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中国历史充满了屈辱和痛苦,这段时间对于国人而言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过去。数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外强迫割,让中国失去了包括富饶的库页岛在内的重要资源。库页岛原本是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和自然财富的地方,然而历史的变迁使得昔日的中国领土变成了其他国家的聚宝盆。库页岛这个被清政府随意划分出去的岛屿,如今却蕴藏着丰富的黄金、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成为了各国争抢的对象。几百年来,库页岛一直在中国的统治之下,早在元朝时期,忽必烈就远征北方,设立了辽阳行中书省,并主动派兵攻打岛上的土著。至1308年,库页岛的原住民向元朝投降,开始赞美和纳贡,库页岛也因此被纳入辽阳行中书省的行政管理中。这标志着中国第一次以正式的方式取得了对库页岛的管辖。到了明代,明朝的皇帝甚至多次派遣太监前往库页岛巡视,并在岛上建立了永宁寺。然而,在清朝时期,政府对于库页岛的管理显得相当草率,仅仅要求原住民上交贡品。这种不重视,最终导致了中国对库页岛的失落。
18世纪是西方列强迅速崛起的时代,在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法国、沙俄等国逐步开始了对世界的称霸。然而,清朝自雍正皇帝时期以来就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经济和军事发展停滞不前,总实力大幅度下滑。此时,西方列强在中国最虚弱的时期,开始将目光投向这块广袤的土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毫不费力地取得了胜利,赚走了2400万两白银,而此时的清政府却对现实问题束手无策,思考的唯有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清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反而助长了列强的嚣张气焰,以各类借口与清政权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清朝政府却无奈地签字盖章。沙俄见清政府如此软弱无能,亦想趁机夺取利益,于是在随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所谓“调节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借口,强迫中国签署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于是,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以及整座库页岛的土地,合计超过100万平方公里,便在沙俄的侵略下轻易地落入其手中。让人心痛的是,此时的清朝却仍然全力以赴地镇压内部的太平天国运动,关注点全在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甚至对中国一步一步被强权蚕食的局面毫不在意。许多人不禁会问,沙俄为何如此钟情于这座岛屿?其实原因很简单,库页岛上掩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虽然表面上是茂密的森林,但在这些树木之下,却蕴藏着数量庞大的煤矿资源,那时发展的工业亟需的正是这些煤矿。沙俄在18世纪初期便开始侵扰库页岛,抢夺岛上资源,直至1789年,库页岛被沙俄完全非法征占。而清政府却将库页岛视作一片无关紧要的贫瘠森林,无动于衷,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沙俄终于找到机会将库页岛霸占。
如今,库页岛的黄金储量达到惊人的两千吨,石油储量更是高达三亿吨,铁矿石及其他矿产的总含量更是壮观,达到44亿吨。然而,这些丰富的资源如今却与中国无缘,糟糕的是,它们已不再属于中国。其实,与库页岛境遇相似的地方还有新疆,这里同样是一个富饶的宝库,矿产、宝石、石油和天然气等丰富资源源源不断。如果当年左宗棠未能成功收复新疆,那么中国将再次失去这样一个极具潜力的富庶之地。所以,不论是历史的教训,还是从今往后的反思,都提醒着人们铭记国家的领土与资源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