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兵团旧事:两次差点命丧北大荒,初到北大荒的经历我记忆最深刻
迪丽瓦拉
2025-09-23 12:02:05
0

记不清确切的年份,但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一位和我有着相同知青经历的北大荒建设兵团战士。因为我们都有过知青的岁月,因此聊得十分投机。我们彼此交换了知青岁月的故事,他的经历颇为波折,而我也决定将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这位朋友叫廖小柯,是地道的北京人。那年,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一群热血青年一起,远赴遥远的北大荒,开始了自己的知青生涯。记得他曾讲述起离开北京的那一幕,车站上送行的人群异常庞大。父母们哽咽着、哭泣着,将儿女送上火车,依依不舍的场景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里。直到火车渐行渐远,送行的亲人们才慢慢散去,廖小柯的眼泪也悄然滑落。

坐了几天火车,再换乘汽车,车队停下来时,知青们需要背着行李,走上一段小路,才抵达连队的驻地。对于从未走过如此长路的廖小柯来说,这既是一次新鲜的体验,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然而,他记得当时宣传中提到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的美好情景,深深吸引了他。于是,尽管疲惫,大家依旧心怀期待,迈开了脚步。

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走在那条坎坷的小路上,原本喧闹的谈笑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喘息声。因为距离连队驻地仍远,大家都已感到筋疲力尽,带队干部便决定让大家在路边休息一会儿。知青们纷纷坐在两旁茂密的芦苇丛中,短暂歇息。

廖小柯也坐在路边的青苔上,喘着气,擦着汗。那时的芦苇已经长得很高,几乎超过了他们的头顶。如果有人钻进那片芦苇丛中,几乎很难被发现。正在此时,几个同行的知青需要小解,于是他们便钻进了芦苇丛中,有的很快出来,而有的则迟迟没有现身。

当领队干部点人数时,突然发现廖小柯和另一名男知青小李失踪了。于是大家开始四处寻找。原来,芦苇丛中隐藏着深水坑,水面上覆盖着一层青草,看似平地,实则极为危险。廖小柯和小李不慎踩入其中,陷入了水凼里,越是挣扎,越是陷得深,直到水快漫过胸口,他们才急忙呼救。

听见呼喊的其他知青纷纷赶来,他们一个接一个拉住廖小柯和小李,像拔河一样将他们从泥坑中拉出来。还没到连队,就发生了这样的险情,带队的干部非常自责,反复叮嘱大家以后绝不能轻易进入芦苇荡,那里有许多深不见底的泥水坑,若不小心,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经过这一事件,大家对芦苇荡充满了敬畏和恐惧,纷纷催促着快些离开。那时,廖小柯和小李仍心有余悸,浑身上下沾满了泥水,狼狈不堪。好在天气尚算温暖,否则,恐怕会着凉生病。

继续赶路,终于在经历了漫长的跋涉后,前方渐渐显现出连队的住处和袅袅升起的炊烟。两排简陋的营房前,站着一队迎接的战士,大家鼓掌欢迎这些新战士的到来。廖小柯才知道,这里是三连的一营驻地,连队尚在筹建之中,只有一个排的老战士在这里临时前哨,搭建了简单的营房和伙房。

经过简短的欢迎仪式,领队带领大家进入宿舍。宿舍的“房间”实则是由芦苇搭建而成的棚子,里面只有一排排通铺,上面铺着干燥的芦苇,12个人一字排开,每人分得一个铺位。领队干部告诉大家:“目前的居住条件就是这样,大家先忍耐一段时间,等砖烧好之后,我们就会建新房。”

安顿好住所后,领队宣布可以去伙房吃饭了。此时,所有人都已感到筋疲力尽,肚子也饿得不行。廖小柯和小李赶紧换下满是泥巴的衣服,洗净手脸,甚至连鞋都没顾得上穿,光着脚丫和大家一起涌进了伙房。

吃了两个馒头,喝了一碗菜汤,廖小柯和小李终于恢复了一些力气。饭后,大家精神焕发,廖小柯感叹道:“今天在芦苇荡差点就没命了。我们还没到兵团,就已经遇到如此的险情,今后得格外小心。”

当晚,廖小柯躺在床上,回想起白天的遭遇,再看看如今简陋的住处,心中满是对北京生活的怀念。他不禁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觉得或许去云南会好一些。但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诱惑,实在让人难以抗拒。

