植玉米和水稻,因不了解岛上气候和土质,遭受虫害和鸟类啄食,颗粒无收。
最终改种木薯,生长环境适宜,成功满足了粮食需求。
岛上椰子树繁多,今村均将椰子作为主要加工食材。
椰子水制成清凉果汁,果肉被做成椰子糖、糕点和西米露。
在今村均的带领下,士兵们每天享用各种美食,生活悠闲,没有练兵与战斗压力。
他们大多藏身于深达十几米、绵延百公里的地下洞穴,夏季保持凉爽干燥。
轰炸机从空中根本无法发现他们的踪迹。
平日里,部队安然生活,只需考虑下一餐,过得惬意自在。
美军早已将这座岛标记为荒岛,只偶尔投掷炮弹燃烧弹,几乎无人上岛搜查。
因此,即便过了两三年,也没人察觉他们的存在。
在岛上期间,今村均还为未来做了打算。
为避免回国受军事法庭审判,遭指控为逃兵和消极避战者,他开始建设简易军工厂。
收集美军投掷的炮弹碎片,重新制作小型手榴弹和地雷,实现废物利用。
收集战争中损坏的船只和战机残骸,经过改装甚至制造出新型飞机。
今村均还组织军事训练,并拍摄影像资料。
他计划回国后向法庭证明自己一直在训练,等待增援。
因此,听闻日本战败的消息,今村均异常高兴。
投降书和相关流程他早已准备妥当,这让澳大利亚盟军大为惊讶。
投降后,今村均的部队在岛上被关押了一年,直到1946年才被遣返回日本。
今村均将军于1968年去世。
这段鲜为人知的二战故事,成为历史上一则趣味横生的战争插曲。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