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清明节,刘懋功老将军不顾年迈的身体,亲自前往新落成的扶眉战役纪念馆,参加了揭幕仪式。当天,他在战士们的帮助下,艰难地走进纪念馆,亲手为这座见证了历史的纪念馆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在揭幕之后,刘老将军发表了一场深情的讲话,回忆起那段历史,并表达了自己对扶眉战役的深厚感情。揭幕仪式结束后,刘懋功老将军还特地参观了纪念馆,仔细审阅了工作人员关于扶眉战役的相关文章。
扶眉战役的历史足以让每一位参与者铭刻心底。就在纪念馆的附近,屹立着扶眉战役烈士陵园。青山处处埋忠骨,历经岁月,烈士们永远长眠在这里。1949年7月10日至7月14日,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扶眉战役,以眉县为中心,打响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这场战役不仅是西北战场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我军与国民党决战的重要一役。正是这场战斗,为解放军在西北的胜利铺平了道路,历史记忆深刻。
刘懋功老将军自己便是这场战役的亲历者之一,他在这里与战友们一起浴血奋战,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在战斗结束后,这片土地埋葬了他许多并肩作战的战友。岁月更迭,刘老将军多次表示希望在他去世后,能够与这些英勇的烈士们一同安葬。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的家人曾联系扶眉战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提出将刘懋功安葬在烈士陵园。然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烈士陵园只供在扶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安葬,刘懋功并不符合这一规定。这一消息令刘老将军心中充满遗憾,他放下了多年来未能实现的夙愿,接受了现实的无奈。
刘懋功生于1916年,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长大。父亲早逝,年仅14岁的他便挑起了家庭重担。由于对封建地主制度的强烈不满,他在土地革命时期加入了红军,积极投身到革命战斗中。曾多次参与陕甘宁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刘懋功从小便展现了勇敢和坚韧。1935年,年仅十九岁的刘懋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参与了直罗镇战役及东征、西征等重大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懋功主动请缨参与抗日战斗,在陕甘宁地区开展了多次游击战役。
在解放战争中,刘懋功已是第一野战军副师长,继续奋战在第一线,参与了多场战役,堪称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他对解放战争中的扶眉战役深有感触,直到去世都无法释怀。扶眉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大冲突,它的爆发源于国民党蒋介石不愿放弃对中国的统治,尤其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背弃了与共产党达成的协议,展开了全面的军事行动。1949年中旬,蒋介石派遣的国民党军在西北地区形成了两股强大的力量,分别由胡宗南和马家军主导,这使得局势更加复杂和紧张。
正值这一危急时刻,彭德怀指挥的解放军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为了切断敌军的联系,毛主席亲自指示采取战略诱敌深入,为解放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经过细致周密的部署,第一野战军按计划展开了行动,并于1949年7月10日正式打响了扶眉战役。刘懋功担任了先锋队的重要角色,在这场关键战斗中,他指挥得当,组织严密,直至胜利。
刘懋功亲自带领士兵们穿越重重困难,抵达战场。在罗局镇的战斗中,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刘懋功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尽管面临着巨大的伤亡,战士们却始终不退缩。战斗在极为残酷的条件下持续数小时,许多士兵倒在了战场上,然而,刘懋功始终没有放弃。
扶眉战役的胜利,改变了整个西北战场的格局,解放军的兵力通过这场战役成功扭转了局势。我们最终解放了眉县、扶风、宝鸡等重要县城,为后续的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战后,扶眉战役烈士纪念馆在当地建成,以此纪念为这场伟大战斗献出生命的英雄们。
尽管岁月流逝,刘懋功将军依旧未曾忘记这段历史。退休后的他,依然关注扶眉战役的纪实工作。2003年,他亲自参加了扶眉战役纪念馆的揭幕仪式,并发表了讲话。2005年,刘懋功再一次亲自审阅了有关扶眉战役的红色故事,并在百忙之中为书作序。他曾表示,希望能够与战斗过的烈士们长眠在同一片土地上,然而,由于规定限制,他未能如愿。
2009年,刘懋功因病去世。他的家人曾提出希望他能够葬于扶眉战役烈士陵园,但最终刘懋功选择遵守纪律,尊重政府规定,不向兰州军区提出特殊申请。在他去世之后,扶眉战役的英雄精神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他的坚守信念、革命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