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3000年草鞋,被证伪?西方伪史论全面崩溃!
迪丽瓦拉
2025-09-22 20:04:23
0

1799年7月15日,一块看似寻常的石碑在埃及罗塞塔港的尘土中被发现,它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罗塞塔石碑。这块石碑的非凡之处在于,它同时镌刻了三种文字:古埃及象形文、世俗体(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这一发现,成为了解锁古埃及文明奥秘的“金钥匙”,最终帮助学者们在19世纪破译了长眠数千年的象形文字。时至今日,当我们回望这一历史性发现,罗塞塔石碑不仅是埃及文明的瑰宝,更象征着一种科学探究精神:即依靠多重证据、跨文化参照和严谨的学术接力来还原历史的真相。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种与此精神背道而驰的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或“伪史论”——在网络空间中不时涌现。这些论调往往以一种极端化的姿态,试图全盘否定某些人类文明的过往。无论是将中华三皇五帝一概斥为神话的“中华伪史论”,还是宣称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皆为后世伪造的“西方伪史论”,其本质都是对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消解,用情绪化的阴谋论取代严谨的证据链。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流传于部分圈子中的说法:“西方为了维护其历史叙事,不允许对埃及出土的草鞋进行碳-14年代测定。”这种论断看似“颠覆”,实则不堪一击。事实上,对古埃及有机物进行放射性碳定年是考古学界的常规操作。例如,在2011年第七届“尼罗河谷纺织品”研究组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Radiocarbon dating and colour patterns of Late Roman to Early Medieval leather shoes and sandals from Egypt》中,研究人员就明确记录了对一双藏于安特卫普的埃及草鞋(藏品编号 inv 1476-03)进行的碳-14测定。结果显示,其年代有95.4%的概率落在公元前1970-1760年之间,精准地指向了埃及中王国时期。此外,荷兰考古学家安德烈·费尔德米尔的专著《图坦卡蒙的鞋子:古埃及鞋类研究》,更是对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81件鞋履进行了详尽的分类、材质和工艺研究。这些公开的学术成果,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不让测碳14”纯属臆想。

这类“伪史论”的核心谬误在于,它们将历史研究描绘成一场零和博弈,似乎承认其他文明的辉煌,就是对本国文明的贬损。更有甚者,将这种怀疑论包装成一种“打破西方话语霸权”的“深刻”行为。然而,这种逻辑在当今全球化的现实面前显得尤为苍白和错位。

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到,历史研究的进步,离不开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当我们审视当今的国际格局,不难发现,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与包括埃及、希腊在内的世界各国展开合作。埃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也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新成员;希腊同样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正为文化和学术交流铺就坚实的道路。中国学者不仅在希腊建立了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还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等地与当地考古团队并肩工作,共同发掘和保护人类的共同遗产。

这种合作,本身就是一种最有力的“话语权”构建。话语权并非通过割裂与对抗、或是在网络上散播未经证实的阴谋论来获得。它恰恰是通过积极参与、专业贡献和建立平台来实现的。自2013年起,每两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考古论坛”(SAF),已成为全球考古学界的一大盛事。世界顶尖的考古学家齐聚上海,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共同评选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考古发现。这难道不是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参与构建新时代全球历史叙事体系的有力实践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打破旧有标准”的自信与开放。

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从罗塞塔石碑的破译,到今天全球学者在埃及的联合考古,再到上海的“世界考古论坛”,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清晰的脉络:唯有秉持科学、理性、开放的态度,尊重证据,通过对话与协作,我们才能更接近历史的真实面貌。

面对甚嚣尘上的“伪史论”,我们需要的不是以一种极端去反对另一种极端,更不是退回到猜疑与隔绝的壁垒之后。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科普、更普及的科学精神教育,以及对学术研究的尊重。正如罗塞塔石碑上的三种文字,它们虽形态各异,却共同记录了同一段历史,最终在不同文明的学者手中合璧,拼凑出完整的图景。这或许是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世界历史和文明交流,最有力的隐喻。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文明的深刻理解,也源于对其他文明成果的尊重与借鉴,最终在与世界的平等对话中,彰显自身的独特价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盗墓是一个既让人忌讳又让人好奇的话题。人们忌讳它,因为在迷信中,墓地常常被认为是阴气重的地方,担心会...
藏经洞的发现与失落:再现敦煌旧... 撰文/罗华庆 供图、支持/国家图书馆 敦煌研究院 历史古迹的永远遗失彰显了敦煌旧影的弥足珍贵,这些图...
原创 司...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争霸的历史故事。在这本书中,最聪明的人物往往被大家提到的就是诸葛...
原创 老... 1986年,乌克兰顿涅茨克火车站。当时,乌克兰还属于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 在70年代初期,...
原创 秦... 2000多年前的一个日子里,一个衣着华贵、容貌秀丽的女子,站在高台上等待着她的爱人。远处,传来雷鸣般...
原创 曹... 自从刘备投靠曹操后,他经历了很多的失败,特别是在下邳之战中,更是被吕布打得大败,妻儿老小也都被俘虏。...
原创 河... 王莽,一位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人物,常常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穿越者”。回顾他的一生,许多行为都显得超乎寻...
原创 顺... 顺治皇帝大概率是出家了,从清朝贵族后续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似乎能够推测出这一点。 顺治皇帝,名爱新觉...
原创 雍... 雍正帝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用五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这五个字让姜维听后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提到...
原创 刘... 曹操阵营中,谁最具远见呢?小编认为,那个人就是荀彧。他其实最忠诚于汉室,并且最早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
响亮回答“长江意味着什么” 高蒙河 纪录片《因为长江》剧照。 资料图片 “原来长江到了宜宾才叫长江”“文字出现前,古人竟会在巨...
原创 比... 秦桧的一句“莫须有”,让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变成了刀下的冤魂,同时也成就了岳飞流传千古的英名。...
原创 成... 成蟜很可能是外戚势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史记》记载,成蟜在进攻赵国时起义造反,战败后逃往赵国。那么在当...
原创 曹... 曹操一生有两件事令他深感遗憾,一个是错放了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杀了本应放过的人。 在三国那个群雄逐鹿...
原创 霍... 霍去病射杀李敢之后,表面上汉武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便轻松地掩盖了这件事。但仔细...
原创 秦... 秦王子婴是秦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是秦朝的最后一任帝王。赵高在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原本有意自己称帝,...
原创 努...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死于乱军之中。时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
原创 秦...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了大秦的基业,开启了他作为秦王的传奇。而在公元1661年,康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