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是许多人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讲述了孙权劝说吕蒙读书的经过。但实际上,孙权劝学的对象不仅仅是吕蒙,还有另一位出色的武将蒋钦。在孙权的鼓励下,吕蒙和蒋钦两位勇将开始读书,从而弥补了自己在学识上的不足,并为东吴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
《三国志·吕蒙传》引《江表传》记载了孙权劝学的一段话:“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这句话表达了孙权的期望,他劝吕蒙和蒋钦,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应该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以便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孙权并非仅仅关心他们的军事才能,更看重他们能否拓宽眼界,获得更全面的智慧。蒋钦和吕蒙虽然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但在学问上却有所欠缺,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孙权的劝告显得尤为重要。受到孙权的启发,两位猛将开始了勤奋的读书生涯,用空闲时间补充学识,从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孙权的眼中,吕蒙和蒋钦通过学习后,已经不仅仅是武力强大的武将,而是具备了更加丰富内涵的国士。孙权对他们的变化表示了由衷的赞叹,称他们不仅能继承荣华富贵,更能摒弃浮华,专心好学,轻财尚义,这种精神值得其他人效仿。他的评价无疑是对这两位将领文化修养和军事能力双重提升的高度肯定。
二
吕蒙的成长与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建安十三年(208年),吕蒙参与了东吴征讨黄祖的战役。在这场战争中,吕蒙勇猛冲锋、身先士卒,最终助孙权击败了黄祖,立下赫赫战功。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孙权任命吕蒙为横野中郎将。同年,曹操南下,准备一举消灭东吴和刘备的势力。在赤壁之战中,吕蒙和周瑜、程普共同协作,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庞大舰队,保卫了东吴的安全。
吕蒙的才能不断得到孙权的重视,尤其是在建安十九年(214年),他和甘宁联手攻破了皖城,随后被任命为庐江太守。次年,吕蒙奉命出征西地,攻占长沙、零陵等地,并且逐渐晋升为左护军、虎威将军。周瑜、鲁肃先后去世后,吕蒙的军事才能进一步得到发挥,成为了东吴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而最让人瞩目的是吕蒙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攻取南郡的壮举。当时,关羽在襄樊之战后后方空虚,吕蒙巧妙地利用这一机会,率领精兵迅速攻占南郡,并采取了严明的军纪和关怀将士的家属,最终让关羽的军心动摇,成功斩杀了关羽,为东吴的疆域稳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吕蒙的聪明才智、谋略和勇气让他在东吴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然而,在公元220年,吕蒙突然罹患重病。孙权得知后,立即将他接入内宫精心照料,甚至下令全国寻找治病良医,誓言若能治愈吕蒙,将会给予千金奖励。但不幸的是,吕蒙最终未能挺过病魔,在孙权的宫殿中去世,享年仅四十二岁。孙权对吕蒙的死深感悲痛,为其进行丧事时,几乎没有进食睡觉,以示哀悼。而吕蒙生前积累的财物都被交给了东吴政府,并在临终时叮嘱丧事要简朴,不可奢华,这种崇高的品德和对国家的忠诚让孙权更加悲痛。
三
蒋钦的经历也同样值得一提。早年,蒋钦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等地的盗贼,迅速崭露头角。后来,他被任命为西部都尉,并在讨伐会稽贼吕合、秦狼等人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建安十三年(208年),蒋钦联合贺齐平定了黟贼,获得了七千人头的斩首战功,成为了东吴的中坚力量。
建安二十年(215年),蒋钦随孙权出征合肥,却因为轻敌被曹操的名将张辽击败。此时,蒋钦和甘宁、凌统、吕蒙等人一同英勇抗敌,确保了孙权顺利撤退。战后,孙权为了表彰蒋钦的英勇,将其升为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尽管蒋钦身处如此险境,始终没有失去对东吴的忠诚和为国捐躯的精神。
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蒋钦随孙权出征关羽,督领水军入沔水,确保了战役的顺利进行。然而,不幸的是,在班师返程途中,蒋钦病重去世。孙权得知后,立即以素服哀悼,并且特地赐给蒋钦妻子二百户民和二百顷田,以表彰他一生的忠诚和勇敢。蒋钦虽然英年早逝,但他为东吴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忠诚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通过孙权的劝学,吕蒙和蒋钦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学问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为东吴的强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段历史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干的提升,也彰显了孙权对国家未来的深远考虑。