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退守台湾省,谁出的主意?蒋介石之前又是谁在管理台湾省?
迪丽瓦拉
2025-09-22 20:04:03
0

能说服一向独断专行的蒋介石决定退守台湾的人,绝对是个智囊高手!

1949年,蒋介石盯着眼前桌上的国内地图,眉头紧锁。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拥有充足兵力和装备的国民党军队会接连败退。局势越发不利,国民党在大陆难以取得战略主动权。可让蒋介石向毛泽东投降,简直不可能。此时他必须为自己找到一条后路,但这条后路到底在哪里?

心中烦闷难解的蒋介石决定出去散步,借此冷静头脑,回来后再想对策。

正是在这时,他意外遇见一位关键人物,这人给了他一个极具远见的建议:退守台湾。你知道这人是谁吗?而蒋介石正式迁台之前,又是谁在台湾默默管理着一切?

给蒋介石出谋划策的人名叫张其昀,字晓峰。张其昀才华横溢,早年由陈布雷引荐给蒋介石认识。

蒋介石非常欣赏张其昀的才干,更重要的是,张其昀的政治理念和蒋介石高度契合。陈布雷自杀后,蒋介石直接任命张其昀接替他,留在自己身边。

正当蒋介石为找不到退路而焦虑时,恰巧遇见了张其昀。

见张其昀向自己恭敬行礼,蒋介石心里暗想:晓峰不仅是知名地理学家,还曾在哈佛大学专攻“国家战略学”,不知道他对当前形势有何高见?

蒋介石与张其昀并肩而行,问道:“晓峰,如今形势严峻,你有什么退守的建议?”

张其昀立刻明白了意思,沉思片刻答道:“蒋委员长,鄙人认为,退守台湾是最佳方案。”

蒋介石点了点头,的确他也想过退守台湾,但同时还考虑过海南和西南地区,这三个选项让他难以抉择。

在他看来,西南地势险要,秦岭、长江三峡及横断山脉构成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此外,西南作为抗战发源地,象征意义重大,若能长期坚守,将成为阻碍共产党战略扩张的“钉子”。

蒋介石便继续问:“那为什么不选择西南?”

张其昀解释说:“西南确实地利优越,过去您曾将中枢机构迁往重庆、成都。然而共产党攻势凶猛,西南实力派立场动摇,长期据守难以保证。就如刘备和诸葛亮昔日寄希望于蜀地,最终却陷入‘乐不思蜀’的困境。”

这番话让蒋介石认可,虽然西南有优势,但当前环境下并非理想选择。

蒋介石又问:“那海南呢?和台湾同为岛屿,且有琼海海峡为屏障,为何不选海南?”

张其昀恭敬答道:“海南和台湾类似,但琼海海峡比台湾海峡更窄,防守难度较大。共产党军力壮大后,必将发起攻势,届时形势会更加严峻。”

察觉蒋介石仍有疑虑,张其昀继续陈述退守台湾的诸多优势:

“委员长,台湾地处东南,资源丰富,迁入岛上后,军需民需均可保障;其次,台湾交通便捷,‘日据’时期工业发展完善,若善加经营,经济无忧。”

他顿了顿,见蒋介石神色未变,便接着说:

“台湾海峡为天然屏障,易于防守,且台湾位于太平洋西缘,掌控太平洋西部航道,能作为远东防线,便于争取美国援助,增强防御能力。”

听完这些,蒋介石眉头逐渐舒展,点头示意张其昀继续。

张其昀又说道:“此外,台湾曾被日本统治半个世纪,居民对国民党有一定认同感,合理利用此心理,有助稳定岛内局势;再者,台湾孤悬海外,共产党渗透困难,不易被瓦解。”

此时,蒋介石已基本下定决心。随后,他开始将国民党的“党政军财文”核心机构陆续转移至台湾。

然而,这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疑问:蒋介石去台湾前,究竟是谁在管理台湾,使得迁移如此顺利?

这位在蒋介石退守台湾前,将台湾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关键人物,同样堪称“神人”。

1945年,日本投降后撤军,台湾陷入无人接管的尴尬局面。

蒋介石先后派遣陈仪、魏道明接管台湾,但两人都未能有效管理岛内事务。

于是,蒋介石改派自己心腹大将——陈诚接掌台湾。

与前任不同,陈诚极力缓和国民党军队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多年研究共产党后,他总结出其赢得民心的关键在于善于调和军民关系。

陈诚抵达后,首先制定了一系列亲民政策,缓和军民矛盾。

随后,他发动军队和民众一起推动土地改革,发展工农业,带领台湾逐步走向稳定和繁荣。

正是陈诚的努力,使得蒋介石后来决心退守台湾时,能顺利将国民党核心机构迁移过去。

参考资料:

[1]《国民党迁台首倡者张其昀》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

[2]《陈诚:经营台湾》 看历史[2009年第12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公元前600年,希腊哲人米利都的泰勒斯在自家小屋里逗猫。当他用琥珀摩擦猫毛时,惊讶地发现那块琥珀竟能...
原创 原...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甚至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深远。这场政变不仅震动了...
原创 大... 当年大禹带领人民平定水患后,根据山川的走势和江河的脉络,将天下分为九个大区,分别是冀、兖、青、徐、扬...
原创 玄... 唐朝初年这场“玄武门之变”,很多人以为是李世民单纯的“弑兄逼父”。 但问题是,李渊好歹是开国皇帝,...
原创 超... 上海这座城市,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中隐藏着数量不小的日本人群体,他们不是来旅游...
原创 2... 731遗址的阴风似乎在不断哀嚎,通道里发出嗡嗡的声音;那把曾经用来切割人体的锯骨刀依然泛着银光,刀面...
原创 曹... 有人说:“亲戚,是在某些场合不得不出现的人。” 也有人说:“富贵时,亲戚围绕;贫贱时,亲戚远离。”...
原创 精... 唐朝的军队曾经横扫四方,威震敌国,但在安禄山的叛乱中却败给了叛军。为什么唐朝曾经精锐的部队,在野战中...
原创 刘... 吕后曾经邀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刘盈,这个故事表面上看很合理,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商山四...
原创 清... 公元1644年,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
原创 清... 清朝时期,长白山下的乌拉衙门负责将贡品送到皇帝的面前。然而,有一位新上任的总管在送红蘑贡品时,差点被...
原创 同... 唐高祖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由于儿子李世民的存在,在所有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中,他显得有些黯淡。明成...
原创 韩... 提到我国的兵家大师,韩信绝对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人物。韩信一生未曾败北,公元前204年,在井陉之战中,他...
原创 蜀... “论功行赏”,这句老话讲的就是,想要得到奖励,就得靠真本事。三国时期,正是这样一个现实的时代,能打胜...
原创 传... 在民间的演义小说中,尉迟恭曾三次救过唐太宗李世民的命。 第一次发生在李世民和王世充交战期间。当时,...
原创 诸... 诸葛亮和司马懿,究竟谁更强呢?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历史学者和普通百姓的热议。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
原创 “... 1、首先我们来谈谈诸葛亮。如果他不是长得那么帅,才华也没有那么出色,他可能就不会比庞统更厉害。我们说...
原创 他... 《三国演义》虽然内容精彩,但毕竟是一部小说,与真实的历史有一些差距。今天要介绍的人物是汉末三国时期的...
原创 汉... 汉献帝的第一任皇后是伏皇后,而第二任皇后则是曹操的女儿曹节。曹操虽然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权...
原创 韩... 交马而语,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骑在马背上谈话。在古代的战争中,并非所有的战斗都是急速冲杀。往往在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