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给我和大姐拍个照。” 陈赓的声音还未到,身影已先行一步。
听到这熟悉的大嗓门,周总理不禁笑着摇头:“陈赓啊陈赓,真是没变……”
陈赓迈着大步走进西花厅,面对周总理,露出灿烂的笑容:“让大姐等一下,我马上就来,今天这么特别的日子,不拍张照怎么行!”
这时,邓颖超从屋里走了出来,闻声说道:“谁找我?”话音未落,便见陈赓出现在眼前。
邓颖超见到陈赓,亦忍不住笑了:“我说是谁呢,原来是你这个‘活宝’!”
陈赓带着一贯的笑意,亲切地打招呼:“小超大姐,快来,咱俩单独拍一张照吧。”
陈赓那孩子气的要求引得大家哄然大笑,周总理笑得最为开心。他看着陈赓,带着玩笑的口吻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这副耍宝的性子真是没变。”
“改了还能叫陈赓吗?”陈赓嘴角扬起,反问道。
“确实,改了就不叫陈赓了。”邓颖超笑着点头,随后应陈赓要求,与他一同拍了一张照片。
“你们先去忙,等照片洗出来,我亲自给你们送过去。”陈赓说完,转身急匆匆地离开了。
陈赓与周总理的缘分,可谓充满了戏剧性。那是很久以前,周总理刚从海外留学归来,抵达广东,受命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在周总理任教的初期,恰好有一次,他与教官一同巡视宿舍,意外地遇见了正在表演默剧的陈赓。陈赓用他那幽默的表演赢得了周总理的笑声,也正是在那一刻,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陈赓生长在军事世家,他的祖父曾跟随曾国藩征战四方,荣获“武显将军”的称号。陈赓自小便对刀枪武艺情有独钟,年仅13岁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文人的道路,投入湘军。然而,湘军的腐败和封建作风让年轻的陈赓心生失望。
1921年,陈赓脱离湘军,开始独自闯荡社会。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他接触了毛主席等革命先辈,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发。1922年,陈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投身于革命事业。为了提升军事才能,他潜心钻研,1924年顺利考入黄埔军校。
陈赓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周总理的麾下,成为他的部下。两人既是师生,又是战友,彼此有着深厚的情谊。而他们共同的爱好——话剧,也使他们的关系愈加紧密。
与周总理的深厚友情,陈赓始终铭记在心,尤其是在艰苦的长征岁月中。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红军主力被迫开始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陈赓与周总理同在队伍中,彼时,陈赓的上级是彭老总。
彭老总为人直率,脾气暴躁,陈赓对他深感敬畏。某日,彭老总突然大发雷霆,气得满面通红,他对自己的警卫员怒吼道:“这支队伍里竟然找不出两个医生?就连发烧昏迷都没办法处理?”
陈赓走近时,看到彭老总气急败坏,便立刻询问旁人:“怎么了,谁又惹彭老总生气了?”
“周总理烧起来了,现在昏迷不醒。我们没有医生,大家都搞不清楚状况,彭老总急坏了。”旁人低声回答。
得知周总理发烧昏迷,陈赓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彭总,我曾学过医,让我去看看吧。”
彭老总上下打量了陈赓一眼,只见他神情严肃,毫无平日嬉笑的模样,便冷静地问:“你有把握吗?”
“有点猜测,得看情况。”陈赓答道。
彭老总点点头,示意他赶紧去。陈赓经过周总理身旁,迅速分析并采取了措施。他指挥战士们用油纸袋装雪,为周总理降温。
经过一番忙碌,数十名战士辛勤往返,将雪送到了周总理身边,终于将他从死神手中夺回。尽管周总理的命保住了,但身体依然虚弱不堪。彭老总命令陈赓:“一定要把他带出这片草地。”
于是,陈赓和队员们冒着艰难的环境,硬是经过七天七夜,将周总理护送了出来。这段深厚的情谊,周总理一生铭记。
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党中央的情报工作尚未完善,周总理提出了建立情报部门以确保中央的安全,这也导致了著名的中央特科的诞生。1927年9月,党中央选派了一批党员前往苏联学习特工技能,陈赓便是其中之一。
归国后的陈赓被任命为中央特科科长,开始潜伏在隐秘的战线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培养情报人才,他开办了培训班,把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倾囊相授,几乎可以说是亲手搭建了中央的情报网络。
陈赓与邓颖超的相识,也是充满了趣味。当时,邓颖超因参与反对“五卅惨案”的抗议活动,在上海遭到国民党通缉。根据组织安排,她乘火车前往广州与周总理汇合。
得知这一消息,周总理心中大喜,但因工作繁忙,夫妻二人一直聚少离多。得知邓颖超将到,陈赓主动请缨,负责接她:“放心,我一定安全带回嫂子。”他说着,拍了拍胸口,郑重承诺。
周总理将自己珍藏的邓颖超照片交给了陈赓,叮嘱他凭照片认人。陈赓拿着照片,早早赶到了火车站,焦急地盯着每一位下车的人,直到最后一个旅客离开,他依然没看到邓颖超的身影。
失望之际,陈赓匆匆返回找周总理:“你这照片太旧了,我根本认不出嫂子。”周总理和身边的人相视一笑,周总理轻声道:“我就知道他会把责任推给我。”
陈赓站在周总理面前,尴尬地笑了笑,而对面的邓颖超也迎上了陈赓:“好啊,陈赓,连嫂子都接不回来,还想怪我。”周总理听后笑得前仰后合。
陈赓的厚脸皮让他一度羞愧难当,赶紧逃出了屋子。然而,这段趣事,成为了他们三人之间的一份永恒的回忆。
在多年后,陈赓仍然像个孩子一样,向邓颖超请求合影,这样的行为逗得周总理和邓颖超捧腹大笑,连周总理的秘书也忍俊不禁。“原来大将军在你们面前也能像个孩子。”秘书调侃道。
“我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风雨,陈赓的性格真好。”邓颖超笑着点点头。
然而,正是这个充满活力和幽默感的陈赓,终究未能逃过命运的安排。1961年,陈赓因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
当周总理得知此事时,心情无比沉痛。他立即打电话到治丧委员会,要求等他亲自回到北京后再举行追悼会。第二天,周总理搭乘飞机返回北京,亲自主持了陈赓的葬礼。陈赓的骨灰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