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400万年薪挽留溥仪,溥仪拒绝:孙殿英挖我祖坟你为何不管
迪丽瓦拉
2025-09-24 18:04:48
0

1928年,孙殿英挖掘清东陵的事件发生,惨烈的场面深深触动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内心。那时,溥仪正在天津的张园,突然得知这一消息,他立即跪在祖先的灵前,发誓一定要为东陵被盗掘讨回公道。然而,虽然溥仪的愤怒引发了国民政府的关注,蒋介石并未对此事作出任何实质性反应,最终,事情被不了了之。多年后,溥仪凭此事让蒋介石颜面尽失。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

溥仪出生在1906年,是清朝的末代皇帝。年仅两岁时,慈禧太后便将他接入紫禁城,安排他继位成为同治皇帝。溥仪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紫禁城度过,那里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溥仪从小就沐浴在无尽的奢华之中。紫禁城的生活充满了严格的规矩和复杂的仪式,每一天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溥仪的学习内容包括诗书礼仪等,但他更喜欢在宫廷宽敞的花园中自由玩耍。尽管身边常有太监和宫女陪伴,溥仪始终感到孤独,宫墙将他与外界隔绝,这种孤独感在他后来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有着生动的描写。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第二年,溥仪被迫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灭亡。权力的丧失让曾经的“天子”变得形同虚设。紫禁城内,昔日热闹的宫廷气氛逐渐沉寂,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变得越来越遥远。溥仪每一天都在空旷的宫殿中游走,心中充满迷茫和恐惧,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

退位后的溥仪虽然仍住在紫禁城,享受着每年400万的优厚待遇,依然有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直到1924年,命运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当时,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强行赶出了紫禁城,全家迁往天津的张园。对于溥仪来说,紫禁城曾是他唯一熟悉的世界,而张园对于他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种剧变对溥仪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尽管张园的豪华程度远远不及紫禁城,但毕竟它仍是一座气派的宅邸,比普通百姓的住所要好得多。溥仪重新开始了生活,但内心的空虚和失落却始终无法弥补。他常常回想起自己曾经是皇帝的日子,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熟悉的面孔、以及属于帝王的荣耀。可是,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权力的陨落不仅带走了昔日的辉煌,还带来了无尽的屈辱。

1928年,溥仪正在天津听戏,正当剧情紧张时,突然一名仆人跑到他身边耳语了几句。溥仪听后,脸色变得苍白,急忙站起身,离开剧场返回张园。刚进门,他便被递上了一张报纸,头版赫然写着《匪军掘盗东陵的惨状》。溥仪顿时怒火中烧,文中详细描述了东陵被掘的惨状,尤其是慈禧的棺材被破坏,尸体被严重损毁,令溥仪心如刀割。他立即召集清朝遗老商讨对策,并派人前往东陵实地勘察和处理遗体。

勘察小组赶到东陵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瞪口呆。曾经富丽堂皇的陵墓如今已经空无一物,连慈禧的尸体都被严重破坏,形状几乎无法辨认。溥仪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怒至极,立即以清室和遗老的名义发出通电,要求国民政府严惩肇事者孙殿英,并赔偿陵墓的修缮费用。

然而,尽管蒋介石命令将孙殿英扣押,后者凭借与国民党高层的关系,最终将盗掘的宝物交出,案件就此不了了之。溥仪对这一结果极为愤怒,却无可奈何,只能把这份愤懑埋藏心底。

孙殿英,1899年出生于河南永城,祖上曾是明朝的兵部尚书。孙家在明末因抗清而屡遭清军屠城,家道中落。年幼时,孙殿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困,成了无人管教的顽劣孩子。长大后,他先后投身于江湖,靠着贩卖鸦片和红丸等生意维持生计。孙殿英早早便显示出极强的投机能力,后来他多次投靠各方势力,其中包括国民政府。

1928年,孙殿英正为军饷问题发愁,部队接连拖欠工资,情况岌岌可危。正巧,清东陵的宝藏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于是,孙殿英决心盗掘东陵。他以“剿匪”为名,首先驱逐了其他盗墓者,随后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了东陵。接下来,他指挥手下日夜不停地挖掘,搬空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墓,连尸骨也没有放过。盗掘过程中,孙殿英的手下破坏了大量珍贵文物和建筑,原本庄严肃穆的陵墓如今已满目疮痍。盗掘的宝物被装载到卡车上,运往天津、北京等地出售,换取现金和军需物资。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尤其是溥仪和清朝遗老,他们以清室的名义向蒋介石发出了严正的抗议,要求严惩肇事者并赔偿修缮费用。但最终,这件事被不了了之,孙殿英得到了暂时的利益,但他也因此臭名昭著。之后,他甚至投降了日本,成为汪精卫政权的一员。

盗掘东陵的行为不仅对中国历史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也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溥仪愤怒之余,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最终他选择投靠日本,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这一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

1945年,随着日本的战败,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随后被引渡回国,接受战犯审判。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溥仪于1959年获得特赦,成为普通公民,直到1967年去世。溥仪的命运,早已与那个被盗掘的东陵紧密相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
原创 “...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自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步确立,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巩固了...
原创 嘉...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几千年的岁月留下了众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还散发着独特的...
庆阳周祖传说,穿越四千年的农耕... ▲“华夏周祖第一陵”的周先祖不窋陵 黄土高原的千年传承,如今被赋予了新生命。在陇东庆阳的黄土高原腹地...
原创 刘... 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充满了各类矛盾,而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书生与武将之间的矛盾,和能臣与君王之间的矛...
原创 赵...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行途中突然病逝。为了避免引发全国范围的混乱,左丞相李斯故意没有立即公...
原创 溥... 一张老照片,一位人物,一段历史。通过分享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它们的独特魅力,还能探索照...
原创 红... 1934年10月,由于当时的形势变化,中共中央决定将其总部从长汀和古城向西迁移,这个决策也标志着伟大...
原创 秋...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紧接着,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进一步表明了中共决...
原创 这... 在历史上,当人们提到最完美的帝王时,往往会首先想到秦始皇、汉武帝或康熙等著名的帝王。这些帝王在很多方...
原创 荆... 公元前227年,秦国都城咸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约15里处)上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
原创 司... 本文为正聊三国“浅阅晋史”系列第九篇。 本文的重点在于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的具体表现。 在正始元年...
原创 杨... 北周灭北齐,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北方实现了统一,隋朝完成了内部整合。接下来,隋朝的目标便是南方的陈朝。...
原创 “... 在古代历史中,提到五虎将,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也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位...
原创 假... 背水一战,要么反击,要么灭亡。秦王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抉择。许多历史学...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父子同心、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