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乌战争的性质问题
要想知道目前的俄乌战争何时结束,首先需要了解它的性质。这个问题并非局限于当前局势,而应该放在欧洲历史发展的宏大框架中去分析。
从近现代欧洲历史的演变来看,欧洲的主要势力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海洋帝国势力,如大英帝国以及如今的美国;西欧大陆的主要力量,如法国和德国;以及位于欧亚大陆边缘的斯拉夫帝国,即沙俄和后来的苏联,以及冷战后的俄罗斯。斯拉夫民族一直是这一势力的核心。
欧洲近现代史上的博弈规律较为明确。法国大革命后,德国崛起,欧洲的其他国家通常会联手英俄对抗法国或德国。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与英国或美国的共同努力,法德两国往往最终被打败,而欧洲则保持了一个分裂的格局。德国的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视作拿破仑帝国扩张未竟的遗产。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最强的国家,它们不满足于现状,试图挑战英国的世界霸权。因此,法国和德国的崛起需要整合欧洲大陆的所有力量,而这意味着对欧洲众多小国民族生存空间的压缩。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欧洲的分裂对法德来说是灾难性的,而对英美俄三国来说,却成了有利的局面。
二战后,德国失败,苏联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导力量,然而它的边界却无法恢复到沙俄时期的规模。随着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霸主,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似乎选择了撤退,特别是在将乌克兰视为战略缓冲区的情况下,放弃了部分边疆。这是欧洲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主动后退。
在这段时间里,两个阵营的对峙通过全球争夺势力的方式展开,试图从对比中展示谁更能提高人类的整体福祉。许多当时的社会主义理念将人们的希望寄托在全球化和和平共处的幻想中。苏联官僚们似乎认为,将财富转移到西方能够带来他们的“春天”,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西方继续推动北约东扩,将波罗的海三国纳入其中。北约不再是冷战时期的联盟,它已经成为美国主导的全球力量。
尽管一些妥协能换来短期的宽松,但它无法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一旦西方的利益开始受到威胁,战争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选择。乌克兰,这个曾经由苏联体制下的官僚们给予的资源,最终变成了西方的“消耗品”。这个曾经强大的沙俄帝国,如今已经无法恢复昔日的辉煌。
对于俄国来说,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地缘上的冲突,更是一次民族生死存亡的较量。作为一个存在千年的国家,俄国的崛起与衰退贯穿了无数历史的波澜。面对眼前的困境,俄国此时的反击或许是前所未有的。
二、战争何时会结束?
从表面来看,战争何时结束似乎取决于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之间博弈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这三方的力量是否能够形成平衡。但事实上,战争的结束与否,根本上是由美国的世界霸权战略决定的。在《21世纪地缘新论》中的相关分析中,我曾提到,美国最根本的目标之一就是再工业化,并通过占领世界市场与资源来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
目前,美国的优先任务之一是推动再工业化,这个过程预计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除非能够通过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加速进程。当前,美国的战略实际上是在多个层面同时推进的。
欧盟的成立让法德之间的竞争加剧,然而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衰弱,欧洲经济迅速崛起,俄国一度试图融入欧洲。然而随着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介入,尤其是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步伐,俄国的能源优势被彻底挑战,俄罗斯的战略地位逐渐被削弱。这也使得战争成为了两大边缘帝国的生死博弈。
从历史上看,国家的存续地位总是通过不断的争斗与牺牲获得的。因此,曾经的强国如法国、德国、甚至俄罗斯,都不得不捍卫自身的存续优势,否则面临被历史淘汰的风险。而这也解释了为何俄国会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
如果战争继续下去,或许俄国会通过彻底消灭敌人——乌克兰及其内部的少数民族,来“解决”民族纷争。然而,若战争进一步升级,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双方的势力被划定在更明确的边界上。即便如此,俄国对于民族主义的坚持,仍然意味着双方不会轻易妥协。
美国的目标无疑是维护其全球霸权,而欧洲的选择将深刻影响战争的进程。如果俄国失败,西方无疑会重塑近五百年来的欧洲力量格局,彻底打破过去的均衡。而如果俄国胜利,乌克兰的局势将不会简单以停战为终结,俄国可能会巩固其在中东欧的势力范围。
从当前局势来看,战争可能不会很快结束,特别是对于边缘帝国之间的历史恩怨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然而,这场战争的未来取决于俄罗斯能否继续坚持其国家利益,以及美欧是否能够继续维持对乌克兰的控制。最终,东方的态度将成为决定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