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迪丽瓦拉
2025-09-23 20:35:40
0

今天,走进南京的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时,许多人都会被一幅名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经典照片所吸引。

照片的构图十分简洁而富有张力:画面底部三分之一处,一艘正在行驶的木船稳稳地划破江面;船上坐着十几位装备精良的解放军战士,三位士兵抬头望向镜头,其他战士则目光坚定、手握钢枪,目光锁定前方。船头远处,广袤的长江水面波光粼粼,能看到几只小木船在江面上行驶,而在那遥远的江岸线尽头,隐约可见敌军防线的轮廓。画面的左下角,一位年轻女孩的背影引人注目:她梳着一头粗大的长辫子,双手紧握船橹,力道十足地摇动着。在她瘦弱的身躯中,仍能感受到一种挺拔的气质。我们仿佛能从她那专注的姿态中,看到她那坚定而闪烁的眼神——一种注视对岸、憧憬胜利的深邃目光。这幅照片凝聚了人民的力量与团结的希望,仿佛能穿越时光,触动人心的深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画面中的小女孩,五十年后竟成为了人们寻找的焦点。她到底是谁?她身上有什么谜团?一切还要从渡江战役时期的一个难题讲起。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成功击溃了大部分国民党主力,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解放军的总兵力迅速增长至四百多万,声势浩大,士气高昂。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战便是渡江战役。

1949年4月初,解放军渡江战役总前委迁至合肥瑶岗村,全面展开渡江作战的准备。最为关键的任务之一便是突破敌人的长江防线。

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宽阔而湍急,江面长达6400公里,其中下游江段最宽可达十余公里。由于水流迅猛、江面复杂,长江被誉为“天堑”,几乎难以逾越。从古至今,想要直接突破这道自然屏障,困难重重。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操虽拥有兵力优势,但仍未能突破长江,而解放军面临的敌人比曹操所遭遇的还要强大。

为了确保长江南岸的防线稳固,国民党在长江沿岸部署了庞大的军事防线,共有超过七十万军队及海空军配合,布设了长达两千公里的防线,妄图遏制解放军的登陆。面对这样的防线,解放军并没有急于正面硬碰,而是运用了巧妙的策略。刘伯承提出,敌人的长江防线就像是一条“死蛇”,只要破开其中一处,整个防线便会崩溃。于是,解放军设计了一个三分兵力的战略计划,形成了东、中、西三条战线,集中力量攻击敌人的弱点,分割并击溃防线。

然而,尽管解放军具备强大的战斗力,渡江作战依然面临重重困难。许多解放军战士来自北方,不擅长水上作战,更不懂得游泳。最令人头疼的是,敌人在撤退时已经将长江沿线的船只几乎全部破坏和收走,解放军面临着严重的船只短缺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党中央从国外采购了大量救生圈、筏子、软木等物资,但这些仍然无法替代真正的船只。缺乏船只,单靠竹筏和小木排过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重新造船又耽误时间,无法及时展开进攻。

幸运的是,许多江边的老百姓,尤其是那些以航运为生的船家,仍保留着自己的船只。这些船家通常不愿轻易将船只交给别人使用,但他们心中依然充满爱国情怀。在政府的组织下,这些船主们组成了特别的支前队,专门用自己的船只为解放军运送人员。

其中,一位名叫颜建发的船家,家中有一艘五吨重的大木船。颜建发全家支持解放军,看到局势发展,他们决定为渡江战役提供支持。1949年3月,颜建发带着女儿颜红英和儿子颜根兄将一船小麦运送到泰州。得知解放军正在为渡江战役调集船只,他们立刻赶往登记处,表示愿意参与渡江支前。

解放军二十军迅速在扬州附近集结准备渡江,颜建发一家正好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为了更好地运送部队,颜建发将自己的船进行改装,并参与了严格的训练。在训练期间,他们与解放军一起进行了水上技术训练,包括泅水、上下船、滩头登陆等。解放军特别要求支前船只白天用芦苇等材料遮盖,以避免被敌机发现。

