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鼠疫曾造成欧洲2500万人遇难,晚清如何在60多天内消灭鼠疫?
迪丽瓦拉
2025-09-23 10:03:46
0

当14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在数年间夺去2500万条生命时,人类在瘟疫面前如同蝼蚁般脆弱。而1910年深秋,当同样凶险的肺鼠疫随皮毛商队悄然侵入中国东北,死亡阴影瞬间笼罩大地——死亡人数在短短数月内突破6万,哈尔滨傅家甸每日丧命者逾百人,棺材铺前哀嚎震天。

黑云压城:东北沦陷,死亡肆虐

烈性瘟疫突袭:1910年10月,满洲里报告首例鼠疫患者,病源指向俄国西伯利亚旱獭捕猎区。这场由捕猎、运输带出的肺鼠疫传染性极强,经呼吸道即可传播。

死亡蔓延如野火:瘟疫沿铁路飞速扩散,哈尔滨、长春、奉天相继沦陷。史料记载,仅傅家甸一地,疫情高峰时每日死亡超百人。官方统计最终死亡人数达6万余人(据《东三省疫事报告书》),民间估计或更高。

国际危机四伏:日俄以保护侨民为名,觊觎东北防疫主导权,甚至威胁出兵干涉。清廷若不能迅速控制疫情,主权将面临严重挑战。

临危受命:现代医学的曙光

伍连德星夜驰援:1910年12月,年仅31岁的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被清廷紧急任命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顶风冒雪奔赴哈尔滨。

科学诊断破迷雾:伍连德力排众议,顶住巨大压力,通过中国近代史上首例病理解剖,确证病原为烈性传染的肺鼠疫,而非传统认知的腺鼠疫(《伍连德自传》)。这一诊断成为精准防疫的基石。

雷霆手段筑防线:

严格隔离:将哈尔滨划分为不同区域,设立隔离营,切断传染链。

口罩革命:设计并强制推广“伍氏口罩”(以纱布和药棉简易制成),大幅降低飞沫传播风险。

交通管制:封锁疫情严重地区,严格控制铁路运输,人员流动需持通行证并接受医学观察。

焚烧疫尸:面对传统土葬阻力,伍连德上书清廷获特批,在傅家甸首次大规模集中焚烧疫尸,彻底消灭传染源。

众志成城:国家意志与民众觉醒

清廷罕见高效:摄政王载沣罕见地给予伍连德全权支持,打破官僚掣肘。清政府紧急调拨财政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展现出危机下的动员能力。

国际协作援手:北洋医学堂、协和医学院等机构医护人员以及部分外国医生(如法国医生梅斯尼,后因防护不足感染殉职)纷纷支援前线。

社会力量参与:地方士绅协助管理隔离区、维持秩序、安抚民众,成为官方防疫的有力补充。民众在科学宣传和严令下,逐渐接受并配合防疫措施。

奇迹诞生:六十余日荡涤疫魔

死亡曲线陡降:在伍连德科学策略强力推行下,1911年1月底,哈尔滨疫情迎来拐点,傅家甸死亡人数锐减。

宣告胜利:1911年3月1日,哈尔滨首先报告24小时内无新增死亡病例。至4月底,东三省主要疫区疫情宣告扑灭。从伍连德抵达核心疫区到基本控制,仅用了60多天。

世界瞩目:1911年4月,清政府在沈阳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伍连德任主席。11国专家与会,会议成果丰硕,确立了许多现代防疫原则,中国防疫成就获得举世公认。《泰晤士报》等西方媒体纷纷报道这一“不可思议的成就”。

余响:现代防疫体系的基石

这场惊心动魄的防疫战,其意义远超一时一地:

现代防疫体系奠基:直接催生了中国第一个常设防疫机构——北满防疫事务管理处(后为东北防疫总处),伍连德任首任处长。中国拥有了系统化、科学化的防疫能力。

公共卫生意识觉醒:民众对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认识得到空前提升,科学防疫观念深入人心。

国际地位提升:中国首次运用现代医学成功抗击大规模烈性传染病,极大提升了国际地位,赢得了尊重。梁启超曾评价:“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伍连德)博士一人而已!”(《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

回望百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抗疫之战,伍连德的名字如灯塔般穿透历史的迷雾。他以科学为剑、以勇气为盾,在60余个昼夜的极限奋战中,不仅挽救了千万生命,更在人类与瘟疫的永恒斗争中刻下了东方智慧的印记。这场胜利证明,面对未知的恐惧,科学理性、果敢行动与国家意志的结合,终能驱散死亡的阴霾——这穿越世纪的启示,在人类命运与共的今天,依旧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1967年6月27日,陈坊仁将军在北京逝世,年仅51岁。得知这一噩耗,杨成武深感悲痛,泪流满面,亲手...
原创 当... 那天在博物馆看展览,玻璃柜里静静躺着几片碳化的竹简,导游说这可能是 "焚书" 时没烧尽的残片。看着那...
原创 太... 说起太平天国,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课本里的文字总带着点遥远的距离?但如果你仔细琢磨那段历史,会发现里面...
原创 首...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获得一...
原创 溥... 光绪皇帝的去世发生在1908年10月,紧接着慈禧太后的死也随之而来。这一连串的事件令众人感到错愕。光...
原创 清... 现在我们所知的张家口地区,包括蔚州和蔚县,实际上是同一个地方的不同称呼。但在清朝早期,这两者却是明确...
原创 1... 在1848年,石达开年仅17岁,却已经在贵县小有名气。他性格开朗、豁达,善于交友,颇具豪杰气概,深受...
原创 明... 明朝有位老人后半生仅靠两种食物维持,竟然活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128岁,这在现代也是极为罕见的。而如今...
罗政读《文史哲》(一):北周祖...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罗政 《攀附“周制”:北周祖宗的择定及其庙制的构建》一文,作者赵永磊,发文单位为中...
原创 在... 20世纪的欧洲历史上,有一段充满暴力与暴政的黑暗篇章,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由一个人的野心引发的——阿...
原创 按... 在电视剧中,武松单臂擒拿方腊的情节已经成为了经典演绎,但这其实并非《水浒传》原著中的描写。在原著中,...
长春人民广场时隔22年重新开放... 央视网消息7月21日8时,长春人民广场正式解除封闭,重新向市民开放。这座承载着长春近百年历史与文化记...
原创 斯... 在人们的印象中,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就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其实不然,在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之间还有...
【丝路之光·说宝】秦朝统一度量... 丝路漫漫,驼铃声声,马蹄得得。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文物遗迹灿若皎月、多如星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
原创 毛... 解放战争后期,毛主席曾公开尖锐地批评蒋介石,一语道破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蒋介石手下有三名大将,无论...
原创 日... 中国文化影响整个东亚地区,甚至还有一种说法称中国是日本人的祖宗。 实际上从日本的文化、习俗就能看到,...
原创 为...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一... 秦朝和隋朝的短命,虽然极为悲剧,但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一统大业却为后来的汉朝和唐朝铺设了基础,几乎可视...
跨越15年的冼村影像记忆 7月20日,广州的冼村旧改项目复建区最后两栋村屋拆除,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城市旧改标志性时刻。通过公共消...
原创 逃... 在《水浒传》的江湖图卷里,鲁提辖鲁达是一位出场就自带“暴力美学”的硬汉。他三拳打死镇关西,解救金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