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八旬医者王念夫:以画为媒讲好英雄故事
迪丽瓦拉
2025-09-25 08:31:38
0

七月下旬的柘城,暑气正酣,柘城县人民医院八旬退休医生王念夫的画室里却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案头铺开的画卷上,一位身着军装的将领目光如炬,手握大刀的战士正俯身向前——这是他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创作的系列画作,主角是两位柘城籍抗日英雄:郑廷珍与李金田。

“从医一辈子,见过太多生离死别,更明白和平有多金贵。”7月27日,王念夫的指尖轻抚过画中人物的轮廓,皱纹里藏着感慨,“抗战胜利80年了,这些为家国流血的人不能被忘了。我没什么大本事,就想拿画笔把他们的故事刻下来,让娃娃们知道,今天的日子是怎么来的。”

画卷左侧,郑廷珍的肖像格外醒目。画中的他军装笔挺,胸前勋章熠熠,眼神里既有军人的刚毅,又藏着对故土的眷恋。王念夫特意在背景里添了几株柘城的泡桐——那是英雄家乡的树。

“这是咱柘城牛城乡郑楼村的硬汉子。”王念夫指着画像,语气不自觉地郑重起来。1917年,20岁的郑廷珍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加入冯玉祥的第16混成旅。从排长到独立第5旅旅长,他在战火里摸爬滚打二十载,练就了一身硬骨头。

1937年10月,忻口会战打响,日军重兵压境,忻口成为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屏障。时任独立第5旅旅长的郑廷珍主动请战:“我部将士愿与阵地共存亡!”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子弹擦过耳畔不躲,炮弹落在附近不避。10月16日,日军发起猛攻,郑廷珍率部冲锋时,被炮弹击中,壮烈殉国,年仅40岁。

“他牺牲后,部下发现他口袋里还揣着一封没寄出的家信,说‘待驱逐倭寇,必归乡扫坟’。”王念夫的声音轻了些,“后来国民政府追赠他陆军中将,1983年咱民政部认他为革命烈士,2014年还列入了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这不是虚名,是用命换来的荣光。”

画室另一侧,一幅《夜袭罗文峪》的画作正待收尾。月光下,手持大刀的战士们如猎豹般潜行,领头者正是李金田。他弓着身子,刀刃在月光下闪着寒光,身后是绵延的长城——这是1933年长城抗战中改变战局的关键一夜。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咱都熟,但很多人不知道,这背后就有咱柘城张桥乡李本寺村的李金田。”王念夫哼起熟悉的旋律,手指在画中的大刀上顿了顿。

1933年,长城罗文峪战役打响,日军凭借精良武器占据上风。时任29军暂编第2师第1旅旅长的李金田主动请缨,率“大刀队”夜袭日军军营。那夜,他带着战士们踩着积雪摸进敌营,大刀挥舞间,杀得日军措手不及,不仅夺回阵地,还缴获大批武器。这一战,是“九一八”后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大刀队”的威名传遍全国,《大刀进行曲》的创作也深受这场胜利的鼓舞。

“李金田可不是只打了这一仗。”王念夫补充道,从反对帝制到北伐战争,从卢沟桥事变到长沙会战,这位农民的儿子一辈子都在战场。他带领的119师,是西北军大刀精神的最后见证者,“画他的时候,我总想起老家老人说的‘拼命三郎’,他那股子狠劲,是对鬼子的,更是对侵略者的恨。”

为了画好这两位英雄,王念夫花了半年时间。他翻遍县志、走访英雄后人,甚至特意去了忻口会战遗址和长城罗文峪战场。“站在当年的阵地上,风一吹,好像能听见枪炮声。”他说,画郑廷珍时,总忍不住掉眼泪;画李金田的大刀,手腕都在使劲,“就想让看画的人知道,他们不是书本上的名字,是真真切切为咱拼过命的柘城人。”

今年82岁高龄的王念夫原是柘城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消化内科主任,2005年退休,退休后又被该医院返聘工作。他不但医术精湛,而且爱好广泛,业余时间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出版长篇小说3部,而且在国内外参展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其中,他的国画作品《财满金箩》,在第三届香港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暨第三届大湾区书画巡回邀请展香港《拍卖会》上拍卖成功。

画室窗外,阳光穿过泡桐叶洒在画上,郑廷珍的目光望向远方,李金田的大刀仿佛仍在月光下闪耀。笔墨无言,却在诉说着一个道理:铭记英雄,才能守护好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松 通讯员 马学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公元前196年的秋天,寒风凛冽,空气中透着一股刺骨的凉意。35岁的韩信,曾经被誉为兵仙的伟大将领,竟...
原创 卫... 西汉历史延续到汉宣帝时期时,刘询已经成为了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依托先祖打下的坚实基础,刘询的统治相对稳...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他为何特别宠爱大儿子朱标呢?通常人们都会认为,家里最宠爱的小儿子或大孙子...
原创 隋... 在隋唐系列小说中,宇文成都的命运极富戏剧性。他的四场关键战役:南阳关之战、晋阳宫之战、四平山之战和紫...
原创 中... 高市早苗上台后,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成为近年来的低点。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行让中国政府首次罕见地使用了“侵...
原创 刘... 公元201年,刘备在与曹操的对抗中再次遭遇失败,这一次的战败让他不得不狼狈地逃入荆州。刘表听闻此事后...
原创 三... 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庐江太守陆康带着年仅六岁的儿子陆绩,踏上了前往袁术府邸的路。年幼的陆绩虽然只有...
原创 朝... 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变化,有时是和平的时代,有时却是动荡不安的时期。 当时代处于和平时期,人们的生活安...
原创 山... 1947年,华东野战军发生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那一年8月,随着战局的复杂性和指挥需求的变化,华东野...
原创 朱... 中华历史的帝王更替:朱允炆的短暂而神秘帝王之路 中国历史悠久,跨越了五千年。从大清灭亡到溥仪退位之前...
原创 北...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这个说法真的正确吗?杨家将和狄青显然不认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一说法的背景...
原创 朱... 杀尽功臣盗世人,这句诗简洁有力地揭示了朱元璋的残酷一面。作为一名专注于历史资料研究的学者,我发现,许...
心相近|中埃携手,书写文明互鉴...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今夏落幕,250件埃及珍贵文物又将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新开放的大埃...
原创 假...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汉朝刘家后代。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王莽最终...
原创 他... 除了这些历史事件之外,我们还不能忘记那些为今天的繁荣付出巨大贡献的前辈们。无论是在经济落后的和平年代...
原创 他... 1955年,中国解放军举行了历史性的首次授衔仪式。这一年,55位开国上将正式诞生,其中有三位将军姓杨...
原创 赴... 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当时,杜聿明正在葫芦岛处理国民党军从海上撤退的事务。他于11月9...
原创 古...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战争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常常看到战场上凌乱不堪的景...
原创 三... 39年前,9位专家曾坚决反对修建三峡大坝,警告称如果大坝建成,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甚至到时再无...
原创 小... 女英雄穆桂英是历史文学中的虚构人物,最早出现在明代熊大木的小说《杨家将演义》里。随着不同朝代戏剧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