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中是否知道余则成是潜伏者峨眉峰?我们从真实的历史背景来看,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即便余则成暴露了至少五个破绽,仅仅从大姑娘翠平冒充少妇这一点,吴敬中就已经看出了端倪。梅姐曾说,吴敬中年轻时在情感上也经历过风流韵事,丰富的经验使得他对此类细节并不陌生。他不动手抓捕余则成,并非因为余能带来玉座金佛和斯蒂庞克这些利益。事实上,吴敬中的妻子梅姐与她那位未曾露面的精明小舅子,都是这一领域的高手。李维恭曾经在东北与吴敬中一同工作,后来要除掉店小二许忠义,正因为许忠义知道太多。而余则成掌握的信息,也绝对不比许忠义少。吴敬中之所以不动手,是因为他深知,若抓了余,则可能会带来一连串更复杂的连锁反应。特工这一行,充满了此消彼长,抓了一个,敌人很可能立马派来两个,甚至在天津站还能再发展几个新的。
在这场谍战中,局势本就错综复杂。即便是吴敬中这样的人物,也曾经从我方“叛变”过去。沈醉的姐夫余乐醒和吴敬中都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过,后来回国都选择了叛变。吴敬中曾经叛变过一次,再转向也并没有太多心理负担。至于他是不是像程一鸣那样假叛变真潜伏,这点很难下定论。我们今天不讨论吴敬中叛变的真假,而是来探讨他为什么选择不抓余则成的原因。
余则成在吴敬中面前,态度有些许肆无忌惮。许多解释都显得敷衍了事,甚至通过提到已经坠机的戴笠,暗示吴敬中早该知情。吴敬中也不禁笑出了声,心想:“你找了个好靠山,就以为我拿你没办法了?”在这江湖中,不仅仅是刀枪相向,更多的是你情我愿的角力。特工的世界里,有时放过一个卧底,反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若吴敬中真的抓了余则成,他至少会得罪五个人,最严重的,无疑是他背后的老板戴笠。
戴笠眼中的余则成,是一位从青浦特训班毕业的优秀特工,经历过严格的训练,军衔和勋章都由他亲自授予。在戴笠眼里,余则成是值得信任的部下。而吴敬中如果抓了他,恐怕得给戴老板一个合理的解释。尤其是在余则成从吴敬中手中转变为峨眉峰的潜伏者后,吴敬中该如何解释?难道要说他是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那么谁又是朱,谁又是墨呢?戴笠是一个非常谨慎的用人之人,他对余则成的背景和能力做了深入调查。即便戴笠也查不出什么问题,但却被吴敬中发现了,显然这让他无法接受,甚至会怀疑吴敬中是否在借刀杀人。
如果吴敬中真的抓了余则成,另一个得罪的人就是毛人凤。按照保密局的规定,查获的赃物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给经费,另一部分上缴本部。而余则成曾从中统大员季伟民家中搜得两车赃物送到南京,毛人凤肯定会收走一部分作为“私货”。余则成抓季伟民,既是对中统的一次有力打击,也让自己赚足了面子和实惠。因此,毛人凤对他非常欣赏。假如吴敬中将他抓捕,必定会引发毛人凤的强烈不满。
此外,吴敬中不抓余则成,第三个不得不考虑的就是他自己的利益。余则成是否是峨眉峰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不能成为峨眉峰。如果吴敬中抓了余则成,保密局天津站可能会经历一场大换血,吴敬中的职位和利益将受到极大威胁,甚至可能一败涂地。吴敬中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更看重的是如何通过不抓余则成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抓了他,反而会丢了所有。
接下来,吴敬中必须面对的第四个“对不起”,就是他的叛变前的战友们。吴敬中虽然叛变了,但也未曾被彻底追杀,毕竟老战友们对他还有一份情谊。如果他彻底做绝,那就可能招来“打狗队”的报复。正如沈醉回忆录中所写的那样,“特科红队”的报复非常可怕,一旦决定制裁,后果非常严重。吴敬中清楚自己不能做得太绝,哪怕他最终被捕,也能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姿态,为自己辩解,说自己曾多次保护过余则成。
吴敬中不抓余则成,最后一个“对不起”,就是他对余则成个人的愧疚。毕竟,余则成在戴笠身边的日子过得相当好,而他把他带到天津站后,虽然余并没有觊觎吴敬中的位置,但的确为吴敬中带来了很多好处,还成为了他平衡其他中校之间关系的重要棋子。对吴敬中来说,余则成的价值远超过其他任何人。
因此,考虑到这些“对不起”,即便再给吴敬中一座玉座金佛,或一辆斯蒂庞克的轿车,他也绝不可能动手抓余则成。放任余则成,反而能为他带来更多的利益。而吴敬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潜伏者,是否值得信任,或许还有待争议,但至少可以确定,他是一个精明且善于处理人情世故的人,既不愚忠于老蒋,也没有仇恨潜伏者。在余则成和翠平面前,他像个保护人一样,而在马奎、陆桥山和李涯面前,他则像个老狐狸。
你认为,吴敬中如果抓了余则成,最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若他最终无法逃脱天津,他会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