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聊聊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这人在历史上那可是相当有争议。很多人都知道他有谋略、能隐忍,可他干的一些事儿,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摇头。
就说高平陵之变吧,那可是司马懿人生的一个 “大污点”。当时曹爽带着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扫墓,司马懿瞅准这个机会,发动了政变。曹爽当时手握大权,可他完全没料到,那个平日里装病,看上去病恹恹、都快不行了的司马懿,居然能在这个时候突然出手。司马懿先是控制了京城,然后呢,他派了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还有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去劝曹爽,说只要他放弃权力,交出兵权,就可以保留爵位,还指洛水发誓,保证不伤害他。同时,司马懿的亲信,时任太尉的蒋济也写信给曹爽,说司马懿只是想剥夺他们兄弟的兵权,绝对不会害他们,以后荣华富贵还是有的。曹爽这时候就慌了神,他心里害怕啊,一方面舍不得手中的权力,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性命。他想了整整一夜,最后居然天真地觉得,司马懿真的只是想让他放弃兵权,于是就决定投降,主动请皇帝罢免自己,向司马懿认罪。
可他万万没想到,司马懿发的誓言,就跟闹着玩似的。在权力面前,司马懿翻脸比翻书还快。曹爽刚一投降,司马懿就立马变脸,不仅把曹爽及其党羽全部诛杀,还灭了他们三族。这手段,实在是太狠了。本来大家都觉得,就算是政治斗争,也得有个底线吧,可司马懿这一搞,完全把底线给扔了。他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在当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被他欺骗的人,心里肯定在想,这司马懿怎么能这样呢?说好了不伤害,结果却赶尽杀绝。而朝中的大臣们,看到司马懿这样的做法,估计心里也都犯嘀咕,以后还能相信他说的话吗?
你说司马懿为啥要这么干呢?我觉得啊,他就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他一心想让司马家族掌握绝对的权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什么道德、什么誓言,在他眼里都不重要了。可他这一行为,带来的后果那可太严重了。从他开始,那种尔虞我诈、背信弃义的风气在朝堂上就越来越盛。大家都看到了,原来只要够狠、够不要脸,就能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这就给后世开了一个特别不好的头。
后来西晋的八王之乱,很大程度上就是受了司马懿这种行为的影响。那些王爷们都看到了司马懿通过政变夺取权力,觉得自己也可以这么干。于是你争我夺,都想通过政变来获得更大的权力。从公元 291 年到 306 年,这长达十五年的八王之乱,把西晋搅得是天翻地覆。战火几乎烧遍了西晋的每一个角落,无数的士兵和平民百姓在这场战乱中死去,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西晋的国力也因此被极大地削弱。这还不算完,八王之乱之后,紧接着就是五胡乱华。少数民族的势力趁机进入中原,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对中华民族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浩劫。西晋也在这场混乱中灭亡了。西晋灭亡之后,司马氏一族在南方建立了东晋,可这时候中国已经陷入了长达三百年的动荡时期。在这三百年里,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你看,就因为司马懿当初的一个错误决定,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他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完全不顾国家和百姓的死活。他的这种行为,真的是让人觉得不齿。而且有意思的是,连他的后代都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东晋的简文帝司马昱,作为司马家族的后人,就曾经感慨地说:“祖宗取魏氏江山,虽得之,然道不足以服人,朕每思及此,未尝不愧。” 你听听,连自己的子孙都觉得他当初夺取江山的手段不光彩,觉得丢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司马懿的行为在历史上是多么的让人诟病。
所以啊,司马懿虽然在三国时期也算是个有能力的人物,可他的这个 “污点” 实在是太大了。他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当时的很多人,还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让华夏大地陷入了长达三百年的沉沦。咱们看历史,就得从这些人物的身上吸取教训,明白权力虽然诱人,但也不能为了权力就抛弃道德和底线。不然,就会像司马懿一样,虽然一时获得了权力,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
好啦,今天关于司马懿的事儿就聊到这儿。觉得这内容有点意思的朋友,麻烦动动您那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保准您往后日子越过越红火,干啥都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