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是一个既让人忌讳又让人好奇的话题。人们忌讳它,因为在迷信中,墓地常常被认为是阴气重的地方,担心会沾上不干净的东西。然而,另一方面,墓中有时确实埋藏着极其珍贵的宝物,这种神秘感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对盗墓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在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个人,他直接将清朝的慈禧和乾隆的墓盗了,甚至不再是偷偷摸摸的盗墓,而是直接用炸药炸开墓门。这种做法简直是明目张胆的抢劫。而且,他在进入慈禧的墓时,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抢走了慈禧的裤子。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人——孙殿英,以及他和慈禧墓的故事。
孙殿英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人物。十九世纪末,他出生在河南省永城的一个小村庄。孙殿英从小就非常放荡不羁,甚至可以说是不务正业。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赌博,最好的朋友都是一些当地的恶棍,而他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开赌场,闲暇时还做一些偷盗、坑蒙拐骗的勾当。
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今天,孙殿英早就被抓进监狱了。但在当时正值乱世,孙殿英反而过得很滋润。后来,他带着一群狐朋狗友选择参军,认为在军队中可能会有更多赚取财富的机会。
果然,孙殿英在军中并没有闲着,他依旧继续着自己的不法勾当。由于当时的军阀割据,根本没有人管得了他,于是他聚敛了大量财富。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孙殿英还私自招募士兵,扩充自己的势力。
随着手下士兵越来越多,军阀张宗昌注意到了他,认为这个人可以为自己所用,于是邀请他投靠。孙殿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张宗昌的军队。张宗昌为了安抚他,还特地调了一批士兵给他,并封他为师长。
然而,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北伐战争爆发,孙殿英很快就被卷入其中。在战争中,张宗昌大败,孙殿英为了保命带着军队逃到遵化,眼看着全军即将覆没,他立刻决定投降国民党。令人没想到的是,蒋介石不仅没有追究他过去的行为,反而封他为军长。这个从市井小混混起家的军阀,居然一跃成为了集团军的军长,这让孙殿英欣喜若狂,然而他一心求财的本性并未改变,他开始对清东陵的宝藏产生了兴趣。
清东陵是清朝皇帝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城的东面,所以被称为“东陵”。其中最著名的两座陵墓分别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墓,整个建造过程长达九年,花费了超过两百万两的白银。裕陵的最大特点是浓重的佛教色彩,受父亲雍正皇帝影响,乾隆皇帝痴迷佛教,因此在裕陵中放置了大量佛像和佛教贡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墙壁上刻的佛经,很多都是用梵文写成的。至今,墙上的一些佛经仍然无法解读,显示出当时所投入的巨大精力。
除了裕陵,清东陵中另一个豪华的陵墓是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定东陵的修建开始于同治十二年,到光绪五年才完工,历时六年,虽然比裕陵少了三年,但它的花费却是裕陵的两倍多,总共用了五百多万两白银。除了建筑费用,陵墓中的珍宝也数不胜数。根据李莲英的回忆,慈禧太后的珍珠凤冠上的一颗珍珠就价值一千万两白银,更不用说其他奢华的陪葬品了。
面对如此价值连城的宝藏,孙殿英怎能不心动呢?
当孙殿英成为军长后,他听说了清东陵藏有无数宝藏,于是便以军事演习为借口来到慈禧的定东陵附近,并将周围的区域封锁。虽然一些守陵人员和当地士兵察觉到了他的意图,但在利益面前,孙殿英毫不顾忌,他以演习可能遭遇危险为由,把这些人赶走。接下来,孙殿英便遇到了问题——如何进入慈禧的墓呢?因为慈禧墓为了防盗,防备措施极为严密,想要打开墓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到眼前就有宝藏,孙殿英决定不再犹豫,他直接让士兵埋设炸药,将墓门炸开。
炸药的威力果然有效,孙殿英成功进入了定东陵。当他打开慈禧的棺椁后,惊讶地发现慈禧的寿衣竟然是用金丝编制的!孙殿英从小就混迹市井,对于珠宝之类的物品并不敏感,但对于黄金,他一眼就能认出来。于是,他首先抢走了慈禧金丝做成的衣物,接着又开始抢夺其他的宝物。
这一事件一经曝光,孙殿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在传统文化中,死者应当受到尊重,盗墓这种行为无疑是极为丧失人性的。整个国家的人民都在声讨孙殿英,认为他这种行为不道德。
然而,在全国的声讨声中,孙殿英却通过盗墓得到的财富贿赂了许多国民党官员,甚至连蒋介石也收到了慈禧的夜明珠。最终,孙殿英并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国民党政府只是象征性地处理了他手下的一些人,显示出当时政治的腐败。
此后,孙殿英被人们称为“东陵大盗”。其实从一开始,孙殿英投军并不是为了正当目的,他从小就爱赌博、骗财。在他的眼里,只要能赚钱就值得做,所以他在军中也是通过做生意赚取财富。等到张宗昌失败后,孙殿英投靠国民党只是为了保命,而保命的目的依旧是为了赚钱。而盗墓,更是他为财富所作的手段之一。可惜他不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在道德底线的反复跨越最终导致了全国百姓的唾弃。后来他因汉奸罪被抓捕,病死在狱中,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