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里的唐代丝路文物
迪丽瓦拉
2025-09-22 20:03:02
0

《敦煌全天星图》 。大英图书馆 藏

说起丝绸之路,人们脑海里就会想起汉唐的长安城,河西走廊的敦煌飞天以及穿越新疆沙漠的商队驼铃,这些当然都是丝绸之路的典型风貌,但并不全面。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举办“八方丝路:万里共风华”年度特展时,用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物展示国际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的视角。此外,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和日本的京都国立博物馆也曾展出与丝路文化紧密相关的中国唐代文物,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丝绸之路画卷。

佛像沿丝路从南亚传至北欧

人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是一步步深化的。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几经周折,终于开辟了从中原出发,经过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欧洲各国的陆上贸易通道。在这条贸易通道上,丝绸由于贵重且轻便,成了最有代表性的商品之一。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西域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从那以后,丝绸之路的名字就流传开了。

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洲大陆的贸易交通网,而不是某一条具体的路。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新大陆之后,亚洲、欧洲,以及非洲北部和东部的地区就被叫做“旧大陆”。在这片广袤的旧大陆上,自古以来就有纷繁复杂的贸易网络,其范围东起日本,西到英国,北到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到马达加斯加和爪哇。这片贸易网有陆地上的也有海洋上的,人们称陆地贸易网为“丝绸之路”,称海洋贸易网为“海上丝绸之路”。

在大英博物馆的“八方丝路”特展上,有一件非常能体现古代丝路交流能力的宝物:瑞典Helg 佛像。这尊佛像只有8.4厘米高,于1954年出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以西Helg 岛上的九世纪遗址中,根据形制推测是六世纪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的作品。出土地和原产地的距离相差超过5000公里,让它成了近代以前已知传播最远的佛像,也是丝路真实存在的铁证。

作为大英博物馆的年度特展,“八方丝路”用了很多展品来阐述英国等欧洲国家和丝绸之路的关系,不过由于中国在丝路上的核心地位,和中国相关的文物展品也非常丰富。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其实早在西汉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了,直到明清时期都还在使用,只是在汉唐时期的文化交流在史书上非常亮眼,而且文物众多,所以被人广泛铭记。

传丝公主画板。大英博物馆 藏

传丝公主画板上的丝路故事

大英博物馆最有名的一件丝路文物,是在新疆和田地区一座废弃寺庙里出土的传丝公主画板,它是丝绸之路上文化技术传播的直接证据,因为画面的内容是讲述丝绸技术从中原地区传播到于阗国的故事。这个画板和电脑键盘差不多大,大约是在公元600年至800年之间,也就是中原地区的隋唐时期绘制出来,可能是说书人的工具,拿着它给别人讲故事。它上面画了四个人,画板正中间戴着头冠的女子就是画面的主角——传丝公主。从左往右看,第一个人正拿手指着公主的头饰,而公主右侧那个盘腿坐着的人有四只手,手里拿着纺梳和梭子,应该是掌管丝绸的神。画面中最后一个人正在纺织。

这个画板上的故事被记载在了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所以后人才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古代的于阗国在今天新疆的和田一带,这里是产玉的地方,本来不产丝绸,但丝绸是丝路上最赚钱的产品,于阗国王就希望自己也能制作,那怎么办呢?他听说东方的“东国”有丝绸原料,也就是桑树和蚕宝宝,就派使者去花重金求取,但是东国国君一口回绝。

于阗国一看这情况有点犯难,随后启动另一个计划,那就是派人提亲,厚礼迎娶东国的公主。东国的国君同意了这门亲事。然后于阗国的迎亲使者私下给公主传消息,说我们没有桑蚕,你如果能带来那是再好不过了。结果这位公主就真的帮于阗国找到了“蚕宝宝”和桑树种子,然后放在了自己的头冠之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画板上的第一个人要用手指着公主的头冠了,就是在告诉看画的人,快注意,这头冠里有秘密。等到迎亲团带着公主准备出关离境,士兵仔细搜查每一个人和每一件行李,生怕有人带桑蚕出境,但公主的帽子没人敢搜,于是就这样把“蚕宝宝”和桑树种子带了出去。从那以后,于阗国就有了丝绸。

不管传丝公主在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其人,丝绸技术的确从中原传到了于阗国。根据对和田地区尼雅遗址的考古调查,早在汉晋时期当地就已经有桑树和蚕茧。古人记载于阗国这个地方“气序和畅”,就是说气候温和舒畅,环境适合栽桑养蚕,所以于阗国后来成了丝绸之路上的丝绸交易中心之一。

到了唐代,于阗国生产的丝绸已经远近闻名,甚至大量往中原销售。直至今天,和田仍然是新疆的丝织业中心。

多件唐代文物在英国收藏

大英图书馆是英国的国家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拥有超过1.7亿件馆藏。在这大量的馆藏之中,有一批来自中国的至宝,那就是20世纪初流入英国的敦煌藏经洞文书。其中就有敦煌全天星图和唐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

敦煌全天星图也被称为敦煌星图甲本,是人类已知最古老的完整星图。它长约3.9米,大约绘制于七世纪后期,全卷分为两段,前半部分是26幅云气图,是唐代学者李淳风撰写的云气占卜书。后半部分是十三幅星图,一共绘有1345颗恒星。如果把十二幅星图围成一圈,再把天顶的北极星图放在最顶上,就可以看到古人眼中的整个天穹。这样绘制精细,内容完整的星图,比欧洲的同类作品要早大约八百年之久。

