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十大丞相,其中一个是宦官
迪丽瓦拉
2025-09-27 17:06:01
0

丞相,作为古代封建社会中重要的政治职务,一直处在君主与百官之间的核心位置。丞相的职责,涵盖了从国家军事、政务到法律制度等多个方面,实际权力极为庞大。因此,丞相的权力往往对君主产生威胁。从丞相一职诞生以来,君相之间的博弈便成了政治斗争的一部分。即便是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之后,历史上依然涌现出不少实际掌握丞相权力的权臣。那些能够登上丞相宝座的人,通常都不是普通人物。有些人名垂千古,成为历史的英雄;而另一些则因贪权滥用,遗臭万年。

一、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李斯

李斯出身平凡,早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但他在荀子门下学习后,才开启了自己的仕途生涯。学成后的李斯进入秦国,凭借着过人的才智,逐步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并协助秦国完成了六国的统一。秦国统一后,李斯被任命为丞相,并主张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推行中央集权。这一改革,在当时无疑是极为进步的,有效避免了地方割据的混乱。此外,李斯还推动了全国统一的法律、度量衡、货币、文字等制度,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李斯在秦始皇死后,卷入了权力斗争,他和赵高合谋发动“沙丘之变”,成功扶持胡亥继位。然而,最终他却败给了赵高,遭到致命打击,甚至被赵高指控为“谋逆”,导致全家三族被满门抄斩,最终死于权力斗争的漩涡。

二、指鹿为马的赵高

赵高,出身低微,但凭借着出色的法律才能和敏锐的政治嗅觉,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在秦始皇去世后,赵高通过篡改遗诏,逼迫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扶持胡亥继位,自己也趁机掌握了丞相之职。赵高的权力越来越大,他开始采取一系列极端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上演了著名的“指鹿为马”事件,来试探和挑衅朝中的大臣。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赵高还陷害忠良,清除异己。秦国政局因此逐渐动荡不安,各地民众反抗起义,朝廷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赵高的暴政不仅加速了秦国的灭亡,也让自己最终成为历史的弃儿。被赵高扶持的胡亥最终也被赵高所杀,赵高死于被他自己扶植的权力斗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宦官丞相,开启了宦官专权的历史篇章。

三、西汉开国功臣——萧何

萧何,早年为沛县的主吏掾,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萧何可谓居功至伟。刘邦攻占咸阳时,其他谋士纷纷沉迷权力和荣华,唯有萧何冷静应对,迅速接管了秦朝的法令、藏书以及各类档案,为汉朝政权的建立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中,萧何更是稳住了关中,确保了汉军的粮草供应,支持了刘邦的最终胜利。萧何不仅为刘邦设计了治国安民的基本方针,还制定了《九章律》来规范法律,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萧何对汉朝的建立和其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年轻时便自视为古代名将管仲、乐毅的后继者。他的《隆中对》为刘备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刘备因此决定三分天下。在此后的岁月里,诸葛亮辅佐刘备,屡屡出谋划策,成功推动了刘备的事业。诸葛亮不仅参与了联合东吴抗曹的政治联盟,还担任了蜀汉丞相,继续为国家的安定和发展殚精竭虑。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在朝中实施改革,北伐中原。然而,由于蜀汉力量的不足,诸葛亮屡屡北伐均未成功。最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他将毕生的忠诚与智慧都奉献给了蜀汉。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了后世忠臣的典范。

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曹操,字孟德,文学与武力兼备,他不仅能吟诗作赋,还能亲自率军打仗。年轻时,曹操曾对汉朝的前景充满希望,但最终他因深知朝廷腐败,对汉朝的前景失去了信心。在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迅速崭露头角,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曹操通过击败袁术、吕布、袁绍等诸侯,最终统一了北方,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的军事能力无人能及,但他在政治上同样极具手腕,他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稳住了自己的地位。在经济改革方面,他推行屯田制,大力发展农业,巩固了国家的财政基础。虽然曹操未能完成统一大业,但他为后来的魏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财政专家——杨炎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原本的财政制度遭遇严重困境,难以继续支撑国家运转。杨炎在唐德宗时期被任命为宰相后,迅速采取措施,推行两税法,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财政困境,也为后来的税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两税法依据人口和土地数量来征税,简化了征税程序,同时提高了财政收入,减少了贫富差距。杨炎的改革被视为唐朝财政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也为后世的税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七、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才华出众,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一位具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1070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被统称为“新法”。他在财政上推行了均输法、青苗法等改革,在军事上实行保马法等创新措施,在科举方面废除了旧有的诗赋考试,改为考察《春秋》的熟练程度。王安石的变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引发了许多阶层的不满,尤其是那些豪强势力。尽管如此,王安石依然坚定推动改革,为北宋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八、辽国于越——耶律屋质