在一次实景演习中,颜红英和她的船只一同驶入夹江水域,突然间,敌舰的探照灯扫过来,木船被敌人发现,随即遭到炮火攻击。在瞬间的危险中,颜红英凭借过人的航行技术,迅速调转船头,成功躲避了炮弹的攻击。即便耳膜受伤,疼痛难忍,她依然坚持驾船继续行驶,直到安全区域。

随着渡江战役的展开,解放军逐步突破敌人的防线,占领了多个城市,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4月20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颜红英和她的父亲一起,继续为解放军提供船只支援。

战斗期间,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拍下了这张经典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照片中,颜红英的背影成了象征人民力量和胜利的标志,然而由于战事紧急,战后没有记者来详细记录她的身份,直到多年后,照片中的“背影姑娘”才成为寻找的对象。

1998年,南京电视台在筹拍《风雨钟山路》纪录片时,决定寻找这位背影姑娘。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在一位名叫董小妺的妇女的帮助下,找到了颜红英的身影。原来,颜红英的家人在渡江战役后并未显露身份,直到多年后,她的女儿才通过纪录片揭开了她的历史。

尽管颜红英的贡献一直没有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定,但她一直坚定支持解放军。甚至在1998年的洪水灾害中,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为子弟兵送去慰问品。今天,颜红英已是69岁的老人,身体仍健康,而国家也在晚年给予了她应有的照顾。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民为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些英雄,国家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奉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末...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人如流星般短暂却璀璨,他们的名字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刘春霖,这个名字...
《富锦杭州知青史》新书发行座谈... 近日,一场承载着深厚历史情感与时代记忆的新书发行座谈会在杭州举行。黑龙江省富锦市委代表团跨越千里,与...
原创 毒... 当赵高亲手将剧毒灌入秦二世胡亥喉咙的那一刻,整个咸阳宫似乎都屏住了呼吸。胡亥的挣扎与绝望终结于章台宫...
原创 明... 顺治七年,1650年,在这一年,明朝的降将定南王孔有德率领大军攻入了桂林,并且围困了靖江王府。此时的...
原创 历...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些事件以其神秘莫测和巧合之处深深震撼着后世人们的心灵。三次令人称奇的巧合,就如...
原创 周... 多数人对于分封制的理解,往往认为秦始皇以后,分封制就没了。古代史官也认为,秦以后,“封建变郡县”(这...
原创 刘... 前言 史书的长卷中,总有那么几页,墨迹仿佛都浸透了天意,字里行间跳动着凡人无法理解的脉搏。 刘秀,...
原创 嫡... 在清朝宫廷那幽深壮丽的深宫大院中,一场围绕权力与地位的无声较量悄然展开。紫禁城,这座既庄严又神秘的皇...
原创 解...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争夺这场胜利的成果,毫不犹豫地调转枪口,向我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最终酿成了同...
原创 北...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
原创 袁... 将时间追溯到明朝末期,那个时期的大明帝国正面临着多重危机。除了来自努尔哈赤的威胁,西方列强也逐渐把目...
原创 西... 在评选西晋时期的十大名将时,我们应当综合考量他们的军事才能、实际战功、战略影响以及对西晋统一及稳定的...
埃及曾是阿拉伯世界的大哥,为何... 阿拉伯世界由22个阿拉伯人占绝对主体、通用阿拉伯语的国家组成,生活着超过4亿阿拉伯人。 但这22个阿...
这场历史名人讲座 用图片解码“... 7月19日,由成都规划馆主办的“成都规划馆·说”专题讲坛第31期《图解成都历史名人系列讲座》第三讲《...
原创 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您能持续接收到此类文章的推送,同时也能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
原创 戈... (一) 若想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历代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史,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地理概念你必须掌握,那...
原创 他... 在1948年,随着对廖耀湘兵团的围歼任务圆满完成,第二纵队接到了命令,立刻投入沈阳的战斗。尽管部队在...
原创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为净化革命队伍、打击腐败资本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波澜壮阔的“三反五反”运动。...
原创 黄... 在后来的历史评价中,提到的“五虎上将”总是让人印象深刻。这五位将领中,有一些是名声显赫的英雄人物,而...
原创 朱... 纳哈出的命运与忠诚 纳哈出,这位曾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的英雄,在被明军俘虏之后,原本注定要迎来一个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