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任妻子郁郁而终,6子女恨他到死,独活93岁为何无一人送终?
迪丽瓦拉
2025-09-26 23:04:21
0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茅以升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所有人,可他却对不起原配!

以至于到他临死前,他和原配的6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来见他最后一面,

这个凄惨结局,完全是他一手造成的!

在1989年的北京,冬天冷得刺骨,

那时街头巷尾,挂满了红灯笼,

空气里飘着过年的味道,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团圆。

可在一间医院的病房里,93岁的茅以升却永远的离开了。

病床边,只有他的小女儿茅玉麟守着。

他有六个孩子,可那天,竟没有一个来送他最后一程。

茅以升就是钱塘江大桥的造桥大师,那可是家喻户晓的名字。

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这些都出自他的手。

可就是这么一个风光无限的人,晚年却落得如此孤单的下场。

1896年,茅以升出生在江苏镇江,

家里世代读书,书香气挺浓。

他小时候脑子就特别灵光,读书成绩顶尖。

可真正改变他一生的,是十岁那年的一场意外。

那是端午节,镇江的文德桥挤满了看龙舟赛的人群,

桥突然塌了,一瞬间哭声和血水混在一起,

他亲眼见证了这一惨状,而他那天因为肚子疼没来得及去桥上,

等桥塌了之后,他才到现场,算是捡了条命。

从那以后,他心里就埋下了一个念头:我要造桥,造不会塌的桥。

这个念头带着他一路向前!

在1916年,他考进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学的是桥梁工程。

后来,他又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24岁就拿下了卡耐基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

那年头,能出国留学的中国人不多,能拿博士的更是少之又少。

他回国后,一边教书一边研究桥梁,

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要为中国人争口气。

转眼间,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了,

在1912年,17岁的茅以升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18岁的戴传蕙。

两人是包办婚姻,可戴传蕙知书达理,

性子温柔,模样也端庄,俩人相处得还挺好。

婚后,茅以升忙着学业,

去了唐山,又跑去美国留学,

戴传蕙就留在老家,一个人照顾公婆,操持家务。

后来,她为茅以升生了六个孩子,

一共三个儿子,分别是茅于越,茅于润,茅于海,

三个女儿茅于美,茅于燕,茅于冬。

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靠她一个人撑着。

那时候,茅以升忙得见不到人,工作调动来调动去,

从唐山到杭州,再到天津,北京,

27次搬家,戴传蕙从没抱怨过一句。

她拖着六个孩子,收拾行李,换个城市重新开始。

那个年代,虽然生活乱成一团,她却总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茅以升在外搞研究,修大桥,她在家当后盾,从不让他分心。

可这样的日子,熬得她心力交瘁,身体也慢慢垮了。

在1933年,茅以升接下了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修建钱塘江大桥。

这条江水急,泥沙重,还有那吓人的钱塘潮,

外国专家都说,这地方建桥,门儿都没有。

可茅以升偏不信!

他带着团队,顶着生命危险和压力,

研究新办法,搞出了射水法,沉箱法,浮运法,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终于在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通车了!

这是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现代化大桥,

铁路公路两用,外国人再也说不出“中国人不行”的话了。

可这荣耀没持续多久。

三个月后,日军逼近杭州,为了挡住敌人,上边下令炸桥。

茅以升亲手画了爆破图,选了炸点。

那天夜里,桥塌了,他站在江边,一声不吭。

有人问他心不心疼,他只回了句:国家需要。

这胸怀,不得不佩服!