耶律屋质,契丹皇族的成员,曾多次在辽国的内乱中挺身而出,稳定了政权。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屡打败宋军,还在朝廷内外都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才华。作为辽国的五朝元老,耶律屋质曾两度支持皇位更替,其能力和忠诚深得辽国上下的认可。他的稳重和睿智帮助辽国度过了多次危机,也确保了辽朝在动荡时期的稳定。

九、元朝“贤相”——脱脱帖木儿

脱脱帖木儿,学识渊博,是《辽史》、《宋史》和《金史》的主编。作为元朝丞相,脱脱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发行新钞“至正交钞”,恢复了元朝政府的信用。此外,他还成功治理了黄河水患,为灾民提供安置,深受百姓爱戴。脱脱的执政风格稳健,被誉为“贤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档案馆里的旧照片,日本学者的忏... 最近有个电影《南京照相馆》,讲日本兵拍他们自己在中国杀人放火的事儿。看完电影第二天,我听说广州档案馆...
“8.15”日本投降日寄语(外... 作者:梁文君/静翳 “8.15”日本投降日寄语(古风) 梁文君(山东烟台) 东洋炮火袭芦沟,血债如...
1957年,44岁李发少将正在... 李发这个人,出生在1913年的安徽六安,那地方当时属于国民党控制的核心地带,农村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哈哈...
原创 聊... 自打司马懿在辽东大开杀戒之后,昔日雄踞辽东的公孙家,基本上就彻底烟消云散了。整个辽东,也因为司马懿的...
原创 全...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亚洲第一个要倒下的国家说不定就要出现了,这国家十年前还...
原创 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洛阳城东,白马寺的钟声划破晨雾,回荡在千年古刹的飞檐斗拱间。这钟声自东汉永平十一...
原创 美... 曾几何时,美国是全球公认的“唯一超级大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回顾历史,...
原创 司... 三国时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英雄屡见不鲜的一个辉煌时期,同时也诞生了许多经典的历史典故。这些故事不仅在民...
特洛伊考古一百年 19世纪中晚期,欧洲的历史科学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变革。其间,C.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史前历史”...
石破茂未提“加害责任”,日政客...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 柳玉鹏】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纪念...
避暑山庄:见证满清盛衰的帝国夏... 作为典型的外族王朝,满清自问鼎中原之日起,就对关内气候表现出极不适应。哪怕几代人慢慢熟悉,依旧渴望在...
中国人的屋檐,藏着最美的生活 来源|物道 屋檐,梁思成赞其是“建筑物之冠冕”。 它立于天、地、人之间,是庇护,也是生活无声的言说...
如果此人不死,太平天国将横扫清...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原创 一...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深受忠诚之道指引的书生,名叫左懋第。他在明朝末期的官场中一路平稳,尽管身为...
张福运:顺服还是抗争?——沦陷... 有关沦陷区民间社会民族立场的研究, 代表性观点一是大陆流行至今的“抗争”论, 二是美国学者创立的“灰...
李建成谋反事泄,李世民领兵平叛... 话说到了唐高祖武德七年时,除了梁师都还占据着朔方(今陕北及内蒙古一带)没被平定,其余割据一方、占地称...
原创 武...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能从底层走到皇帝的位置,其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蜀汉五虎将,... 阆中的冬夜,总带着嘉陵江的寒意,像极了张飞酒后攥紧的拳头。 他坐在帐内,看着案上那壶未喝完的烈酒,忽...
李靖“灭东突厥之战” 全文共5130字 | 阅读需11分钟 1 “敕勒川” 战役:唐·李靖之“灭东突厥之战” 必争之地—...
原创 朱... 永乐年间的紫禁城内,高墙深宫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也掩藏着无数说不出口的秘密。朱棣,这位在位22年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