那一夜,廖小柯辗转反侧,心情复杂,思念家乡,思念父母,思念北京。直到天快亮时,他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饭后,连长和领队干部来到新兵宿舍,把所有知青召集起来,连长指着领队干部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从今天开始,他将是你们新兵排的排长,胡排长。至于我,我是三连的连长,大家以后叫我张连长。”张连长说完,挥了挥手,转身离开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大家渐渐熟悉了起来。35中的高中毕业生刘明生被选为副排长,各班也选出了班长,廖小柯所在班选了李道荣为班长。胡排长接着说:“趁着天气还暖和,我们赶紧做砖,准备盖新房。”

听到盖新房的消息,大家纷纷投入到工作中。知青们分成了两拨,一拨去砍芦苇,一拨去做砖。廖小柯被分配到砍芦苇的组,工具是一把长把镰刀。稍有不慎,脚背或小腿就容易被砍伤。经过兵团老战士的指导,廖小柯终于掌握了砍芦苇的技巧,砍下的芦苇晒干后,要运回去烧砖窑。

每日的工作量非常大,忙碌一天后,廖小柯筋疲力尽,浑身各处都酸痛,只有躺在床板上时,才稍感一丝轻松。

晚饭后,廖小柯躺在床板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他问旁边的小李:“做砖累吗?”小李答道:“怎么不累,我的胳膊疼得像是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平时从没吃过这么苦的日子,我真想家了。”话音未落,小李竟然低声抽泣了起来。

廖小柯轻拍着小李的肩膀,安慰道:“既然来了,就要坚持下去。过几天就习惯了。”说完,廖小柯眼角也不禁湿润了。

时间过去,大家渐渐适应了艰苦的劳动,砍芦苇和做砖不再觉得那么辛苦,甚至开始觉得自己有了力气。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平稳之时,突如其来的一场火灾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那天深夜,知青们因白天的劳动而早早进入梦乡。突然,廖小柯被小李推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在1991年的夏天,全球的焦点突然集中在了一个正在经历剧变的超级大国——苏联。当时,世界几乎未曾听闻...
原创 三... 黄钺作为华夏帝王天子象征的仪仗礼器,竟然出现在三星堆,而非所谓的“中原”地区,这一点本身就足以证明三...
原创 清... 1908年,年仅3岁的溥仪在紫禁城的盛大仪式上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清朝的第12位皇帝。然而,这一切...
原创 朱... 如果朱标没有早逝,朱棣还会造反称帝吗?这个问题一直是历史爱好者热议的话题,许多人给出的结论是:不太可...
原创 崛... 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 —— 蒙古族。你知道吗,蒙古族一直流传着一个超有意思...
欧洲第一名瓷——梅森瓷器来淮安... 扬子晚报网7月20日讯(通讯员 钱芳 记者 朱鼎兆)7月20日,备受瞩目的“欧洲第一名瓷——梅森瓷器...
原创 刘... “卧龙,凤雏,二得其一,可安天下!” 这句充满智慧的话,是一位老者所说,也为刘备建立蜀国奠定了不可磨...
原创 明... 公元1457年2月的某一天,天空阴沉,寒风刺骨。于谦带着满腔的无奈和百姓们的深情目送,缓缓迈向刑场。...
原创 虎... 虎牢关三英大战吕布,刘备、关羽与张飞三兄弟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历史性战斗不仅塑造了他们的英雄形象,也...
原创 解... 在张国焘晚年的回忆录中,记载了一个颇具趣味的故事: 在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成功会师后的一次对话中,张国...
原创 日... 日军侵华战争持续了长达14年的时间,而在印度的战斗中,日本军队仅仅在英帕尔进行过一场战斗后就选择了放...
原创 秦...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六国并存的局面呢。春秋战国时期,最终以秦国统一天下而收尾。在这一漫...
原创 三... 相信很多熟悉《三国演义》这部经典作品的读者,对里面的人物都不陌生。在这些人物中,有十四位将士常被誉为...
原创 周... 1. 西岐的传说:周文王与凤鸣岐山 在周文王的统治下,西岐的清晨常常笼罩在薄雾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
原创 秦...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朝代,而作为秦朝的开创者,秦始皇同样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他的事迹几...
绿满拉萨南北山(辉煌60载 魅... 开栏的话 60载光阴荏苒,雪域高原沧桑巨变。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
方向盘上的暑假,碎了 #热点新知#高师傅的解放J7刚提三个月,红漆还亮得能照见人。16岁的小高蹲在车头前数轮胎,数到第八个...
原创 陈... 您可以点击关注,在下方留言分享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每一份支持都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创作出更具价值的内容。...
原创 二... 不存在什么“帮苏联”或者“帮德国”的说法,国家间的关系无不围绕着“利益”二字展开。 这就好比人际关...
原创 秦... 周朝的建立始于周武王的胜利,他在击败商朝后,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周武王成为天下的主宰后,为了巩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