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寂静的宫廷内,拓跋绍悄无声息地戴上了面具,手持锋利的长刀,悄悄潜入了魏王拓跋珪的寝宫。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空气凝固。拓跋珪依旧沉浸在梦乡中,根本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致命危险。拓跋绍步步逼近,突然间,一道寒光闪过,刀锋如闪电般刺入了拓跋珪的胸膛。拓跋珪猛地惊醒,眼中露出惊恐与不可置信,他强撑着气息,看着面前那个身影,直到看清来人竟是自己深爱的儿子——拓跋绍,他的双眼瞬间瞪得如铜铃般大,却永远再也无法闭上,死不瞑目。
拓跋珪,北魏的开国皇帝,死于自己亲生儿子的手中,这一幕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相信。为什么一个父亲会被自己亲生儿子所杀?究竟是什么原因,竟让父子之间的关系走到了如此的深渊?答案,要追溯到多年前拓跋珪对妻子贺夫人无视、对儿子溺爱的种种行为。
故事的起点要从公元386年说起,当时年仅15岁的魏王拓跋珪正在巡视贺兰部。晚宴之上,他遇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被她的容颜深深吸引,心中一时无法自拔。拓跋珪固执地决定迎娶她,而这女子,竟然是他的亲姨妈——贺夫人。拓跋珪的母亲听闻此事后,急忙劝阻她的儿子,提醒他不可为美色所迷,毕竟贺夫人已经出嫁且是自己亲妹妹。然而,年轻的拓跋珪并未听从母亲的劝告,顷刻间便决定强行迎娶贺夫人。贺夫人嫁入宫中后,拓跋珪对她宠爱有加,几乎对她言听计从。没多久,贺夫人便为拓跋珪生下了一个儿子——拓跋绍。
拓跋珪看着这个胖乎乎的小婴儿,喜爱之情溢于言表。9岁那年,他便将拓跋绍封为清河王,并任命他为征南大将军。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拓跋珪开始忙于扩展疆土,对儿子逐渐疏于管教。而贺夫人对儿子则是过度溺爱,任由他为所欲为。拓跋绍从小便养成了嚣张的个性,他肆意张扬,行事残忍,不仅结交一群无所事事的恶友,还乐于抢劫路上的商人,甚至将无辜的鸡狗射杀取乐。最为恶劣的一次,他看到一名孕妇路过,竟一脚将其踹倒,肆意剖开她的肚子,观看胎儿的模样,最终活活致死了母子两命。
拓跋绍的暴行引发了民众的极度恐慌,百姓们谈之色变,尽量避免与他发生冲突。消息传到了拓跋珪的耳中,愤怒至极的他决定采取惩戒措施。但拓跋珪的做法同样充满暴力,他将拓跋绍吊起,用冷水不断地灌入他的嘴里,直到他接近窒息。拓跋绍被吊在井口时,怒声叫喊:“你不也是这样想杀人就杀人吗?为何你就能,不能让我做?”这样的惩罚并没有让拓跋绍感到悔悟,反而激起了他心中的怒火与不满,决定报复父亲。
而拓跋绍的哥哥拓跋嗣多次劝告他,希望他能够悔过自新,但拓跋绍的脾气倔强,不但不感激哥哥的良苦用心,反而对哥哥也心生怨恨,兄弟关系因此日益疏远。随着时光流逝,贺夫人也渐渐不再年轻,容颜失去昔日的光彩,而拓跋珪的宠爱逐渐转移。此时的拓跋珪已经对贺夫人心生不满,认为她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教育不好儿子。渐渐地,他开始疏远她,并有了杀她的打算。
一天,因贺夫人激怒了拓跋珪,他下令要将她处死。由于天色已晚,拓跋珪决定暂时放过她一晚,决定次日执行命令。贺夫人听闻此事,顿时心如刀绞,面色苍白,她在恐惧中迅速派人将消息传给了儿子拓跋绍。拓跋绍得知母亲的处境后,愤怒至极,立即召集亲信准备营救。他不顾一切地前往父亲的寝宫,凭借自己出色的武技,迅速制服了宫中守卫。
就在拓跋珪尚未反应过来时,拓跋绍已经闯入寝宫,拿刀狠狠地捅入了拓跋珪的胸口。拓跋珪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满是震惊与无法置信,直到最后一息,他才明白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最终招致了这个惨痛的结局。
拓跋珪年仅39岁便死于自己儿子的手中,命运如此残酷,令人不禁唏嘘。拓跋珪一生屡次暴虐、猜忌,深刻影响了拓跋绍的成长。过度溺爱、暴力惩戒的父亲,最终为自己的暴政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贺夫人也因为过度宠爱儿子,最终不仅丧命,还连累了自己。拓跋绍年仅16岁时便走上了杀父的道路。
这一切告诉我们,父母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避免让孩子因不当教育走上歧途。否则,所付出的代价,最终不仅是孩子的堕落,更可能是家族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