唐咸通九年《金刚经》则是一卷长5米,宽27.6厘米的大长卷。金刚经的内容是佛祖在讲述佛法。

这卷经书是大英图书馆的最重要的古代藏品之一,因为这幅精美的画作和后面的经文根本不是画出来或写出来的,而是印刷出来的。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类传播知识非常困难,哪怕是拥有成熟文字和纸张的古代中国,人们复制文件也只能靠手写,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后来就有人结合了两个中国传统技术:印章和拓片,把印章做得很大,然后用拓片的方法去印,就成了雕版印刷术,这样可以迅速复制大量文字,对文明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虽然目前人们并不知道印刷术发明的具体时间,但是大英图书馆收藏的这卷敦煌出土的金刚经,卷尾写上了印刷时间:唐懿宗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这个具体的印刷时间让它成了全世界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印刷品,象征着人类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也让这卷经书成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中国文物之一。

工艺巨制唐代缂丝

日本的京都国立博物馆藏有传世最大的唐代缂丝作品——“当麻曼陀罗”。

缂丝又称“刻丝”,其特色是纬线并不横贯全幅,而是仅在需要时与经线交织,称为“通经断纬法”,其作品正反面如一,是古代最复杂的纺织工艺。当麻曼陀罗的长宽均约为四米,一厘米有二十根经线,工艺十分复杂,据修理时进行的推断,制造这么一件作品大概需要8年时间,别说在唐代,就是放在现代博物馆的展厅里,也是巨无霸级别的展品。

如此巨大的作品为什么是丝路文化的重要宝物呢?首先,缂丝工艺源自中东地区,在中国发扬光大。第二,画面上的内容来自佛教净土宗的《观无量寿经》,讲的是古印度的佛教故事。第三,当麻曼陀罗这件缂丝作品和敦煌148窟壁画的时间大概都是八世纪后期,风格也接近,但细微处还是有很多差异,见证了唐代宗教绘画的不同版本。第四,这件作品制作于八世纪后期,可能是遣唐使带回日本的,一直被保存在奈良的当麻寺。当麻曼陀罗这一件作品连接了中东、印度、中国唐朝以及日本,堪称是丝路文化交流史上的重磅作品。

文图来源《贵阳日报》

编辑:黎 荣

编审:吴 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我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做俘虏!” 1952年1月,韩军在洞子山阵地再次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负责...
原创 明... 首先,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一个问题:明朝的都城在朱瞻基执政期间究竟在哪儿?许多人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原创 庞... 春风轻轻掠过涪城那古老的城墙,带着晨雾和若隐若现的神秘气息。在这座充满历史传奇的古城中,一场扣人心弦...
原创 李... 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迅速恢复并进行了重建,组成了7个师,师长分别为: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彭雪枫、李...
原创 清...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最长寿的王朝之一,从1644年入关到191...
原创 孙...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江东孙家的三代主公作了这样的评价:“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地势险要而民众归附...
原创 户... 自始皇以来,历代帝王共计408位,其中最后一位甚至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户口,这位处境颇为尴尬的皇帝就...
原创 顺... 只要提到顺治帝,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两个关键词:独宠董鄂妃,以及年仅24岁早逝(或传闻出家为僧)。尽...
原创 王... 壹·将门虎子 王忠嗣出生于公元705年,年纪比安禄山和史思明都小两岁。他的家族属于太原王氏,是中国...
原创 韩... 偷来的永远是偷来的!长期以来,韩国非常喜欢将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当成自己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取得几次申...
原创 结... 秦朝与汉朝的军功制度都相对公平,封爵的标准也很明确,像斩杀敌将、歼灭敌军多少都能根据战功直接获得晋升...
“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圆满落幕... 为了让少先队员们更好地了解家乡古色文化,传承吉水历史记忆,团县委、县少工委联合县博物馆精心筹备“红领...
原创 太... 来到金陵(南京),洪秀全和杨秀清带着雄心壮志,太平天国的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回想当...
原创 五... 我们在观看解放战争相关影视剧时,无论是《大决战》电影电视,还是《解放》《换了人间》这些重量级的战争大...
原创 庞... 百年三国史,英雄情深。 时光倒流至东汉末年,帝国中央腐化不堪,黄巾起义猝然爆发,东汉王朝步入了名...
原创 若... 《——【·前言·】——》 隋朝灭亡前,河北有一人,自封“夏王”,李世民与他交锋,只一战,就断了他改朝...
武汉中山公园征集抗战胜利80周... 极目新闻通讯员 朱芳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汉受降堂是抗日战...
原创 刘... 刘备与公孙述,这对曾经的同窗好友,他们的友情究竟是纯粹的,还是有些“塑料”?让我们通过一系列事实来深...
美国这个世界霸主,真的比西班牙... 打开世界历史地图,能看到不同时代的“老大”留下的痕迹。 16世纪的西班牙Z显眼,欧洲版图连着重叠的中...
一枚光绪元宝里的清末风云:近代... 案头摊开一方素帛,一枚银圆静静卧在中央。银质的胎体已染上古旧的铅灰,边缘的齿纹还留着机器压制的清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