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秦始皇的口气来说,常常会有人问他:“寡人之父,何其多?”这话说得也不无道理,因为关于他父亲的种种猜测,几乎成了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时至今日,关于秦始皇的身世依然有诸多版本。有的人说他是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有的人则坚持认为他是赵国王子的后裔,甚至还有一些极为荒谬的说法,认为他父亲是历史上著名的“纸上谈兵”赵括。难道是看了《寻秦记》之后,才来附和这种说法吗?
其实,关于秦始皇的父亲之谜,早已成了人们热议的焦点。秦始皇的父亲是谁,一直有两种最具争议的说法,一是他是秦庄襄王所生,二是吕不韦才是他的亲生父亲。而这两种猜测之所以能得到广泛关注,跟赵姬这位关键人物的复杂关系密切相关。赵姬在成为秦庄襄王的妻子之前,曾与吕不韦有过一段亲密的关系。
回到那个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之间的信任往往依赖于交换人质这一手段。秦国和赵国之间,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一次著名的人质交换。秦庄襄王被迫作为人质,来到赵国。他虽然是秦国的世子,但在赵国,却仅仅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囚徒,这让他感到郁郁寡欢,愁苦万分。此时的吕不韦,虽然已是身价千万的大富商,但他始终觉得自己地位低下,和那些权贵的高人一等相比,商人的身份始终让他心生不满。于是,吕不韦便决定通过与政界人物的交往,寻求改变命运的机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吕不韦结识了秦庄襄王,并凭借自己雄厚的财富和广泛的交际网,迅速博得了秦庄襄王的信任。为表示自己的忠诚,吕不韦甚至不惜将自己最得宠的爱妾赵姬送给了秦庄襄王。赵姬年少貌美,且能歌善舞,一见倾心,而秦庄襄王亦难掩心中的欣喜。当他在吕不韦的宴席上见到赵姬时,立即被她的才貌所吸引,心中萌生了将其收入宫中的念头。在宴会上的一番言语中,秦庄襄王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尽管吕不韦心生怒气,但权衡利弊后,他决定为了自己的政治未来,把赵姬送给了秦庄襄王。
这一决定,无疑为历史铺下了一条错综复杂的情感轨迹。赵姬与秦庄襄王的结合,最终生下了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嬴政,而吕不韦也因此在秦国政界的地位日益提升,甚至最终成为了秦国的相国,被秦始皇尊称为“仲父”。这段历史,原本应该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可是却因为吕不韦的介入,变成了一个充满争议的三角恋情。
嬴政出生后,他的父亲究竟是秦庄襄王,还是吕不韦,便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不过是家族之间的秘密,而对于秦国的王朝来说,这却是一件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嬴政的父亲身份决定了秦国的王朝传承,若嬴政的父亲真是吕不韦,那么秦国的政权是否还能继续姓嬴便成了大问题。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赵姬在与秦庄襄王结合之前,已经怀有吕不韦的身孕。因此,虽然她后来嫁给了秦庄襄王并生下嬴政,但嬴政的亲生父亲却是吕不韦。这种说法显然没有太多可信度,更多的是当时人们对嬴政暴政的反感,以及对他个人的污蔑。因为即使赵姬与吕不韦曾有过关系,但从时间上推算,嬴政不可能是在吕不韦怀抱中诞生的。毕竟在那个时代,皇室婚姻的严格管理和生育日期的准确性,都不容许这种“未卜先知”的情节发生。而且,秦始皇的身世如果有问题,又如何能够顺利登上王位,统一天下呢?
至于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他也提到过吕不韦曾将赵姬送给秦庄襄王的事。更有野史称,赵姬在怀孕时曾隐瞒了自己已怀吕不韦的身孕,最终按时生下了嬴政。而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描述,似乎在暗示嬴政并非秦庄襄王的亲生子,但这一说法依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切仍然是未解的谜团。或许,秦始皇的真实身份永远也不会被揭开,而我们只能依赖那些传说和野史去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