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罗贵波刚刚担任军委办公厅主任三个月,就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被派往越南担任联络代表。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越南的领导者胡志明来到北京请求支持,尤其是希望获得在抗击法国的斗争中所需的帮助。基于此,上级决定派遣由韦国清担任团长的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负责军事建设和作战指挥,同时陈赓也被任命为特使。对于顾问团的职责,上级对他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要尊重对方,避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发号施令,切忌盛气凌人。
陈赓此时已经担任云南军区司令员,因此他率先前往越南,接下来,罗贵波、韦国清等人也陆续到达越南,开始着手工作。罗贵波的使命与其他人的有所不同,因为在当时国际社会尚未承认胡志明领导的政府,出于两党和两国之间通讯与交通极为不畅的考虑,上级认为有必要先派一位联络代表前去,建立联系,并携带工作组以促进两方之间的沟通。
至于为何选择罗贵波作为联络代表,可能是因为在北京可供调配的人才并不多,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外交能力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新中国刚刚成立,各大战区的工作井然有序,而在北京的将领数量本就有限,军队中的办事机构人员虽然不多,但却展现出极高的工作效率。罗贵波能够从军政委迅速升任军委办公厅主任,主要是因为他在北京休养的期间表现出色,同时在当时能力和资历都出众的军队干部并不多,大部分人都忙于各自的大战略工作未能抽调出来,加之军委持续健全机构,因此他得到了这一任命。
尽管罗贵波在解放战争期间一直担任纵队及军级职务,但由于西北部队的规模较小,并未设置兵团副职,因此无法与兵团级的将领相提并论。上级看中他的另一点是他曾参与过军调部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外交经验。尽管罗贵波的角色并不是大使,但对与外方的接触与交流也需具备相关的经验。上级决定他在越南的工作期限为三个月,目的是了解如何进行援助,完成任务后便可返回。因此,他携带一部电台,带着秘书、参谋和机要人员便启程前往。
就这样,罗贵波从担任军委办公厅主任到调离的过程可以说是匆匆而过。由于工作的需要,他被赋予了重任前往越南,负责如何给予越南援助,这包括粮食、武器装备、医疗、通信设备,以及部队整训等问题,同时还有师级、团级和营级的军事顾问,向他们传授如何作战,仅充当顾问而非指挥员等。
韦国清率领的军事顾问团主要负责军事事务,而罗贵波则担任联络员,全面负责其他事务。虽然最初的计划仅是停留三个月,但因形势变化,他在越南的驻留时间延长至整整八年。最终,上级决定他担任越南首任大使,并成立顾问团,让他担任总顾问和顾问团团长,从经济和军事两方面为越南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