事业上的茅以升风光无限,可家里的日子却鸡飞狗跳,

在1946年,他在上海修桥时,认识了21岁的权桂云,

权贵云年轻,开朗,还很支持他的工作。

两人因为工作常来往,慢慢地就有了感情。,

事儿传到戴传蕙耳朵里,简直像天塌了一样。

她操劳了二十多年,六个孩子拉扯大,等来的却是丈夫的背叛。

茅以升提出离婚,戴传蕙死活不同意,

她没吵没闹,只是继续操持家务,

可从那以后,戴传蕙就已经彻底心死了。

她身体本来就弱,这打击让她彻底垮了。

1950年,52岁的戴传蕙走了,走得很安静,

6个孩子守在她床边,眼里全是泪水。

他们把母亲的死,归咎于父亲的背叛,

从那时起,心里的怨恨就越来越深。

戴传蕙去世后,茅以升和权桂云结了婚,

还生了个女儿,叫茅玉麟。

权桂云试着和前妻的六个孩子搞好关系,可孩子们不买账,

他们觉得,母亲为这个家付出了一切,

父亲却背叛了她,连带着对权桂云也充满了敌意,

长子茅于越直接搬出去住,说家里有她没我。

其他孩子也渐渐跟父亲断了联系,家里冷清的不像个家。

权桂云的日子也不好过,她身体也不好,

在1968年就因病去世了,当时她才55岁。

她走后,茅以升的晚年更显孤单,

他住在北京一个老旧的四合院里,身边只有小女儿茅玉麟陪着。

他偶尔会翻出旧照片,盯着看半天,嘴里嘀咕着:报应啊。

也许,他心里也明白,

自己在家庭上欠了太多债,可他拉不下脸去跟孩子们低头。

不过,6个孩子后来都很有出息,

茅于美成了翻译家,把不少英国文学作品带到中国,

茅于燕研究儿童心理学,茅于海在清华大学当教授,专攻电子工程。

他们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却没一个原谅他,

在1989年冬天,茅以升在医院去世,

窗外大雪纷飞,病房里却只有茅玉麟一个人。

六个孩子,没一个来看他最后一眼。

他的六个孩子,恨他不是没理由,

他们觉得,父亲把所有的心血都给了桥梁,给了权贵云,

却忘了家里的戴传蕙,忘了他们,

茅玉麟倒是理解父亲,她后来也干了桥梁相关的工作,

觉得父亲虽然对家庭有亏欠,但对国家的贡献没人能否认。

可这份理解,终究没能在六个哥哥姐姐心里生根!

编辑:小脑袋

【信息来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日本皇室选妃制度的背后:不仅是美丽,更是血统与规矩 在许多人眼中,皇室选妃是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天皇选...
原创 五... 梁山的顶尖战力,马军五虎将与步军十头领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其中有一个流传广泛的说法“马上林冲步下武松”...
原创 滇...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滇军这个名字曾代表两种极端的象征。它曾是鸦片经济下滋生的地方军阀,军队的资助几乎完...
原创 秦... 秦始皇的统一和强势治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他的后代是否有延...
原创 项... 前言:我一直强调大家要多学习、多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你们不能总是随波...
原创 曹... 曹操生性多疑且行事果断,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动手除掉心怀野心的司马懿。很多人认为曹操错失了铲除司马懿...
原创 溥... 1960年5月,在北京植物研究所担任图书管理员助理的溥仪,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他拿到了自己...
原创 比... 河南一把古老的青铜刀,静静地躺在地下四千多年,仿佛沉睡的历史突然醒来,打开了时间的大门,带领我们回溯...
原创 当... 西安事变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震撼的历史事件之一,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两位坚定的军事领袖选择了兵谏,通...
增补最新考古成果,经典唐代生活...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家哈特利( L. P. Hartley )在小说《中 间人》中写道: “过去即...
历史上的今天 | 马克思主义创...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语: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
原创 中... 千古帝王中,谁最擅长用兵?无论是秦始皇的横扫六国,还是朱元璋的驱逐胡虏,他们都以卓越的军事才能被后人...
历史学家许倬云去世 据澎湃新闻8月4日消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许倬云1930年9月出生...
以青春之名 答时代之问 八十年前,先辈们以血肉之躯抵御外侮,用顽强意志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族存续点燃希望之光。如今,...
重走抗战战场|百团大战·攻坚娘... 1940年8月,为粉碎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
原创 人... 《——·前言·——》 法国失去欧洲霸主地位,真正的根源并不在于军事战场的失败,亦不在于外交上的失策...
原创 祖... 在重庆的某个宁静角落,莫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别具意义的藏品 —— 一枚中华民国元年军政府造的四川银币壹...
从微观叙事到宏大叙事 ■ 魏峻 十年光阴,沧海桑田。在这片蔚蓝的文明记忆里,“水下考古在中国”展完成了从微观叙事到宏大叙事...
原创 张... 你知道吗?三国那阵子,有场仗打得特别邪乎。曹操这边就派了几千人守合肥,领头的是张辽;孙权那边呢,带着...
原创 忽... 咱今天来聊聊忽必烈,这人可太有故事了。他当年为啥要废黜 “蒙古大汗” 的称号,转而建立元朝呢?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