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故宫遗址启动主动性考古发掘
迪丽瓦拉
2025-09-25 15:05:11
0

2025年7月,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内划定一片围挡区,考古工作者在此开启对华盖殿遗址的科学探寻。这座曾作为明朝政治礼仪核心舞台的殿宇,其格局深刻影响了后世紫禁城的营建。此次发掘不仅有望揭开明故宫核心区的神秘面纱,还将在学术研究、遗产保护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我们深入了解明朝历史打开新的窗口。

航拍南京明故宫遗址午朝门公园 图片来源/中新网

中世纪最大宫殿的现代困局与突围

南京明故宫,这座始建于1366年的宏伟宫殿群,曾被传教士利玛窦惊叹为“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共54年的皇宫,它不仅是北京故宫营建的蓝本,其宫城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规划模式,更是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营造的新纪元,对后世影响深远。

然而,辉煌之下暗藏隐忧。宫城选址于燕雀湖低洼水域,虽经大规模填湖筑基,建成后却饱受地基沉降之苦,形成了“前昂后洼”的不利格局,晚年朱元璋甚至因此萌生迁都之念。更令人扼腕的是,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战火摧残及城市变迁,至近现代,昔日壮丽的宫殿群地表遗存已极度稀少。如今遗址公园内仅存的零星石础与残垣,难以支撑对核心区布局与建筑工艺的深入研究。

但明故宫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从未被忽视。2021年,它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2023年又入选第一批江苏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江苏省积极响应国家文物保护政策,推动明故宫遗址的考古工作。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故宫博物院、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展,旨在系统研究遗址格局,解决核心区布局分布、建筑工艺等关键信息缺失的问题,这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都城演变、明代政治文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

科技考古与双城联动

在推测的华盖殿位置西侧区域,一场融合前沿科技与跨地域协作的考古行动正在精密展开。本次发掘严格遵循“中轴对称原则和最小干预原则”,力求在获取关键信息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珍贵的遗址本体。

三维建模技术是本次发掘的核心科技手段之一。通过RTK测量仪精确捕捉每一块基础构件的三维坐标,配合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无接触式毫米级精度数据采集,考古团队得以构建遗址的精准数字化模型。这不仅能让遗址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以直观立体的方式即时呈现,更为后续的深入研究、虚拟复原提供了永恒的数据基石。土壤浮选技术则如同为土壤“过筛”,它能高效筛选出其中微小的植物种子、炭化颗粒等有机遗存。这些不起眼的“时间胶囊”,将为还原明初宫廷周边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模式乃至皇室生活细节,提供意想不到的关键线索。

同时,本次发掘开创了南京与北京故宫的“双城联动”研究模式。江苏省积极搭建平台,促成故宫博物院、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与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深度合作。南京明故宫作为北京故宫的蓝本,二者在建筑规制、功能布局上存在诸多关联。通过对南京明故宫遗址的考古发掘,与北京故宫现有研究成果相互印证、对比分析,能深化对明清都城整体规划理念、建筑传承与演变的认识。江苏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两地考古团队、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推动学术研究迈向新高度,为解开明清宫廷建筑与政治文化的深层密码提供新路径。

从地下遗存到文化地标

本次发掘虽聚焦华盖殿一隅,却承载着破解明故宫核心区格局的学术使命。作为中期考古计划的首阶段任务,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后续奉天殿、谨身殿的探寻。通过厘清三大殿的空间关系与建筑细节,学界有望实证明初宫室“前朝后寝”的礼制规划,填补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演变的关键缺环。

在遗产保护方面,发掘成果将直接服务于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地基沉降曾是困扰明故宫的历史难题,现代岩土工程技术结合考古发现的建筑基础数据,可为遗址加固提供针对性方案。而三大殿位置的确认,将使南京明故宫作为“明清官式建筑源头”的价值更加凸显,为联合北京故宫、凤阳明中都与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

文化活化层面,江苏省将借助现代科技,打造数字展示场景。沉睡的历史将借科技之力“活态重生”。借鉴安徽博物院“安博智时空”数字展厅的经验,明故宫遗址公园可构建沉浸式展示系统:通过虚拟现实重现填湖筑宫的浩大工程,用三维动画演绎华盖殿内皇帝接受朝拜的礼仪场景。遗址公园当前仅对发掘区局部围挡,保持开放状态。未来可规划考古研学路线,让公众近距离观察科学发掘过程,使文化遗产从学术实证走向公众认知。

南京明故宫遗址的瓦砾之下,埋藏着一部明王朝的都城肇始史。本次发掘揭示的华盖殿基址,将是解读明代宫室制度的“钥匙”。当三维扫描仪的点云数据汇入数据库,当北京与南京的宫殿平面图在学术会议上并置比较,中国都城考古学将开启“双城记”的新章。站在围挡外观望的市民或许难以想象,脚下5米深处,朱元璋曾踏着沉降的地基走向宝座,留下未能迁都的遗憾。而今,科技与学术的力量正将这座“中世纪世界最大宫殿”的故事重新拼合完整,在新时代焕发出永恒的光彩。

文/李诗睿

资料来源:南京零距离、央视新闻、中新网、新华网江苏频道、故宫博物院官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世民曾经向著名相士袁天罡请教:大唐什么时候会灭亡?袁天罡的回答是:猪上树时。这个神秘的答案让李世民...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名将,初期的这些英雄几乎刀枪不入,勇猛无敌,几乎无人能敌。例如,在虎牢关...
原创 3... 【历史长卷:昭和天皇的传奇光影——从神坛到人间的三十年】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他们的生...
原创 如...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充满想象的历史故事。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三国那个充满智谋和权力斗争的...
原创 历... 提到林则徐,几乎每个人都会熟悉他的名字。然而,实际上林则徐并不被满清朝廷所喜爱。原因很简单:林则徐触...
丁酉水陆大斋胜会上堂大斋开示-... 静波法师讲述 斯东土始兴水陆之大因缘也。 意思是:这是中国兴建水陆法会的最早起源。 于是乎,水陆法会...
原创 忠...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赵云(赵子龙)作为蜀汉的名将,凭借其忠诚和勇敢,深得人们的喜爱。他多次救助刘备,...
原创 毛...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顺利会师,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日本是怎样投降的 日本是怎样投降的 80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这一天因...
原创 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建设的艰难起步阶段。在这段历史中,这一精神的代表之一。为了将自己的知...
原创 李... 李成梁,明朝历史中一位极具光辉的军事将领,生于嘉靖五年(1526年),来自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他...
原创 本... 在中国历史上,并非所有的皇帝都能完全掌握实权。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依赖于太后和外戚势力的支持,才得以登...
原创 他... 靖康之耻之后,南宋朝廷虽然安稳地坐落在江南,但却过着奢靡荒唐的生活。虽然有一心抗金的岳飞,他却始终未...
原创 刘... 在葭萌关之战中,张飞与马超展开了长达两百多个回合的激烈对抗,双方始终未能分出胜负。最后,诸葛亮决定亲...
原创 1...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苏联的政治局势迅速陷入沉寂与混乱。政府高层的权力结构几乎在瞬间崩塌,苏联...
原创 蒋...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的主力部队遭遇重创,蒋介石无奈之下只得退守台湾。尽管身处异地,他从未放弃过重回大...
原创 这... 八路军太行军区成立于1940年,由刘伯承和李达共同在河北省涉县创建,最初是晋冀豫军区的一部分。194...
原创 战... 魏国早期的强盛,始于魏文侯时期,并延续到魏惠王的初期。魏国一直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尽管后期与曾经的盟...
原创 满... 在满清贵族中,除了皇族的爱新觉罗氏外,还有四个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分别是赫舍里氏、钮祜禄氏、叶赫那拉...
原创 关... 跃马挥刀,英勇杀敌,众人欢呼,皇帝赐金封侯,自封为王。关羽向曹操告别,仰天长啸,英雄气吞山河,伟业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